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返回目录


如何看待近六成年轻人表示只把钱花在刚需上,新一代「省钱主义者」都是怎么消费的?

学校≠教育≠技能;文凭溢价=80%信号传递+20%人力资本

30 👍 / 8 💬

问题描述

此前,消费日报公布了消费领域的5大热词,攒钱、平替、理性、国潮、断舍离入选。

近年来,在年轻消费者心中“性价比为王”的情绪得到了充分释放,最典型的代表就是“平替”的火热。尤其在彩妆、零食等领域,平替产品更加普遍,年轻人不再轻易为品牌溢价买单,更看重功能性。有数据显示,近六成年轻人表示只把钱花在刚需上。

年轻人的消费,更理性了?

你如何看待年轻人的消费现象?作为互联网新一代省钱主义者,都是怎么消费的?省钱经济有哪些新趋势?


:一天大概 30 多,去聚餐都是公司团建,不用自己出钱,此外就没有其他需要花在吃上的了

:步行 10 分钟到公司的公寓,40 平米有阳台,加上房租加水电,算 1000 吧

:平均每个月 Steam 消费 30 左右吧,不玩氪金手游

:不开车,也很少出远门,主要靠走路,节假日回家看望母亲来回高铁票差不多 800,一年两次,平均一个月 140

穿:半年没买衣服了,反正从大学到现在也攒了能穿一周不重样的衣服。

电子设备:3-4 年换一台笔记本和手机,差不多要一万八,平均下来一个月 500。

还有话费流量啥的,一个月 30。

好像加起来有 2700 了。

在加上我的各种订阅会员费,还有一些临时支出,就算一个月平均消费 3000 吧。

可能会有人问,为什么要花得这么省。我自己的感觉是,我没觉得这是省钱,而是我只需要花这么多钱,感觉也算是小康生活了。

小康之后,物质条件对我幸福的边际效应迅速降低:

小康小康,并不是大康的初级阶段,好像我们今天奔小康,明天就要奔大康。的确也见过那样的,小康还没几天,就上了档次,吃鱼翅,穿兽皮,其他各种档次上的事儿不及备述。这些,在汉语里不叫幸福。汉语里另有些雅俗不等的语词说及这些,例如穷奢极侈、胡造、作孽什么的。那算什么大康?半点儿都不健康。[1]

真正对我有益的事情,那多半是自我实现了。自由地发扬自己的个性,就比如我在知乎上发这么多学校教育相关的文章。做这些事情,需要的不是钱,而是自己可以控制的时间。

另外心理学研究也证明,物质主义并不能带来幸福:

适应水平现象[2]

成功与失败、满意与不满的情感都是相对于先前的状态而言的。如果我们目前的成就降到我们先前所达到的水平之下,我们就会产生不满和挫败感;如果成绩超过了先前的水平,我们就会体验到成功和满意感。

如果我们不断地取得成功,那么,我们将会很快适应成功。从前让我们感觉良好的事件现在却变成了中性事件,以前让我们感觉中性的事件现在很可能体验到一种失落感。

社会比较理论[2]

人们具有向上比较的倾向:我们在攀登成功和财富的阶梯时,我们通常将自己与和我们水平相当或者之上的同辈相比较。那些住在同一个社区收入不同的人们,当他们与非常富有的阶层进行向上比较时,他们的认知就扭曲了,很容易体验到不满。哈格蒂(Hagerty,2000)观察到,贫富差距越来越大,这就可以解释为什么富裕程度的增加不能带来更多的幸福感。

对于适应水平现象,我就享受当下。对于社会比较理论,我就圈地自萌。

躺平就完事了。你说啥我都啊对对对。


← 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