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返回目录


从3000名开外到100名以内,我选择 Anki

学校≠教育≠技能;文凭溢价=80%信号传递+20%人力资本

140 👍 / 26 💬

已收录于「一周年」专栏整理

先说一下标题,什么是 3000 名呢?我初中时的成绩属于中游,在市里的排名根据质检成绩是 3000 外,那 100 以内则是我高三市质检的成绩。


总是有人问我录取哪里了,虽然这个问题问的很功利,但我也明白,身为高考考生,谁都不希望自己误入歧途,浪费青春辜负自己。


我也知道这年头没有一点实力,再好的学习方法也没人相信。


我高三一年来努力的理由也包括这一点——证明自己的学习方法,为了让更多人相信和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


最后的结果也没用让我失望:





这里解释一下,不要觉得名校的异地校区会比本校弱,我给你们看个数据:



这是今年的数据,众所周知,哈工大是老牌985+C9联盟+双一流A类高校,而且新校区地处深圳,不得不说是强强联手。


再看看我的排名:



全省前 1000,换算成市排名大概就是前 100。


说了这么多证明自己的话,我依然明白,科学的学习方法不是因为我而发挥了作用,而是我因为科学的学习方法而提升了实力!


现在我们进入正题,我是怎样使用 Anki 的?


个人作息仅供参考

上午

5:30 起床,背「Anki」;

6:25 记忆完 400 张卡片,去吃早饭;

6:45 到班,先拿出昨天完成的英语练习和老师评讲的试题,将错题的知识点和老师评讲时的要点转换成Anki卡片,然后是生物选择题和大题长句录入,最后录入其他科目的答题注意点;

7:15 制卡结束,练两套生物选择题( 12 题);

7:35 早读开始,接下来都是上课

11:45 上午课程结束,短文改错* 3 / 完型填空* 2 / 语法填空* 4 三选一

下午

13:00 午睡 30 分钟

14:00 开始下午的课程

17:35 下午课程结束,跑步

17:50 专项训练 / 专项制卡

晚上

10:00 晚自习结束,解决「Anki」剩下的卡片( 100 +)

10:30 洗漱睡觉


经常拿自习课去踢球

晚自习也翘掉最后半小时去背「Anki」

一天能够睡7个半小时,在我周围的同学里已经算“佛系”高考了。


以上是宏观层面,接下来我们聊聊具体操作:


看过我的三篇教程,大家都知道,Anki 是一个规划复习时间和加强记忆的软件,其优秀的算法会帮我们计算复习间隔,只需要我们根据回忆的完整性按下【重来】、【困难】、【一般】或【简单】这四个按钮之一即可,

那么,关于 again(重来)、hard(困难)、normal(一般)、easy(简单),如何选择?

自己的复述与卡片上的关键点相比,存在遗漏或表述不规范,甚至有误,请 again

正确踩点,但是所用时常超过平均值的一半,或者大考即将来临,选择 hard

正常的反应速度,准确的表述,选 normal

太简单、太熟悉,简直就是条件反射,同时卡片的信息量也很小,直接 easy


那,一张卡片花多少时间回忆算正常呢?

依照科目的不同、材料的不同、卡片的设计不同,

英语
80 - 120 card / 10 min;

语文 50 - 80 card / 10 min;

生物 40 - 50 card / 10
min;

其余科目记忆的材料类型较为复杂,比如化学中的化学与生活,速度与语文相似,但是化学答题规范的回忆会比生物还稍慢。

新学的一张卡片花费的时间大约是复习一张卡片花费的时间的 2 ~ 3 倍。


还有,每天新学多少张卡片合适?

英语 30 - 50 card;

语文 20 - 30 card;

生物 10 - 15 card;

其实这个没必要限定,能在高考前一两个月全部过完即可,不要急功近利,因为你每天新学 10 张卡片,一周后你的复习量是 20
左右,一个月后是 40 左右,请量力而为。高三最后阶段我一天复习 500 ~ 600 张,一个小时左右即可复习完毕。



以上就是我的 Anki 使用经验的个人部分。我还推荐了 7 位同学使用 Anki,他们或多或少都使用了半年,他们最终都被 211 或 985 录取。具体数据我就不放了,而是谈谈我与同学之间基于 Anki 的相互合作学习:



高三一年,我们没有冷漠相待,而是热情的奉献自己,共享卡片和互相安排制卡任务。没有大家的努力,我也不会攒出 17000 + 张卡片。也正是因为他们,高三一年我过的很快乐。

这里我就引用一下我以前写的一篇关于团队学习的文章:


大家好,又到了周末的专栏更新时间,这次我与大家分享一下我的「Anki」团队学习经验。

背景:面临越来越多的知识、题目,一个人独自在学海中奋战愈发辛苦,团队合作、共同学习的需求愈发尖锐,因此我就在此为大家介绍「Anki」在团队学习中的作用。

适用场景:录入大量材料、考向明确、存在标准答案

实现方案:根据高考考查的范围,细化知识组块,明确学习材料,分工协助制作卡片,相互分享牌组。在总复习阶段,大家可以一起归纳易错点以及各科考试小技巧,不放走任何细节。

讲讲我的故事:我与我的七人小组。
每一次老师发布复习材料,我们的组员都会讨论材料是否可以做成「Anki」卡片、用什么样的卡片模板以及每个人的负责范围。
除此之外,我们还会定期分享最近总结的易错点,并且互相检查各自的表述、归纳是否准确。
我们还会有时还会在知乎上找一些关于高考的优质内容。比如语文熟语、文化常识、生物知识、答题模板等等。充分发挥了每个人的收集能力。

注意:成员之间必须相互信任,不要贪图小利,也不要看不上别人的学习能力,小组成员最好都是朋友,并敢于尝试新的学习方法。遇到分歧,一定要一起讨论,听听大家是怎么看问题的。

优势:一个好问题胜过千个答案。团队之中每个人看待知识的角度不尽相同,不一样的角度有助于我们立体地理解知识,加深印象,覆盖更多角落。

缺点:每个人的语言表达各有差异,可能造成歧义,并且组员制作的卡片可能互有重叠,造成过度重复。


为了 Anki 学习者不再孤军奋战,我创建了 Anki 交流微信群和 QQ 群,其中 QQ 群更是有不定期的新资源分享,大家也常常交流 Anki 使用方法和发布当日学习统计,学习氛围十分浓厚。

目前已经更新了数学公式的卡片:



更多信息,关注微信公众号:ankigaokao


专栏:AnkiX高考


← 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