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介绍一种用于指导学习的技巧;在此类技巧中,学习过程主要由学习者主导,而讲解者则负责创建框架和提供材料以引导其执行。 查看引导式学习技巧列表 | 查看学习技巧总结表
本文介绍一种问题形式;在学习中,问题可以有多种用途:可作为讲解过程中的反馈环节,可作为课堂或课后作业,也可作为标准参照或常模参照测验的一部分。 查看问题形式列表
定义
纠错练习是一种练习形式,在学习中通常用于诊断性目的(尽管有时也可用于评估性目的)。这种练习通常会呈现一小段文本(或图片、一系列数学步骤、音频、视频等材料),其目标包括:
- 错误检测:识别出错误,并找到错误的根本原因(即不仅要发现最终明显的纰漏,更要追溯到最初出错的那个环节)。
- 错误修正:找出修正错误、得出完全正确结果的可能方法。
纠错练习之所以更适合诊断而非评估,原因在于很难为其设计一套清晰的评分标准。
范例
- 参见 Vipul Naik 编写的纠错练习。
纠错练习的相关设计参数
- 关于错误性质的先备信息:纠错练习可以明确指出错误的类型。例如,练习可能指明其中存在一个计算错误,这样读者便可以专注于检查计算过程,而在阅读其余部分时有所放松。练习也可能故意不指明错误的性质,从而要求参与者必须批判性地审视每一个细节。
- 关于错误数量的先备信息:纠错练习可以指明只有一个错误,也可以指明至少存在一个错误。后一种形式更具挑战性和教育意义,因为它意味着即使在发现一个错误之后,读者仍需继续保持批判性的审视。对于包含多个错误的练习,设计者可能会用一些简单的错误作为烟雾弹,从而将注意力从更严重的错误上引开。
- 错误的初始点与错误显现点之间的区别:在某些情况下,错误的假设可能在练习的早期就已埋下,但在当时很难被察觉。然而,随着这个假设的影响不断传导,到后续阶段,问题就会变得越来越明显。在这种情况下,我们能够区分两种不同的能力:一种是仅仅注意到错误传播到最后、产生了明显矛盾的结果;另一种是成功地诊断出最初做出错误假设的那个环节。练习中的这种调试或排错环节具有显著的学习价值。
与纠错练习相似的真实世界情境
在许多专业领域,大量的日常工作都与纠错练习有相似之处。例如:
- 审查自己的工作成果
- 同行评审(如软件工程中的代码审查、学术界的同行审稿)
- 调试系统问题(如软件工程中的代码调试)
与专为教学目的设计的纠错练习不同,真实世界情境中错误的分布可能极不均匀(实际上,许多被审查的内容可能根本没有错误)。
优点
- 纠错练习要求人们批判性地关注所呈现材料的每一个方面。因此,相较于测验与回忆等方法,它是一种高度主动的回忆形式。它还能克服一种常见的心理障碍,即人们只是浅尝辄止地阅读并貌似同意所读内容。
- 每个纠错练习项都能蕴含更丰富的学习价值,因为读者在寻找错误的过程中,需要对陈述的多个不同层面进行检验。
- 纠错练习是纠正学习者特定错误观念的绝佳工具。
- 成功攻克一项纠错练习能带来更强烈的顿悟时刻和更深刻的知识固化,它能有效调动起困惑和惊喜等认知性情绪,从而服务于学习。
缺点
- 由于纠错练习固有的高难度,它只适合在知识复习的后期阶段使用,而不适合在学习的初始阶段,因为此时学习者仍在掌握基础知识的过程中。
- 纠错练习通常不适合用于评估,因为很难围绕它设计出一套统一的评分标准。因此,尽管它对诊断很有帮助,但那些偏好诊断工具和评估工具形式统一的人,可能不会认真对待纠错练习。
- 纠错练习的设计需要花费更多精力。特别是对于构建个人练习的自学者而言,设计这种练习的门槛更高。
Thoughts Memo 汉化组译制
感谢主要译者 gemini-2.5-pro,校对 Jarrett Ye
原文:Error-spotting exercise - Learn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