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返回目录


如何利用 YouTube 学习隐性知识

学校≠教育≠技能;文凭溢价=80%信号传递+20%人力资本

193 👍 / 4 💬

注:这是隐性知识系列[1]的第 4 部分。请点击这里[2]阅读第 3 部分

在当今谈论隐性知识,我们不可避免地要谈到 YouTube。

几个月前,Samo Burja 在Medium 平台上发表了一篇题为《知识传播领域的 YouTube 革命》的文章,我非常喜欢这篇文章,并在 Commonplace 简讯的第 50 期中分享了链接。Burja 观察到以下几点:

Burja 的整篇文章都很精彩,我强烈建议你阅读全文

但这里有个转折。我在 2019 年 9 月 24 日发布的简讯第 50 期中分享了 Burja 的文章,而他的文章发表于 9 月 18 日。我写现在这篇文章时已是次年 6 月 29 日。所以,我基本上花了九个多月才意识到 Burja 的观察可能具有普遍性——也就是说,一旦你意识到 YouTube 是学习隐性知识的绝佳平台,这一事实适用的技能范围已经远远超出了 Burja 在文章中提到的那些。

在本文中,我们将按不同领域探讨你可能利用 YouTube 获取隐性知识的多种方式。尽管这里的例子不可避免地带有特定领域的特色,但本文旨在为你提供一些学习模式,你可以将其应用到任何你感兴趣的领域和想要掌握的技能中。

YouTube 在柔道训练中的应用

我们先从柔道说起。

因为我青少年时期曾是柔道竞技选手,所以这里难免有些主观。但对我们探讨的主题而言,柔道很有价值,因为它并非一项特别流行的运动。在我的祖国马来西亚,练习柔道的人数大概只能坐满一个小型的足球场。而那些活跃的选手——即经常练习柔道的人——可能只占其中的一半。比较一下羽毛球、足球或网球等运动的人数,差距就很明显了。

这意味着在世界大多数国家中,要成为优秀的柔道家非常困难。这种情况不仅存在于马来西亚;例如在美国,几乎每一位奥运会柔道冠军都来自马萨诸塞州韦克菲尔德一个名为 Pedro’s Judo Centre 的、家庭经营的小型俱乐部。在这个俱乐部之外,柔道也并不普及。如果你身处美国的其他任何地方:那就不怎么幸运了。

在今年早些时候,COVID-19 疫情封锁最严重的时期,马来西亚柔道教练 Oon Yeoh 开始采访来自世界各地的国际柔道选手,并推出了一个名为《COVID-19 时期的柔道》的系列访谈。关于这段经历,他写道

在采访众多柔道选手后,我注意到一个现象:来自柔道强国的选手往往很少观看柔道视频,而那些来自柔道不发达的国家的选手,则倾向于观看大量柔道视频。
原因显而易见。如果你来自一个柔道强国,那里有充足的组织支持和优秀的教练,也有充足的训练伙伴、训练机会和比赛。所有这些条件综合起来,为你提供了提升柔道技能所需的一切。但如果你生活在一个柔道运动开展得很少的地方,那么你很大程度上只能依靠自己。在这种情况下,视频成为了你学习柔道知识的最佳资源。(黑体是我自己加上的)

Oon 最初在美国学习柔道,并在其职业生涯早期就接触了以视频为基础的训练方法。(据我所知,他至今仍是唯一一位参加过世界柔道锦标赛的马来西亚人)。当他说「视频是学习的最佳资源」时,我们必须明确理解他这句话的含义。

如果你现在就去 YouTube 搜索一项柔道技术,比如「内股」(uchimata)——你会看到类似这样的搜索结果页面:

排在最前面的结果是美国柔道教练 Shintaro Higashi 的一个教学视频:

youtu.be/qnMoNfZ2WiU

Higashi 这个关于内股(uchimata)的视频质量特别高,而当你听到 YouTube 和「学习」这两个词时,你可能首先想到的就是这类教学视频。但这种教学视频并非 Oon 教练所指的全部内容。

Oon 教练更感兴趣的是对比赛录像的分析。我请他解释如何利用视频达到这一目的,他是这样做的

假设你想学习某位特定选手是如何运用某项特定技术的。这里有一些最佳做法:
a) 不要只看这位选手运用该技术的一两个实例。要观看大量的实例,并尝试找出其中的规律,或是这位选手在施展投技前所做的铺垫动作。以高藤直寿(Takato)独特的「大内刈」(ouchi-gari)风格为例。如果你看得足够多,就会注意到他只在非常特定的情况下才会使用这一招(例如,对付那些试图压低他头部的左撇子对手时)。如果你注意到了这一点,试着去理解这背后的原因。
b) 要特别注意握法。每次他想用这招时,他是怎么抓握的?你会注意到一种惯常的握法模式。同样地,试着去理解为什么。
c) 技术总有失败的时候。也要观看这些失败的案例,并尝试理解是哪里出了问题。这次尝试与成功时相比有哪些不同之处,因而导致了失败?这样做能帮助你提炼出成功的关键要素。
d) 尝试留意技术运用中的变化。有时这些差异非常细微,却至关重要。理解这些变化(它们在何时被使用,以及为何需要这些变化)能让你更深入地掌握这项技术。
e) 通常,观看慢动作回放对学习技术很有帮助。如果没有现成的慢动作回放,你可能需要下载视频片段,然后用简单的视频编辑软件自己制作慢放效果。我当学生那会儿还没有数字视频,只有 VHS 录像带。当年,为了能仔细研究古贺稔彦(Koga)的投技,我不得不动用两台录像机来制作慢动作循环播放片段!

在对美国奥运会银牌得主 Travis Stevens 的另一次采访中,Oon 问到了关于视频的问题,Stevens 回答道

年轻选手们在家里可以做很多事情,来为未来的成功打基础。比如学习如何在观看视频时分析一场比赛、在训练课上做笔记(黑体为我所加)、写训练日记等等。柔道比赛的胜利不仅仅在于刻苦训练。其中还涉及更多因素,比如分析能力、心理训练等诸多方面。

为什么要研究比赛录像,而不仅仅是看教学视频呢?答案就在我们前几篇关于隐性知识的文章所探讨的内容中。专业知识是很难清晰表达的,而身体化的知识只能通过语言粗略传达。在任何特定的领域,最顶尖的实践者与最优秀的教师之间,通常交集不大。

此外:你去问任何一个认真的柔道选手,他们都会告诉你,道场里所教的技术和比赛中实际使用的技术之间也存在差距。对此,比较善意的解释是,最顶尖的选手也无法具体地解释清楚他们在做什么,因为他们的身体反应已经与内隐记忆中的各种提示相连,这让他们自己也难以察觉。不那么善意的解释则是,在最高水平的柔道竞技中存在一种不断演变的「战术博弈环境」(metagame),而当前主流战术的变化是模糊的,只有那些懂得如何观察的人才能把握。而完全不留情面的解释则是,柔道是一项教学方法很糟糕的运动,大多数人根本不知道该如何教授它。

注意看世界冠军丸山城志郎(Maruyama Joshiro)是如何用自己的腿来抬起对手腿的。

再对比一下 Higashi 的教学视频,他是用臀部发力向上抬。

(我刚才最后那个评价或许有点极端;不过——好吧,我们不妨就来谈谈「内股」(uchimata),如何?YouTube 用户 Judo Mat Lab 有一个特别好的视频指出,Higashi 上面那种形式的教学动作,在比赛中其实很少见到。许多顶尖运动员采用的方法要简单得多(他们是抬起对手的腿并使其倾斜,而非用臀部顶起对手)——事实上,这种倾斜式的内股也是在 MMABJJ 中最常见的形式。有趣的是,当这些柔道选手被要求示范内股时,他们首先演示的往往是经典的、用臀部顶起的版本。这是一个隐性知识被成功地转化为精彩且全面的解说的范例——但这需要一位有才华的 YouTuber 才能做到,而且直到 2015 年,也就是柔道创立 133 年之后才实现。)

youtu.be/HZJcx2ppyB4

因此,这里的解决办法就是采纳 Oon 多年前就领悟到的策略:不要坐等某个人出现来解释这一切。不要仅仅依赖教学视频。要去观察真正的专家是如何实实在在做事的。在柔道的场景下,这意味着要培养一种元技能——即自己观看比赛视频的能力,以便将对手的技术分解为构成它的要素。你要试着弄明白它为何如此有效;然后回到道场,通过模仿来尝试复制它。

事实上,我们很快就会看到:这个原则是具有普遍性的。当你想在 YouTube 上学习某项技能时,你应该花少量时间观看教学视频,但要把剩余的大部分时间用来观看专家们实际操作的过程。前者通常是我们所定义的显性知识;而后者则能让你捕捉到那些隐性知识。

编程

接下来我们谈谈编程,这个话题可能与职业生涯的关系更为密切。

当我在 2009 年上大学开始接触编程时,网络上已经有了相当丰富的编程学习资源。这一时期恰逢 MOOC(大规模开放在线课程)的兴起,因此,在短短几年间,网络上免费的编程讲座数量急剧增加。

Abelson 教授对该领域的著名介绍:「计算机科学并非科学,且与计算机关系甚微」。

我当时对这一趋势真的非常感激。我记得那时就在想,任何人都能在网上看到传奇人物 Harold Abelson 在麻省理工学院讲解计算机编程的基础知识;他们可以在可汗学院上看到 Sal Khan 教数学;当然,还有各大技术会议组织者开始成批上传到 YouTube 的演讲视频,简直让人眼花缭乱。我当时是个穷学生;我记得自己曾想,能够在我新加坡的宿舍里就接触到所有这些资源,真是太棒了;我感觉自己是世界上最幸运的人之一。

然而,讲座和演讲基本上都属于教学性质的内容。它们本质上是显性的。即便演讲者试图阐述某些深刻的、内隐的原则,他们所能传达的信息也会受到人类语言本身特性的限制。我记得观看 Rich Hickey 那场著名的演讲 Simple Made Easy 时,我心里想:「哇,这似乎非常深刻,这好像真的很重要」,但同时却完全不知道该如何在自己日常的编程实践中加以运用。

这个系列读到这里,我们已经知道为什么难以应用 Hickey 在 Simple Made Easy 中提出的思想了——更重要的是,我们掌握了讨论这一问题的术语。我们知道 Hickey 的知识属于关系性隐性知识[2];我们也知道 Hickey 的专业技能是由其隐性记忆中的众多原型[3]构成的,而掌握这种技能的唯一途径,是在我们自己的头脑中建立起一个与之相当的原型库。不仅如此:当 Hickey 构建那些大型复杂系统时,我们还必须掌握他为匹配那些原型所使用的解决方案。简而言之,真正内化 Simple Made Easy 思想的唯一方法,就是在 Hickey 的指导下进行一段时间的编程实践。

事实上,这里有一条很好的经验法则,我认为值得牢记:如果一项内容能够塞进一场典型编程会议演讲的时间内,那么它很可能属于易于阐释的范畴。你会感觉 Hickey 的演讲无法被压缩到一场主题演讲的时长里;如果你给他更多时间,他完全可以继续深入探讨下去。

你之所以有这种感觉,是因为 Hickey 正试图传达某种深层次的内隐之物:一种他已融入其参与过的所有项目(从 ClojureDatomic)的核心原则。确实如此,更常见的编程会议演讲往往不像 Hickey 的那样;它们倾向于讨论易于阐释的主题,比如「如何在编程语言 X 中使用炫酷的新特性」或「如何在框架 Y 中运用 Z 技术」;你不太可能听到更高层次的探讨,比如「我该如何构建程序,才能在过度抽象与抽象不足之间把握好微妙的平衡?」或者「我该如何评估客户是外行的风险——这意味着我们可能一个月后就得重新设计整个子系统?」这类问题属于隐性知识,是你通过在岗工作、与更有经验的同事并肩作战时逐步习得的。

那么,如果说会议演讲和讲座相当于编程领域的柔道教学视频,什么又相当于分析比赛录像呢?答案,自然是编程直播。

youtu.be/FYTZkE5BZ-0

我认为编程直播大约是最近五年才真正兴起的一种现象——这或许得益于 Twitch 平台上游戏主播群体的壮大及其影响力。它似乎是悄然渗透进了编程界——至少去年我读 Burja 的文章时,肯定还没意识到它的用处。但我认为,既然它已经出现了,我们都因此受益良多。

观看他人编程,与观看一场会议主题演讲乃至教学视频相比,都是一种截然不同的体验。这是你能获得的、最接近于观察一位资深开发者在你身边写代码,或是与他们进行结对编程的体验。事实上,从某些方面来说,直播甚至更有用,因为你可以反复回看某些片段;而且一旦这些直播视频被上传到 YouTube,它们也比一对一的结对编程更具规模效应。

我想,对于程序员而言,显而易见的是,有些东西你只有在观看其他程序员实际操作时才能领会,而当他们仅仅是做关于工作的演讲时,你是学不到的。这方面最明显的例子或许就是他们的调试能力——在我上文链接的视频中,你可以看到 Tsoding 在遇到一些未按计划进行的小状况时,是如何一步步推理并找到解决方法的。这能让你一窥他头脑中对问题领域的认知模型。

就我个人而言,我发现观察那些更有经验的程序员如何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步构建一个程序,是一件非常有趣的事情。在项目启动之初,问题的具体形态通常并不明朗,因此程序员最初选定的程序结构往往并非最佳。我倾向于特别留意的是,程序员决定必须重构某个特定子组件的确切时点——我会思考:他们是如何知道需要选择一种新结构的?如果这是一种「直觉」,他们捕捉到的究竟是什么感觉?他们注意到了哪些线索或代码的「坏味道」(smells)?换作我,会采取不同的做法吗?我能否尝试模仿他们的解决方案呢?

音乐

今年早些时候,创作型歌手 John Mayer 于 5 月 7 日在 Instagram Live 上直播了一堂吉他课。在视频进行到 8 分 35 秒时,他话锋一转,讲到了关于吉他技艺进阶本质的一课,我认为他讲得相当深刻:

youtu.be/MXxLR8s4xRQ

我引用他的话:

「这个概念是,你其实已经知道该怎么弹吉他了——只要你学过五声音阶,跟着蓝调或摇滚唱片弹奏过,并且也即兴独奏过一段时间,那么你就已经掌握了所有的基本要素。
我们所有人真正在学习的是……如何在恰当的时机做出恰当的演奏。这就好比你知道字母表里的所有字母,这在吉他上学起来真的很容易——那属于『一分钟就能学会』的部分。而『需要用一生去精通』的部分则是:你如何去运用它,以及你如何思考?
在某个阶段,所有从唱片里学习吉他的过程,其实就是领悟到『哦,原来在那个时候可以那样弹!』的过程。所以,你并非在学习如何演奏某种类型的东西,而是在学习如何在某个特定的时间点采取特定的演奏方式。」

如果你将 Mayer 的这番话套用到我们在这个系列文章中探讨过的模型里,你应该能立刻心领神会。他实际上是在说,吉他演奏大致可以分为两个进阶层次:第一层是学习吉他的基础知识——比如五声音阶,以及掌握各种拨弦技巧所必需的具体化知识。但更高的一层,本质上是不断扩展你头脑中原型库的过程。你需要了解在你感兴趣的音乐流派中哪些是好的,了解前人都有过哪些尝试,而且你需要知道——正如 Mayer 所言——「你可以在那个时候那样演奏」。

那么,有什么比聆听海量的音乐更能有效地获取这类知识呢?又有什么比观看网络上大量的吉他演奏视频更能有效地学习技巧呢?

结语

我认为,Burja 所说的「知识传播领域的 YouTube 革命」主要包含两大趋势。我们在上文探讨的每一个领域中,都见证了这两种趋势。

  1. 首先是人们能够接触到更高质量的教学内容。Higashi 的教学视频、Abelson 的讲座以及 Mayer 的 Instagram 直播,其水平远超你在本地参加一般性交流活动所能获得的资源。

  2. 其次是 YouTube 极大地扩展了能够观看专家实践其技能的人群范围。正如我们从 Oon 的例子中所看到的:当有机会时,应优先选择观看专家们的实际操作。因为教学视频的效果往往受限于你所在领域讲师的水平。

事实上,虽然我还没亲自尝试过,但我想知道 Oon Yeoh 分析柔道视频的原则,是否能推广应用于其他所有隐性知识领域。如果我们采纳他的方法列表,并移除其中柔道特有的术语,我们会得到:

  1. 不要只观看专家运用某项技术的一两个实例。要收集大量的实例,并尝试找出他们运用技术时的趋势或共性。当你注意到这些共性时,试着去理解它们存在的原因。

  2. 要特别注意上下文。在技术应用之前或之后发生了什么?

  3. 技术总有失败的时候。也要观看这些失败的案例,并尝试理解是哪里出了问题。

  4. 尝试留意其中的变化。这些变化代表了专家头脑中与原型相关联的行动脚本的调整。有时这些差异非常细微,却至关重要。理解这些变化能让你对这项技术有更深入的把握。

  5. 通常,观看慢动作回放会对学习技术很有帮助。可以下载视频片段,然后用免费的视频编辑软件自己制作慢放效果。

公平地说,柔道是一项技术性极强的运动,将适用于该领域的方法直接套用到别处可能有些小题大做。但即便你不采用 Oon 那套复杂的分析技巧,仅仅是观看专家们的实际操作,其带来的好处或许仍然会让你惊喜。有时,你的大脑就是能以自然的方式——也就是通过潜移默化——来吸收隐性知识。

正如 Patrick McKenzie 所观察到的:

我在随便看了一小时 YouTube 视频后(原来 YouTube 上真有教数独的),解数独的速度大概快了 40%,这让我在想,生活中还有多少事情也是如此。
—— Patrick McKenzie (@patio11) 2020 年 5 月 25 日

或许我们对此不应感到惊讶——毕竟,盲目模仿本就是我们最初被设定好的学习方式。


上一篇:

隐性知识的三种类型 - 知乎

下一篇:

提取隐性知识的一种更简单方法 - 知乎
Thoughts Memo 汉化组译制
感谢主要译者 gemini-2.5-pro-exp,校对 Ravioli-T、Jarrett Ye
原文:How to Use YouTube to Learn Tacit Knowledge - Commoncog
作者:Cedric Chin
最初发表于 2020 年 6 月 30 日,最后更新于 2021 年 7 月 6 日

参考

1. 隐性知识系列 ./1926283046446937604.html
2. 隐性知识的三种类型 ./1892876585394214618.html
3. 更有效的模仿:如何习得专家的隐性知识 ./1890422862998926509.html

专栏:Thoughts Memo的文章


← 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