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返回目录


怎么看待期末考试前最后一周才开始学习的大学生?

学校≠教育≠技能;文凭溢价=80%信号传递+20%人力资本

225 👍 / 23 💬

问题描述


让我回想起四年前上网课的自己,睡了大半年后,回学校 13 天连考 7 门课的事。

这让我每门课只有一天半的时间学,比什么最后一周紧张刺激多了。

这七门课分别为《算法设计与分析》、《计算方法》、《计算机组成原理》、《近世代数》、《数理逻辑》、《毛概》、《马原》。

说实话,现在已经全部忘光光了。

但是备考的方法我还是记得的。首先准备好教材,然后对着 PPT 把重点划来下背一下。再把每门课的作业全部背下来。然后参考一下考研的题库,把常见题研究一下。最后再找一下往年试题刷一刷。

当然这样做的结果也是惨不忍睹,没有一门专业课 90 分以上,甚至还收获了一门 80 分以下:

然后我的学分绩就掉到了 90 分以下:

这对我的影响是极大的:我从拿到成绩的那一刻起,就打消了保研的念头,开始准备就业。那个时候我刚好从墨墨背单词实习回来,正在纠结之后的出路是读研还是就业。

可以说,如果这波返校期末考我没考砸,那我可能现在还在边读研边找工作呢。

你说怎么看待这个事呢。我只会说我绝对不会后悔。大三开始,我就几乎翘掉了所有可以翘掉的课,去企业实习[1]。然后所有考试都是只提前一周准备,完全不担心自己会挂科。

到了大四,我直接玩失踪,除了毕业答辩和毕业典礼我在学校,其余时间全在墨墨完成我的科研项目[2],发了三篇核心/顶会/顶刊论文。

正是有这些经历,我才敢说,在大学考得好没啥用,真要学知识,还得靠自学。

Thoughts Memo:【随笔】我,毕业了。

真要创造价值,还得先摒弃应试思维。

Thoughts Memo:摒弃应试思维 - 保罗•格雷厄姆(硅谷创业教父)

与各位学弟学妹们共勉。


参考

1. 如何看待哈工大深圳禁止请假实习? ./1841787052.html
2. 我是如何在本科期间发表顶会论文的?(内含开源代码和数据集) ./543325359.html

← 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