练习成效高度依赖于方法设计[1];当一个人的表现水平超过某一临界点后,有效的刻意练习(由 Ericsson 提出)[2]通常就需要专家教练来提供专业的练习方法、监督与反馈。例如,专家教练(通常其本人就是或曾是该领域的专家级从业者)会利用自身对练习方法的知识,设计出新的练习任务,以帮助学生攻克薄弱环节。
认真的学生可能每周要花上几十个小时进行练习,但由于一对一指导价格不菲,其中大部分时间只能独自练习或在小组中进行。因此,专家教练的一个关键作用便是指导学生的个人练习:学生每周与教练会面一到两次,每次数小时,而教练的主要职责就是为学生规划好接下来那二十个小时的个人练习内容。
问:在大多数领域中,教练如何影响学生的日常练习?
答:通过指导他们在课程与课程之间的个人练习活动。
问:为何即便有教练指导,学生仍需将大部分时间用于个人练习?
答:因为专家级的技能需要长时间的练习,而一对一的指导成本高昂。
问:为何教练本人通常必须曾是该领域的专家级从业者?
答:因为专家级的指导常常需要创造新的练习方法,而这要求教练具备丰富的亲身实践经验。
问:除了作为领域专家的专业知识外,教练还能为学生的练习带来什么知识?
答:教学方法的知识。
参考文献
Ericsson, K. A., Krampe, R. T., & Tesch-Römer, C. (1993)。《刻意练习在专家级表现获得中的作用》。《心理学评论》,100(3), 363。Ericsson et al - The Role of Deliberate Practice in the Acquisition of Expert Performance
链接至本文(已汉化)
声明
此内容发布由 Andy Matuschak 许可。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修改。保留所有权利。
Thoughts Memo 汉化组译制
感谢主要译者 gemini-2.5-pro,校对 Jarrett Ye
原文:Expert coaches facilitate effective deliberate practice
参考
1. 练习成效高度依赖于方法设计 ./1929184293990695427.html2. 刻意练习,来自 Ericsson ./5783294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