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返回目录


如果你有资格给中学生们增加一门课,你会给他们增加什么课?

学校≠教育≠技能;文凭溢价=80%信号传递+20%人力资本

395 👍 / 58 💬

问题描述

或者,假如你是中学生(以及,你真的就是个中学生),你会希望学校新增一个什么课?

顺便,大概说说 你设计的新课 占一学期多少课时,教学计划与考试标准是什么样的。

可以删占现有的课表,但建议最好有可行性。


想加的太多了,中学生自己挑一个吧:

基础统计学

动机

理解概率和风险不仅对对冲基金经理和扑克玩家至关重要,对每个人的日常生活同样意义重大。事实上,缺乏这种理解正是导致人类认知中一些最基本的逻辑谬误和偏见的根源。

假设某天早上你查看天气预报,看到下雨概率为 50%,这究竟意味着什么?如果你做了一个假阳性率为 2% 的癌症检测,你实际患癌的几率有多大?彩票、个人养老金或房贷的预期收益又是多少?

这些问题对生活中的重大决策都至关重要——从健康到选择就读的大学,无所不包。思考未来就意味着要思考概率,而当今的教育体系在这方面却严重欠缺,未能充分培养学生这方面的能力。

牢固掌握基本的概率和统计学知识,将使学生能够在金钱、健康和未来方面做出明智的决策,同时也能够理解数据呈现的基本原理及其背后的含义。

合格标准

要通过本课程,学生需要参加一次现场考试,以证明他们对以下内容的理解:






基础工业史

动机

历史是一门教学难度极高的学科,设计相关课程更是挑战重重。

历史跨越数千年,涵盖全球各地,而且每个历史时期都可以从多角度、多维度进行解读,这使得历史教学的内容浩如烟海。

然而,由于我们设计的是一门必修课程——即所有学生都必须学习并通过的课程,这在一定程度上简化了课程设计。我们可以将教学内容聚焦于我们认为每个人必须掌握的历史知识。

在当今时代,中国学生并不需要了解罗马帝国或古希腊的历史。事实上,他们甚至不需要深入学习唐朝或宋朝的具体细节——因为这些知识在他们的日常生活中很少派得上用场。

相反,这些学生确实需要理解的是:现代社会与人类历史上的其他时期有何不同,以及造成这种差异的原因。他们需要明白,他们所生活的这个富足时代是如何形成的,以及是什么力量在支撑着我们当前的社会制度和生活方式。

如果不能理解这些关键问题,公民在面对税收、监管和治理等议题时就可能做出错误的选择。这种认知缺失还会导致人们对财富的创造和分配产生严重误解,而这种误解恰恰是人类历史上一些最可怕政权得以兴起的温床。

合格标准

为了通过本课程,学生需要参加一次现场考试,以证明他们对以下内容的理解:




基础科学方法论

动机

「科学」一词兼具双重含义:其一是指探索真理的方法论,其二是指通过这种方法论所积累的知识体系。

理解这一方法论是什么、为何与之前的不同,以及如何在生活的各个方面运用它,对于理解人类如何取得如今的成就至关重要。

合格标准

为通过本课程,学生需要参加一次现场考试,展示对以下内容的理解:






基础信息素养

动机

人类如今所处的信息环境,与我们在进化过程中所适应的环境有着天壤之别。它与人类历史上绝大多数时期的环境都截然不同。即便与短短二十年前相比,现在的信息环境也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在这样一个环境中游刃有余是一项关键技能,它不仅关乎如何在纷繁复杂的世界中自如行走,更是学习本身的必备条件。我们该如何辨别哪些信息是可信的?如何区分事实与观点?

同时,为孩子们应对社交媒体做好准备也至关重要。虽然我个人更希望避开社交媒体,但我认为,完全禁止使用社交媒体的做法,可能会像过去那种老套的禁欲教育一样收效甚微。

合格标准

要顺利通过本课程,学生需要参加现场考试,证明自己理解了以下内容:






基础经济学

动机

我远非经济学专家,但我可以告诉你什么是供需,以及它们为何重要。我可以谈论供需的弹性,以及它通常如何决定税收负担的归属。我可以告诉你价格上限和下限对市场的影响。

我可以告诉你市场为何运作,以及为何这至关重要。

这不应该是某种精英知识。它不应该隐藏在大学课程背后。这实际上是我们整个经济运作的框架。

这应该在每所学校教给每个孩子。

课程将围绕此图展开:

目前已有众多基础经济学课程,因此将这些课程调整到适合第 2 阶段学生(大约 10-13 岁)的水平应该不会太困难。需要注意的是,学生的入学并不严格按照年龄划分——如果他们需要更大的年龄才能理解这些概念,那也无妨。课程不需要涉及太多数学知识——实际上,除了理解上面的图表外,几乎不需要用到任何数学。

合格标准

为了通过这门课程,学生需要参加一次现场考试,展示对以下内容的理解:








以上内容节选自:

Thoughts Memo:砸烂旧学校,创建新学校(2.3):教育型学校——课程设置(第 2 阶段,细节)


← 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