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返回目录


菲尔兹奖得主许埈珥从小沉迷写诗,24 岁才正式学数学,他的成功中最重要的是天赋、良师还是什么?

学校≠教育≠技能;文凭溢价=80%信号传递+20%人力资本

1624 👍 / 107 💬

问题描述

在这个问题下读到很多关于许埈珥的介绍,讲到他的传奇经历。想看看大家怎么看待他的成功,对于数学家来说这是一种可被复制的经历吗?

韩裔许埈珥、乌克兰维娅佐夫斯卡等四位数学家获得 2022 菲尔兹奖,他们在各自领域做出了怎样的贡献?768 关注 · 76 回答问题


他的经历:

许埈珥写了很多诗和一些中篇小说,大部分是关于他自己十几岁时的经历,但没有一篇得以发表。2002年,许埈珥考入首尔国立大学,当时他就认定自己无法以诗人的身份谋生,于是决定改行当一名科学记者。许埈珥在大学期间主修天文和物理,这也许是无意识地承认了自己潜在的分析能力。

大学最后一年时,许埈珥24岁。那一年,著名的日本数学家广中平祐以客座教授的身份来到首尔国立大学。广中平祐当时已经70多岁了,在日本和韩国家喻户晓。他于1970年获得菲尔兹奖,后来写了一本十分畅销的回忆录《创造之门》(The Joy of Learning)。那一代韩国和日本的父母都会把这本书送给自己的孩子,希望自己的下一代能成为伟大的数学家。在首尔国立大学,广中平祐开设了为期一年的代数几何(一个非常广泛的数学领域)讲座课程。许埈珥也选了这门课,他觉得广中平祐有可能成为他记者生涯中的第一个采访对象。

一开始,广中平祐的课上有100多个学生,其中包括不少数学专业的学生,但几周以后,来上课的人就屈指可数了。许埈珥猜测,其他学生退课可能是觉得广中平祐的课很难理解,而他之所以能坚持下来是因为自己并不指望能从这门课中学到什么。

许埈珥说:“数学专业的学生退课是因为他们什么都听不懂。当然了,我也什么都听不懂,但非数学专业的学生对 ‘理解某件事’ 有不同的标准。我确实理解了他在课堂上展示的一些简单的例子,这对我来说已经很不错了。”

下课后,许埈珥会特意找广中平祐聊天,两人很快就开始共进午餐。广中平祐还记得许埈珥的积极主动。“我并不会拒绝学生,但我也不会主动找学生,他只是正好来找我。” 广中平祐回忆道。许埈珥试图利用这些午餐时间询问广中平祐一些个人问题,但谈话最后总会回到数学上。每到此时,许埈珥都会尽量不暴露自己的无知。“不知怎么的,我很擅长假装听懂他在说什么。” 他说。事实上,广中平祐从未意识到自己未来的学生缺乏正规训练。“那不是我记忆深刻的事。他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 广中平祐说。

随着午餐谈话的继续,两人的关系越来越好。许埈珥毕业后,广中平祐在首尔国立大学又多待了两年。在那期间,许埈珥开始在广中平祐的指导下攻读数学硕士学位。他们几乎总在一起。广中平祐会偶尔回日本,许埈珥就拎着广中平祐的行李穿过机场,跟他一起回去,甚至和广中平祐夫妇一起住在他们位于京都的公寓。

“我问他想不想住酒店,他说不喜欢。他就是这么说的。所以他就住在我公寓的一个角落。” 广中平祐说。

在京都和首尔,广中平祐和许埈珥会一起出去吃饭或者长时间地散步,期间广中平祐会停下来给路边的花拍照片。他们成了朋友。“我喜欢他,他也喜欢我,所以我们聊了一些非数学的东西。” 广中平祐说。

与此同时,广中平祐继续指导许埈珥,他从一些许埈珥能理解的具体例子开始,而不是直接向许埈珥介绍一些他可能无法掌握的一般理论。特别地,广中平祐教了许埈珥一些关于奇点理论的精微玄妙之处,广中平祐就是在这个领域取得了他最著名的结果。几十年来,广中平祐也一直在努力寻找特征p的奇点消解的证明,这是一个重要的悬而未决的问题。“显然,他想让我继续这项工作。” 许埈珥说。

2009年,在广中平祐的敦促下,许埈珥申请了十几所美国的研究生院。他的资历很浅:不是数学专业出身,上过的研究生水平的课程很少,并且在已上的课上也表现平平。许埈珥的入学申请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广中平祐的推荐,但大多数学校的招生委员会均对此不为所动。除了伊利诺伊大学厄巴纳–香槟分校,其他学校都拒绝了他,于是他在2009年秋季进入了这所大学就读。

知识分子:辍学写诗的数学差生,刚刚获得菲尔兹奖


他的成功是靠「天赋」或是「高人指点」吗?

我认为都不是

许埈珥的同学说他 「不擅长考试。本科成绩平庸,数学 GRE 在规定的时间里他只能做完一半的题目,在密西根大学的博士资格考试里也考得一塌糊涂」「总是选择最基本,往往也是最复杂的办法,从不走捷径。」 从这些话里我们可以看出,许埈珥并不是通常意义上我们所理解的「数学天才」。他在学校成绩平平,一度无法继续学业。如果这都能被称为天才,那么数学 GRE 考试中能取得高分的学霸们不都是「天神下凡」?他既没有许多天才数学家与生俱来的极其敏锐的直觉,运算速度也相当的慢。可以说,许埈珥在数学学科方面的「硬件」仅仅是普通水平

不可否认,从数学差生到获得菲尔兹奖,许埈珥确实受到了「恩师」广中平祐很大的帮助。但许埈珥与广中平祐的故事,并不像是一个普通人偶然受到高人指点而开窍的故事,更像是两位具有相同气质的人相识并最终成为师生和知己的故事。

为什么「未经过系统训练的数学外行」可以与这位大数学家相识,最终成为忘年交?

在当时,广中平祐虽然早已是家喻户晓的大数学家,但他在大学开设的课程对于学生来说还是过于深奥。不难想象,会有许多学生在听课后怀疑自己的智商,对自己和数学大师之间的智力差距感到深深自卑,最后「知难而退」。和大多数学生一样,许埈珥也听不懂这位数学家的课。有趣的是,当时还是外行的他没有任何沮丧,反而安慰自己「我确实理解了他在课堂上展示的一些简单的例子,这对我来说已经很不错了」——不仅自责,还因自己能听懂一丁点而感到庆幸。

下课后,许埈珥十分主动的邀请广中平祐共餐。就餐时,广中平祐毫不吝啬的给予这位「求知若渴」(至少看起来是)的学生教导。而他并不知道,这位令他印象深刻的学生对于高深的数学理论其实啥都不懂,但装作自己听懂了,从而把握住和这位大师接触的机会。这样误打误撞的认识却改变了许埈珥的一生。

许埈珥从小酷爱写诗,甚至宁愿辍学也要成为诗人。也许是因为没有什么文学天赋,他最终放弃了将诗歌作为事业。之后,他不断探索自己的方向:从诗歌到天文物理到新闻再到数学。虽然专业跨度很大,但许埈珥对于自身追求的那份热情始终没有变。

许埈珥是真正幸运的人:他求知的那份热情从未消逝。而结识广中平祐影响他将这些热情最终奉献给了数学。

在大众的想象中,一位大数学家往往是神秘、聪慧而超凡脱俗的,是不屑于在凡人身上浪费时间的。仅仅「数学大师」这四个字,就足以吓倒大学生们。其实,作为教师的广中平祐乐于教导学生。作为一个深深痴迷于数学之美的人,广中平祐明白,学习本身就可以为人带来巨大的快乐。求知者要像儿童玩耍一样,自由自在的探索自己感兴趣的领域,尽情发挥自身的创造力。这是培养一个人学习能力的唯一方法,他对此坚信不疑。

在许埈珥这个数学差生身上,广中平祐看到了对于求知者来说最为珍贵的品质:纯粹的热爱和追求。正是出于欣赏这种品质,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他对许埈珥的数学学习进行指导。虽然许埈珥的数学成绩并不优秀,但他不会认定自己是「笨学生」而放弃,学习数学本身获得的快乐就足以让他坚持下去。他对数学学习抱有对于最为强烈而纯粹的热爱。而这样强烈而纯粹的热爱产生了求知欲,使他孜孜不倦的钻研数学。

这样的热爱对于他的成功是真正的决定性因素。而广中平祐对他的指导帮助则建立在这一基础上。

对于知识强烈而纯粹的热爱和追求,使一位数学能力平平的学生最后成为了数学家。

这样的故事传奇吗?

不可复制吗

事实上,这样强烈而纯粹的热爱和追求是这世界上所有的伟大学者获得成功的根本原因。这也不仅局限于一小部分学者和精英。对求知的渴望是学习的根本动力,这句话适用于每一个人

对求知的渴望与生俱来,是人类的本能。可惜,大多数人对于学习的渴望在学校里就被扼杀了。

这个世界上的大多数学生在学校的目的仅有一个:文凭。在忙碌的学业路途中,许多学生彻底的相信了学习是一件苦差事,将「学习」和「压力」「任务」「惩罚」「无聊」这些词绑定起来。这些学生做梦都想不到学习可以完全不被痛苦所伴随。他们更想不到的是:真正的学习本就是快乐的。在人类诞生以来 99% 的历史中,学习都是完全「自由的」「愉悦的」「有趣的」「让人有成就感的」「对生活有巨大帮助的」。但自从普鲁士工厂教育模式诞生以来,「学习」这个词语逐渐成了全世界学生的噩梦。普鲁士工厂教育模式下的学校扼杀了大多数学生对于学习的热爱。我们忘记了,学习可以使我们获得巨大的愉悦。

在我们看来,许埈珥的成功似乎不可思议。许多人只能以「天赋」「能力」这样抽象而空泛的词语来解释这一切,或是自动脑补出金庸小说中「高人指点」的类似情节。也许,成为数学家唯一需要的是对于数学无与伦比的热爱。

我们已经忘记,真正的学习能且仅能是快乐的。我们之所以对许埈珥学习数学的故事感到惊讶,是因为对许多人来说,数学是机械的、枯燥的、困难的,我们也难以想象一个差生能够重新拾起自己对于数学的热爱,并以这样的热爱造就了自己。

广中平祐与许埈珥是两位真正热爱并追求数学之美的人,他们对此产生了深深的共鸣,这样的共鸣也是他们友谊的基石。

许埈珥的故事也说明了,即使拥有成为大数学家的潜能,在普鲁士工厂教育体制之下也不能避免成为差生的命运。

许埈珥成功了,但千千万万的许埈珥却被埋没。这是一件悲哀的事

还好,新时代自由学习的出现让我们看到了曙光。


相关阅读:

现代学校教育必将灭亡?浅谈普鲁士工厂教育体制的始与终学习的乐趣

更多相关内容,欢迎关注我的收藏夹:

教育问题


← 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