问题描述
很多时候背书什么的都是过段时间就忘,怎么样才能让这些知识点深刻记忆在脑子里?
说两点:
- 以测代看
- 间隔复习
先说第一点,什么是以测代看?
即以自测的形式代替看书。

为什么我们要以测代看?
当我们阅读教科书上的章节,或重新看我们的笔记,我们是以一种消极的方式使用材料。
我们以为我们像海绵一样,当信息映入我们的双眼时,我们就能吸收知识。
但是实际上,当我们积极地与材料互动,我们才真正在学习。比如我们会思考这些材料与其他材料有什么联系。

再说第二点,什么是间隔复习?
即在学习后间隔安排复习任务。

为什么我们要间隔复习?
第一天,当我们翻开课本,听老师讲课,学了点东西之后,随着时间推移,我们学到的东西在记忆中的保留量将像遗忘曲线那样指数级下降。
在学习新知识之后的这段时间里,我们加入复习(或主动回忆)课堂内容,那么遗忘曲线将会开始变平,然后我们将得到更多更好的长期记忆。

我们该怎么间隔复习?
根据经验,最好的时机就是在我们学习到新知识后开始遗忘的那一刻。

结合以上两点,便能极大地提高记忆知识点的牢固程度。但是。。。
但是要学的知识太多了!而且每个知识都有自己的遗忘曲线,想要去追踪他们的复习时机是很难的。
有没有自动追踪复习时机,还能实现与材料积极互动的工具呢?
有的,Anki 可以做到这一点
给一个具体的例子吧!以我高中时使用 Anki 的经历为例:

这是我的一张生物卡片的学习记录,可以看到这些间隔是由 Anki 的算法计算出来的,可以跟踪这个知识点的遗忘曲线。
卡片的内容是下面这个,横线上方为问题,下方为答案,复习的时候 Anki 会先显示问题,等待学习者回忆后再给答案。这就实现了以测代看。

这张卡片对我来说有点迷惑性,所以我答错了一次,复习了13次,总共花在这张卡片上的复习时间是2分31秒。
再看看另一张卡片

内容是

这张卡片我记得熟,复习5次,仅花了28秒的复习时间。
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