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描述
基本从小学二年级开始(牛津教材MS是一年级就有了),英语四级是和学位挂钩的,为什么很多人始终都学不好?或是开不了口?从我自己的经历,以及二语习得理论来谈谈这个问题吧。
个人经历
我是 00 年的,小学和初中都是在城乡结合部读的,高中在市里读的,可能没法代表大多数人的情况,所以我的个人经历仅供参考。
小学
我依稀记得我小学是从 3 年级开始上英语的。但是我小学的时候几乎就对英语不感兴趣,现在记得的原因是,在英语考试发卷的时候和同桌聊天,被英语老师扇了一巴掌,半边脸肿了一天。从此埋下了对英语的厌恶。
初中
老师要求我们要背诵课文,但我这人连语文课文都背不清楚,更别提英语了。说英语让我非常焦虑,特别是当老师让我站起来,当着全班同学的面背诵的时候。
然后个人非常讨厌背单词,随堂英语听写都是抄同桌的。有一次同桌请假了,我直接拿了0分。然后被老师留下来抄单词,还让家长送饭到学校,不抄完单词不许回家。
为此我还学会了如何用三把笔抄书,一次能把一个单词抄 3 遍。我同学用复写纸被老师抓了,直接打手心。
这导致我现在看英语还有心理阴影。
高中
我上高中是通过自招上了,语数英物化总分好像是 300,英语只占 20 分,让我成功逃离中考英语,进入高中。
但是后果也很糟糕,第一次英语期中考就考了 90+(满分是 150),及格边缘,这个水平我保持到了高二下,虽然我妈给我报了很多英语补习班,但是我一点长进都没有。
不过好在高中的英语老师对我不是很严厉,只是惋惜我的偏科。。。没有给我太大压力。
到了高二下的时候,我开始主动寻找学英语的方法,然后找到了 Anki[1],找到了例句法背单词[2]。
然后我的英语成绩就逐渐提高,到高考的时候英语考了 138[3]。
大学
靠吃老本,四级和六级都考了 550+,但是现在我还是没法用英语和别人对话,听力也很差。顶多在 github issue 里用英文描述我遇到的 bug,以及和一些外国博主用 email 交流。
小结
小学 4 年 + 初中 3 年 + 高中 3 年,整整 10 年,我英语提高主要发生在高三。。。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因为对英语老师的反感,以及没有想要自己学好英语的心态。
实际上我的经历也可以用二语习得理论来解释。
二语习得理论
这里只谈克拉申的二语习得理论,因为我只看过这本[4]。
二语教学中的理论和实践
目前至少有三种可以指导二语教学的途径:
- 二语习得理论
- 应用语言学研究
- 经验想法和直觉
理想情况下,这些途径和实践的关系应该这些途径相互结合,不断交流与改进:
然而,实际情况是,实际的二语教学中,只有想法和直觉:
回顾我在学校接受英语教育的经历,那些英语老师估计都不怎么看二语习得理论和应用语言学研究。
二语习得理论和应用语言学研究已经得出了很多结论:
- 习得语言的学生不能处于抵触、防御的状态
- 二语习得不需要有意识地大量使用语法规则
- 二语习得不需要乏味的训练
- 最好的方法是在低焦虑情景下提高大量学生想听想读的可理解输入
- 学生的二语能力提高来自于可理解输入,而不是强迫和矫正其二语输出
想了想,我小学和初中一直处于抵触英语的状态,并且老师总是强调语法,还有很多很多英语测试,并且让我很焦虑。课本内容也很无聊,不是我感兴趣的东西。反正能踩的雷几乎都踩雷。
第二语言习得理论
克拉申提出了二语习得的五大假说:
- 习得学得区分假说
- 自然顺序假说
- 监控假说
- 输入假说
- 情感过滤假说
习得学得区分假说:人类有两个不同且独立的发展二语能力的途径,分别叫做语言习得和语言学得。
语言习得是一个潜意识的过程,在习得过程中,我们不会意识到我们正在习得的语言规则。
语言学得是一个有意识的过程,在学得过程中,我们会谈及具体的语言规则和语言知识。
即使是成年人,也可以像小孩习得母语那样习得第二语言。
错误纠正对习得过程几乎没有影响,不过对学得过程有用。
确实,我学了这么多年英语,还是没有习得英语
自然顺序假说:语法结构的习得顺序是有规律的,一些语法结构总是先被习得,另外一些会较晚习得。
监控假说:语言习得和语言学得在使用语言时发挥作用的途径不同。
习得系统负责生成我们用二语表达的内容,而学得系统监控我们表达的内容,并作出形式上的修正:
这意味着,学得系统对我们的二语表现的作用很有限。而且,过度使用学得系统的监控,会导致我们在说外语的时候非常迟缓、犹豫,常常在对话过程中自我修正,并过于担心自己表达内容的形式正确性,而无法流畅地对话。
挺麻的,我就是这样,想说英语但是不敢说,担心出错
输入假说:习得语言依靠的是大量可理解输入。
这里的理解是指:习得者专注于输入信息的含义,而非形式。
并且,输入需要包括略微超出我们目前语言水平的内容。假设我们目前的水平是 i,那输入内容需要包括 i + 1,这样我们提高习得的水平。
当然这里有个悖论:如果我们的水平只有 i,该如何理解 i + 1 内容呢?
可以借助上下文,我们第一语言的能力以及世界知识。
另外,输入内容不需要严格只包含 i 和 i + 1 内容,只要习得者理解了足够的输入,i + 1 会自动提供。
语言输出能力是自然出现的,不是被直接教授的。
国内学校的英语教学中,可理解输入非常缺乏,除了课本、练习册和考卷,就没什么输入材料了。而且相同的内容,对不同水平的学生来说,可理解的程度也是不一样的。像我这种从小学开始底子就不行的,上了初中就更听不懂了。
情感过滤假说:学生的情绪会影响二语习得过程。
可以分为三种情绪因素:
- 动机
- 自信
- 焦虑
过度焦虑会显著提高情感过滤,使可理解输入无法到达语言习得系统。
想起初中老师要我当堂背书,还有随堂小测,让我情感过滤很高,算是白学了。最后我英语逆袭,很大程度上要归因于我想要学好英语。
最后,克拉申指出,习得要比学得重要得多,为了习得,需要满足两个主要条件:
- 足够的可理解输入
- 较低的情感过滤
上述这些假说都是有实验数据证明的,只不过内容很多,我不可能全部都讲清楚。想了解的读者可以直接去看原文。
下面这个视频也说得很好:
https://b23.tv/0BopWXY以上是该书的前两章内容,后三章介绍了如何提供用于二语习得的输入、语法在教学中的位置、各种教学法之间的比较,我还没整理完,之后再补充。
题外话
有长期关注的朋友应该知道,我经常发一些暴论攻击学校教育,主要原因来自于我学英语的痛苦经历。
我的痛苦绝不是个案。我不由的想要帮助那些同样受苦的学生。我不想看到一个又一个学生在现在的学校教育系统中浪费十年又十年。
当年高考填志愿时我曾考虑去北师范念教育学。但是在这个体制里面,一个人的力量太有限了。于是我选择了另一条路,去研究教育技术。
我相信,普及低成本高效率的教育技术,才是从根本上解决教育问题的方法。
当然,教育的目的也很重要。但如果大部分学生都在低效学习,谁会发现真正的问题是出在其他地方呢?
教育技术的提高,很可能带来更激烈的竞争。但只有到矛盾发展到更高的地步,革命才会发生。
更多学校教育相关的问题,可以阅读我的专栏:
学校教育希望我的文字,有帮助到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