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描述
研究生二年级,通过个人不懈努力进入985读研。但从初中开始就对自己的认知比较清楚,不是最聪明的但是最努力的,进入研究生阶段后,越发觉得自己努力没有太多作用,与身边的人相比,在智力水平、反应能力、思考角度、创新意识、组织实施上存在很大的天花板,但就是到了没什么具体可操作来突破天花板的状态。
虽然知道自信十分重要,但显示的种种结果给我的回答是,尽管自信了努力了也没什么效果,和以往付出和收获成正比的价值观完全不一样了,导致现在十分无助,逃避以往很开心做的学生工作,对于所有事情都提不起动力,怎么办呢?求助!
遭遇瓶颈(天花板)时该怎么办
在许多才能领域,技能提升到了某个阶段,对任何人而言都会变得困难重重、不再凭直觉就能掌握,而且这个阶段因人而异。以数学为例:有些人可能在代数阶段就开始感受到明显的认知阻力,有些人是微积分,有些人是实分析,有些人是代数拓扑学,还有些人则是在研究级别的数学上遇到困难,甚至在研究级别的数学问题内部也存在这种层级差异。这种阻力并非制造了一个硬性天花板——一个让人突然完全无法再进步的水平;它更像是一个软性天花板——一个让你若想取得进一步进展所需投入的时间和精力开始急剧增加的临界点,以至于朝那个方向继续提升技能实际上已不再是有效的时间投入方式。
有时,人们因为采用了无效或不连贯的练习方法而过早遭遇瓶颈。但即便你练习得既有效又持续,瓶颈依然存在。这就像体育运动:很少有人能通过足够有效且持续的练习来完全发挥其运动潜能,而且一个不争的事实是,即便进行 100% 有效且持续的练习,大多数人也无法成为职业篮球运动员。你无法百分之百确定自己是否已触达天花板,但如果你练习得既有效又持续,却长时间停滞在平台期,并且即便是接受了教练或导师的一对一训练也无法助你突破,那么触达天花板的可能性就很大了。
一个自然而然的问题是:当你遭遇瓶颈时该怎么办?通常来说,当你在生活中感觉自己撞上了天花板时,典型的解决方案是转换方向,调整赛道,进入一个天花板更高的领域。例如,许多量化软件工程师的经历是这样的:1)从小热爱数学,梦想成为数学家;2)在本科或研究生阶段,意识到与那些同样志向远大的数学同行相比,自己已失去了优势;3)同时发现自己有编程的天赋,并对某个应用领域感兴趣,而且该领域需要解决的问题归根结底是些有趣的数学问题,而软件行业的大多数人缺乏解决这些问题所需的数学功底;4)于是,他们转向了这个天花板更高的方向。
Thoughts Memo 汉化组译制
感谢主要译者 gemini-2.5-pro-exp,校对 Jarrett Ye
原文:Advice on Upskilling - Justin Skycak
作者:Justin Skycak (@justinskycak)
发布于 2025 年 1 月 12 日
以上内容节选自:
技能提升指南 - 知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