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返回目录


学校是为了浪费时间和金钱

学校≠教育≠技能;文凭溢价=80%信号传递+20%人力资本

98 👍 / 8 💬

我对学校教育的智力价值和社会意义深表怀疑。我的论点可以简要概括为三点:首先,每个人最终都会离开学校;其次,在学校里学到的大部分知识在毕业后都无关紧要;最后,人们很快就会遗忘那些鲜少使用的知识。

有趣的是,正是这些质疑让我认为,新冠疫情对教育造成的负面影响可能已经成为过去。尽管我们被迫保持乐观态度,但不可否认,在疫情期间,数百万学生经历的线上教育俨然是一场教学灾难。有研究表明,参加线上课堂与完全不上学几乎无异。还有研究发现,学生的考试成绩提升幅度远低于往常水平。

然而,基于我对学校教育价值的怀疑,我推断学生在线上学习中失去的大部分知识,即使在正常的面授环境下,等他们步入成年早期也会消失殆尽。我并非主张从长远来看,线上学习的效果几乎可以媲美线下学习。恰恰相反,我的观点是,从长远来看,线下学习的效果几乎和线上学习一样垃圾。

这些惊人的发现是如何得来的呢?我的研究主要聚焦于成人知识测试——即探究成年人在毕业后还能保留多少知识。总体来看,结果令人震惊:成年人所保留的学业知识少得令人咋舌[1]。大学毕业生的知识水平仅相当于我们对高中毕业生的期望;高中毕业生的水平则仅相当于我们对辍学者的期望;而辍学者几乎是一无所知。这并不意味着这些学生从未掌握过更多知识,而是表明他们所学的内容中,只有极小一部分能长期留存在记忆中。

这种现象在基础的「三 R」(阅读、写作、算术:reading, writing, arithmetic)之外的学科中表现得尤为突出。尽管通常要求学生学习两年的外语课程,但能够声称在学校里学会熟练掌握一门外语的美国成年人还不到 1%。成年人对历史和公民知识的了解更是少得可怜。如果你测试一些最基本的事实,比如列举政府的三个分支,他们平均只能答对一半。同样的情况也出现在基础科学问题上,例如「电子是否比原子小?」或者「抗生素能否同时杀死病毒和细菌?」

这些测试成绩到底有多糟糕?答案是:糟糕到令人震惊的地步。让我们打个比方:如果一个人只认识字母表中的一半字母,我们不会说他「半识字」,而是会毫不犹豫地认定他是文盲。我认为,对于缺乏基本的历史、公民和科学知识的情况,我们也应该采用同样严格的标准。如果一个人连历史、公民和科学的基础知识都只了解一半,那么实际上他对这些学科根本就没有真正的理解。

诚然,传授基本的读写和计算能力能带来更大的回报。这是因为成年人在日常生活中经常运用阅读、写作和数学技能,从而能够保留大部分所学知识。然而,即便在这些基础领域,学校的表现也只能说是平庸,而且难以显著改善。数十年来,学校一直在努力帮助学习落后的学生提高阅读、写作和数学水平。短期内提升他们的成绩是可以做到的,但长期存在的问题是「衰退效应」——教育干预的效果会随时间推移而逐渐减弱,甚至完全消失。

我坦率地承认,我对美国教育的悲观评价在经济学界属于少数派观点。大多数经济学家提供了大量证据,证明教育对成年人的收入有显著影响。诚然,他们在这一点上基本正确,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可以忽视另一个事实:同样有大量证据表明,教育对成年人实际掌握的知识影响甚微。

这种认知盲点尤为令人费解,因为其实有一个清晰的解释可以同时解释这两组看似矛盾的证据。那就是:学校教育之所以有利可图,主要是因为它能够证明或者说传递就业能力的信号。大多数教育并非直接的职业培训,而是获得真正培训机会的通行证,而真正的培训是在工作中进行的。这就解释了为什么毕业对个人如此有利。你在学校最后几周可能学不到多少东西,但完成学业这一事实会让雇主对你产生信任。这也解释了为什么文凭的泛滥对国家整体回报如此微薄。除非学生在求学过程中真正掌握了长期有用的技能,否则仅仅颁发越来越多的高中、大学和研究生文凭,是无法让整个社会变得更加富裕的。

如果学校停课并不会使我们的孩子比疫情前更加无知,那么为何学校停课会被视为一场暂时的灾难呢?答案很简单:当学校关闭时,它们停止了履行其唯一无可争议的重要职能:提供日托服务。线下授课使父母能够专心致志地全职工作,照顾婴幼儿和老人,完成家务,甚至有时间放松自己。

学校停课实际上是对日常生活便利性的一次沉重打击。尽管你不太可能听到政客公开宣称「便利至上」,但行动胜于言辞。截至 2021 年 2 月,约 90% 的私立小学和初中已经恢复了线下教学。为什么会这样?很可能是因为他们深知家长们渴望线下教育带来的便利性。相比之下,同期只有不到一半的公立学校(它们依靠税收而非学费维持)完全恢复开放。许多大型学区的停课或混合教学模式甚至持续了一年多。虽然停课对教学质量的冲击还有待评估,但它对生活便利性的负面影响却是毋庸置疑的。

如果我们抛开一厢情愿的想法,冷静地反思新冠疫情期间教育领域的情况,我们可以得出两个深刻的教训。首先,疫情之前的学校已经辜负了纳税人的期望——它们获得了慷慨的资金支持,却未能为学生提供多少长期有用的知识。其次,疫情期间的学校表现更加令人失望——它们享受了大量的紧急拨款,却连最基本的日托服务都不愿意提供。

即便在疫情之前,美国学校每年在每个学生身上的支出就已超过 15,000 美元。那么,有什么办法能让我们的资金得到更有效的利用呢?最直接的方法就是大幅削减开支。美国的学校系统根本无法培养出真正的双语人才,那么为什么还要浪费宝贵的资源来维持这种假象呢?同样的道理也适用于大部分的课程设置。

私立学校的情况则恰恰相反。它们是否真能提高学生的考试成绩?现有的研究结果并不一致。然而,在新冠疫情期间,当家长们迫切需要托管服务时,私立学校迅速作出了响应。因此,教育券制度——即将资金直接投向学生而非教育系统——成为了另一种可能提高教育投入回报率的可靠方案。亚利桑那州已经实施了一项年均为每位学生提供约 7,000 美元的教育券计划,这既激励私立学校控制成本,又促使它们努力满足家长需求。学校选择制度不仅能在未来可能发生的停课情况下保护家庭利益,还能在教育领域出现任何其他问题时为家庭提供保障。尽管学校选择制并非解决一切问题的万能良方,但固守现状无疑是愚不可及的。


Thoughts Memo 汉化组译制
感谢主要译者 claude-3-opus,校对 Akihi、Jarrett Ye
原文:Opinion | Education in America: School Is for Wasting Time and Money - The New York Times (nytimes.com)
作者 Bryan Caplan (@bryan_caplan) 是乔治梅森大学经济学教授,他的著作包括《开放边界》《反对学校教育的依据》[1]
发表于 2022 年 9 月 1 日

参考

1. 教育的浪费 https://book.douban.com/subject/36333171/

专栏:学校教育问题


← 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