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返回目录


为什么女性受教育程度越高生育率越低呢?

钻研人类记忆,探索复习算法。改善教育公平,践行自由学习。

62 👍 / 5 💬

问题描述

为什么女性受教育程度越高生育率越低呢?


以下内容说的是美国的情况

几乎所有人都想先完成学业再生孩子——而那些反其道而行之的人,则会面临强大的社会污名。

如果学业在 12 年级(高中毕业)结束,这条社会规范允许你在 19 或 20 岁开始生育。

如果学业在你获得学士学位后结束,这条规范则让你到 23 或 24 岁才能开始生育。(考虑到大多数学生都无法按时毕业,这个年龄通常还要推迟到 26 或 27 岁)。

而如果学业在你拿到第二个博士学位后才算结束,这条规范意味着你大概要到 38 岁左右才能开始生育。

关键在于:在学校待得再久,也无法改变生理年龄对生育能力的影响。 因此,你开始生育的年龄越晚,你一生中可能拥有的孩子就越少。晚育,几乎自动地就意味着低生育率。

注意:这个机制同样解释了那个标准的结论,即女性受教育对生育率的抑制作用远大于男性。从生理上讲,一个男性可以一直读博到三十多岁,毕业后娶一个比自己年轻许多的女性,即便他严格遵守了「先完成学业再生孩子」的规范,最终也可能拥有一个大家庭。但对于女性博士而言,情况就并非如此了。

我的这个机制真的那么新颖吗?按理说不应该,但我已经思考这些问题将近二十年了,却想不起有谁曾明确地将它作为教育-生育率关联的一种可能解释。

前面提到的所有三种解释机制,都意味着社会可以通过「削减预算来制造婴儿」。如果政府削减教育开支,教育水平就会下降,生育率便会上升。但我这个「一旦点破就显而易见」的机制,还揭示了一个额外的杠杆点:去打破那条反对学生生育的社会规范。

但这不会让毕业变得更难吗?毫无疑问。生活本就充满了权衡。富裕国家最终面临的权衡,无非是在失控的文凭通胀……与(民族的)消亡之间做出选择。

以上内容节选翻译自:The Obvious-Once-You-Think-About-It Reason Why Education Cuts Fertility,作者是 BRYAN CAPLAN

← 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