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返回目录


钱学森之子钱永刚称刷题会抹杀孩子求知欲、好奇心,怎样看待他的观点?

学校≠教育≠技能;文凭溢价=80%信号传递+20%人力资本

137 👍 / 66 💬

问题描述

https://www.zhihu.com/video/1949586098645853354

近日,开学第一课“钱学森精神进校园”活动走进杭州多所中小学校。人民科学家钱学森之子、钱学森图书馆馆长钱永刚教授来到师生中间,生动讲述科学家精神,在孩子们的心中深深镌刻下科学与担当的家国印记。

“好奇心”“求知欲”“探索欲”,则是钱永刚教授对学生的殷切期望。在学生成长层面,钱永刚教授对当下应试教育带来的影响深感忧虑。

他指出,如今他曾遇到过18岁的学生,当被问及“对什么感兴趣”或“对什么不感兴趣”时,都只能摇头以对。这样的现状让他担忧——失去探索热情的年轻人,未来又能拥有怎样的发展?

面对这一困境,钱永刚教授提出了切实的建议。他倡导学生利用有限的课余时间多阅读课外书,多多培养好奇心、求知欲与探索欲。“课外书不必逐字逐句精读,哪怕只是随手翻阅,也能开阔眼界,补充课本之外的知识。而让学生主动翻开课外书,关键在于守护他们的好奇心与求知欲,学生才会愿意主动阅读、主动思考。就像了解‘基因’的概念、知晓‘东风-16’这类大国重器的概况,‘知’与‘不知’有着本质区别。”钱永刚教授说。

近日,开学第一课“钱学森精神进校园”活动走进杭州多所中小学校。人民科学家钱学森之子、钱学森图书馆馆长钱永刚教授来到师生中间,生动讲述科学家精神,在孩子们的心中深深镌刻下科学与担当的家国印记。“好奇心”“求知欲”“探索欲”,则是钱永刚教授对学生的殷切期望。在学生成长层面,钱永刚教授对当下应试教育带来的影响深感忧虑。他指出,如今他曾遇到过18岁的学生,当被问及“对什么感兴趣”或“对什么不感兴趣”时,都只能摇头以对。这样的现状让他担忧--失去探索热情的年轻人,未来又能拥有怎样的发展?面对这一困境,钱永


部分正确,因为真正抹杀孩子求知欲和好奇心的,是「刷题」通常所代表的那种被迫的、脱离实际的、且不符合内在兴趣的学习模式。

如果学习是积极主动的,那做题并不会抹杀求知欲和好奇心。相反,是有可能从做题中获得乐趣、培养好奇心的。比如,我用间隔重复学日语,做的卡片很多都取自日本动漫,这都是我感兴趣的内容。每天刷个上百张卡片,反复回忆日语单词,并没有消磨我对日语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根据 Wozniak 的观点,那些抹杀求知欲、好奇心的刷题,往往有这么两种特点:

抑制了天生的「学习内驱力[1]

人天生就有强大的学习内驱力,即由好奇心驱动、主动探索未知的本能。高效学习发生于自主探索的过程中。而「刷题」往往是学校或家长主导的「外部驱动」,内容和进度由教学大纲决定,而非孩子的内在兴趣。这种模式常常导致学习内容要么太无聊(已知),要么太难(无法理解),从而压抑了孩子自发的求知欲,将学习这一本能的乐趣变成了枯燥的任务。

制造了与学科绑定的「毒性记忆[2]

当孩子在压力、挫败感或不快乐的状态下被迫学习(如刷难题、应对考试),大脑就可能将这些负面情绪与学习内容(如数学公式)直接关联起来,形成「毒性记忆」。久而久之,孩子一看到相关题目,触发的不是思考,而是焦虑和抗拒。这种「毒性记忆」是「数学焦虑症」等现象的根源,它不仅会阻碍知识的掌握,更可能导致孩子对整个学科产生终生的厌恶。


相关文章片段引用

关于抑制学习内驱力

学校教育剥夺了学习内驱力引导系统的控制权,因而违背了高效学习的原则。在学校,被动学习常常触及我们已知的知识领域,令人倍感乏味;或是闯入我们全然无知的领域,让人一头雾水。它极少能够精准地命中那些能让新奇知识在现有知识树上开枝散叶的节点。

这就是学校如何摧毁对学习的热爱。学习内驱力是孩子内心渴望追求的一系列热情和兴趣。学校外驱力则是学校系统设立的一套奖惩机制。……强大的学校外驱力会削弱学习内驱力,扼杀学习热情,并导致习得性无助。
——5 学校对学习内驱力的影响

关于制造毒性记忆

什么是毒性记忆?
毒性记忆:指与焦虑或恐惧等负面情绪相关联的顽固记忆或寄生记忆。
在教育领域,当学生们迫于截止日期、分数和考试的重压,不求甚解地死记硬背时,毒性记忆的问题便会大规模显现。这会导致大量无意义的抽象记忆碎片与焦虑状态相关联,结果,每当这些记忆被唤起,焦虑便随之而来。例如,「数学焦虑症」这个术语,就常用来描述由数学相关的毒性记忆所引发的现象。

毒性记忆的形成机制
毒性记忆的形成,只需要学习过程中出现一个因素:不快乐。如果一个孩子(或成人)被要求在概念 A 和 B 之间建立联系,但过程中出现了惩罚信号,那么他很可能不会建立起 A 和 B 的联系,而是建立起 A 和「惩罚」的联系。
——9 毒性记忆

相关知识库

沃兹尼亚克论学校教育


参考

1. 学习内驱力 ./52990549.html
2. 毒性记忆 ./67390960.html

← 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