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描述
关于这个观点,陈嘉映老师在《何为良好生活》中已有较为详细的论述。在此我用我自己的话论述一遍:
“我先是人,才是中国人。”我还是福州人,福建人、亚洲人,我还是学生、大学生,我还是无神论者、ankier、专栏作者等等。
我何时会说我是一个中国人呢?当我出国的时候,我拿着的是中国护照,而不是亚洲护照;当我说话时,我会说我说的是中国话,而不说自己说的是人话。在这些情景之中,我的生活与中国人这个概念紧密的联系在一起。
相较于中国人,亚洲人似乎是一个稀薄的概念,少有人自称亚洲人。为什么?因为这个概念和我的生活没有太大关联。我的生活在中国人这个层面构成一个整体,我接受的是中国人的教育,出远门时坐的是中国人的高铁,说着中国人的话,享受中国人的权利,履行中国人的义务。
把上面这段话中的“中国”去掉试试?这句话可就变得变扭起来。为什么变扭?留给读者们自己感受,欢迎评论。
那么“人”这个概念呢?或许有人自称世界人,但我想,恐怕这时个稀薄的概念。可能这些人的生活能在“人”的层面构成整体,但是大部分人总是作为一个国家的人出生和成长的。
正是因为我们生长在中国,所以对中国人感受深切。
当然,“人”这个概念要比“中国人”更加普遍,也更加抽象。但是普遍与抽象就意味着更高级、更先进吗?我们不是在谈论生物学,更不是在讨论物理和数学。当我们说道人和中国人时,我们更多是在讨论价值、在讨论生活。
当然,如果他是个国际主义者,那么可能情况就更加复杂起来。毕竟国际主义特指各国无产阶级互相支持团结的思想与原则,这里也不是指普遍意义上人。(当然,可能他是人道主义者233)
假设,他作为一名国际主义者,你作为一名中国人,各有各的价值和生活。或许这两种价值和生活能够相互对比和评价,但是这绝对不是基于谁更抽象,谁更普遍的简单评价。国际主义者也是以某种特殊的方式关切着他在意的价值。
让我们回顾一下主题,怎么回㨃“我先是人,才是中国人”的观点?我觉得重点到不在于回㨃,而是交流与理解。他会说出这样的话,并且你觉得需要回㨃,显然这是双方有不同的生活体验所导致的。他认为人在中国人之前,而你不这样认为,这里可能涉及的非常复杂的问题。批判一句话总是简单的,但是也是苍白的。他不会因为你能反驳这句话而改变观点。如果他是你的朋友,我倒是想建议你多去了解了解他的生活,你所作的批评和影响应从他的生活出发,这样也能对你自己有所启发。
切记不要带着一种“启蒙”的想法去教育别人,这是一种傲慢,让人心生警惕。也不要通过简单的比较谁更普遍来衡量价值的优劣。我们要做的,是打破心之壁,相互理解,相互支持。这使得我们的价值更加丰富多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