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返回目录


为什么说学习是必须循序渐进的?

学校≠教育≠技能;文凭溢价=80%信号传递+20%人力资本

192 👍 / 8 💬

问题描述

有什么例子的话求讲一下,谢谢鸭!


因为不循序渐进就会难以理解

举个例子:让我来为你解释什么是微分方程。假设我们有这样一个等式:

f''(x) + 2 * f'(x) = 3 * f(x)

这个等式的含义是:函数 f(x) 的二阶导数加上两倍的一阶导数,等于三倍的 f(x) 本身。

到这里你能跟上吗?不能?为什么不能?

换句话说,这些知识之间存在依赖关系。如果你没掌握前置知识,你就难以理解更高阶的内容。

这个例子选自 @Thoughts Memo 汉化组的译文《调试学生

因为循序渐进的学习是有趣且有效的

学习的乐趣和有效性都建立在学习熵(Learntropy)上。学习熵是从学习内驱力[1]系统的角度来看,任何信号的吸引力。当新知识与我们已有的知识越匹配,学习熵就高。

以下例子摘自 @Thoughts Memo 汉化组的译文《学习的乐趣

假设你听到了关于珍妮·杰克逊生孩子的新闻:

如果你不知道她是谁,这条新闻对你来说毫无意义,因为每天都有无数人生孩子。

如果你知道她是一位著名歌手,这条新闻就变得有趣了,因为这是她人生中的一件大事。

如果你还知道她已经 50 岁,这条新闻就会让你感到极度惊讶和好奇,因为它挑战了你关于生育年龄的「前置知识」。

综上所述,同样一条信息,其价值和吸引力完全取决于你脑中已有的知识背景。没有背景知识,信息就是噪音。

假设你在收听泰语新闻广播:

对于一个不懂泰语的人来说,尽管新闻广播本身信息量很大(高熵),但听起来和电台的「静电噪音」没什么区别,因为它无法与你脑中的任何语言知识建立联系。

显而易见,如果新知识没有可以依附的「前置知识」(比如语言能力),大脑就无法解码其意义,学习也就无从谈起。

最后,还可以在类比一下「欣赏不同复杂度的音乐」的例子:

大多数人能欣赏有规律节拍的舞曲。而要欣赏复杂的爵士乐,则需要一定的音乐知识储备。对于没有这些知识的人来说,复杂的爵士乐听起来就像一团乱麻。

同理,如果知识的难度和复杂度跨越太大,超出了学习者现有的理解框架,学习就会失败。知识的构建必须像上台阶一样,一步一步来。


另外也推荐读一读 @invalid s 写的这篇文章:

理科学习之癌——夹生饭


参考

1. 学习内驱力 ./52990549.html

← 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