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返回目录


湖北高分考生成绩被屏蔽,坚信不存在智商差异,怎么看她的观点?智商到底有没有差异?能通过后天努力改变吗?

学校≠教育≠技能;文凭溢价=80%信号传递+20%人力资本

1464 👍 / 100 💬

问题描述

湖北历史类考生查成绩“被屏蔽”,女孩说:如果没有所谓天赋,我相信只要别人能写出来的题,我就一定可以。学霸直言:“平时就是多刷题,不存在智商差异,不要相信某些人说的需要天赋。”

高考成绩“被屏蔽”!学霸直言:“平时就是多刷题,不存在智商差异,不要相信某些人说的需要天赋。”


虽然她的观点很鼓舞人心,但这改变不了其错误的本质。

而且,这种错误的世界观如果被广泛接受,反而可能导致更深层次的不公和不必要的痛苦

第一,智商差异是真实存在的,否认它就像否认身高差异一样荒谬。

智商有 50% 到 80% 是由遗传决定的[1]。顶尖科学领域的杰出人才,其平均智商远超常人[2],这不是巧合,而是强大的智力筛选效应。就像你看到一群平均身高两米以上的人,会立刻意识到这是篮球队一样,看到某个领域聚集了大量高智商人群,你也应该意识到这个领域对智商有极高的要求。

否认天赋差异,就会引出荒谬的结论。比如,当看到数学天才拉马努金的经历时,你可以认为他是天生的奇才,普通人无法企及;或者,你也可以认为,街上那些贫困潦倒的人只是因为「不够努力」,如果他们 12 岁时也去图书馆借几本数学书,现在早就成了菲尔兹奖得主了。哪种看法更合乎情理,也更富同情心?

这位高分考生之所以能通过「多刷题」取得成功,很可能正是因为她拥有足以应对这些题目的智力天赋。她的成功,让她误以为这种方法对所有人都适用。这就像一个天生的长跑健将说「只要多跑,谁都能拿奥运冠军」一样,忽略了前提条件。

第二,否认天赋差异,会给那些「努力但仍不成功」的人带来不应得的羞辱,同时给「不怎么努力就成功」的人戴上不应得的光环。

我自己的亲身经历就是最好的例子。我在数学上轻松拿高分,在英语上却拼尽全力才勉强及格。如果不存在天赋差异,那么结论只能是:我在数学上比其他同学更刻苦,而在英语上比其他同学更懒惰。这两种说法都让我无法接受。

我知道有些同学在数学上付出了比我多得多的心血,却只拿到 90 或 100 出头的分数。否认天赋,就是在贬低他们的努力,同时给我这个「没怎么努力」的人冠以不属于我的荣誉。反之,那些在英语上轻松超过我的人,如果他们宣称自己只是比我更努力,而我正埋头苦读时他们却在沙滩上玩耍,这对我同样不公平。

将这位高分考生「不存在智商差异」的观点推而广之,就意味着那些在学习上苦苦挣扎的孩子,都是因为他们「懒惰」、「不努力」,这是一种残忍错误指责

第三,智商在很大程度上无法通过后天努力实现根本性的改变,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应该绝望。

我的观点是,承认天赋的生物学基础,反而是一种解脱。就像我们会认为肥胖、抑郁症在很大程度上是生理因素决定的一样,我们也应该承认智力在很大程度上是天生的。这并不意味着人不能学习、不能进步,而是说,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起点和上限[3]

后天的努力和练习当然重要,它可以让你在自己的天赋范围内做到最好,但它不太可能让你从一个普通人变成拉马努金。努力可以让你在高数考试中从 60 分提升到 70 分,甚至 80 分,但它可能无法让你轻松地享受这门学科,更无法让你成为顶尖数学家。

第四,自我价值不应该与智商挂钩。承认天赋差异,是为了让我们更好地成为自己。

如果成功完全取决于努力,那么我就有道德义务去成为梁文锋或某个治愈衰老的科学家,如果我没有做到,我就是个因为懒惰而让无数人死去的罪人。这是一种足以把人压垮的道德重负。

但如果我承认,我没有成为顶尖生物学家的天赋,就像我在实验课上总是搞砸一样,那么我就可以心安理得地去做我擅长的事情(比如写知乎和搞记忆算法[4] FSRS[5]),并在我的比较优势领域做出贡献。

那位高分考生可能在历史或她所擅长的领域天赋异禀,这是她值得庆贺的「天赋」。但她不应该用自己的经验去推断所有人都和她一样。世界的残酷真相是,有些人无论如何努力,都无法解答出她能轻松解决的题目。我们不能因此就认为他们「一文不值」,或者用「只要你努力,就能成为下一个XXX」这样的话来敷衍他们。我们应该告诉他们:「去 TMD,你的价值不取决于你能否成为顶尖科学家。」

拉比祖西亚说,上帝不会问他「你为何不是摩西」,只会问他「你为何没能成为真正的祖西亚」。承认天赋差异,就是承认我们每个人都是独特的「祖西亚」,我们的任务不是成为别人,而是尽最大努力活出自己的人生。

所以,这位考生的观点是她个人成功经验的总结,是一种强大的自我激励,但把它当作普适真理,则是危险且错误的。

应该承认智商差异的客观存在,并在此基础上,将自我价值与智力解绑,鼓励每个人在自己的天赋领域内尽力而为。


相关译文

关于天赋的寓言 - 知乎别为个人智商操心 - 知乎第七章 个体差异:学习过程中的迷思与现实 - 知乎读书摘要:多生几个孩子的自私理由 - 知乎链接总结:《行为遗传学十大可重复发现》 - 知乎


参考

3. 第七章 个体差异:学习过程中的迷思与现实 ./24164944495.html
4. 我是如何在本科期间发表顶会论文的?(内含开源代码和数据集) ./543325359.html
5. FSRS for Anki 发展史 ./1907786810685395276.html

← 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