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返回目录


中国的应试教育是否不利于个人的个性发展?

学校≠教育≠技能;文凭溢价=80%信号传递+20%人力资本

168 👍 / 30 💬

问题描述

应试教育是否会(尤其是在青少年时期)阻碍个人的个性发展,教育在个人的发展当中又该起到什么样的作用?

中国的应试教育是否影响,我不好说,也不太敢说了。

美国的学校教育,确实不利于美国学生的个性发展。

以下内容摘自:

叶峻峣:学校如何挫败激情

追求激情需要时间玩耍和自主教育。

「追随你的激情。」几乎每个毕业典礼演讲者都会对应届毕业生说这句话。其实这句话非常残忍。如果你的生活里除了学业就是跟学业一样摧残人的事情,你怎么知道你要追求什么?怎么去追求?为了能找到并追求激情,你需要足够的自由和时间来玩。玩,从定义上来说,就是在追随你的激情。但我们几乎把玩耍从年轻人的生活中移除了。

学校无味,来源:Max Pixel

过去数十年里,我们不断延长孩子在学校的时间,在家花在课业上的时间,以及校外补课的时间。我们把童年偷换成了打造简历的流程。打造简历来乞求他人瞩目,这可换不来激情。你要做自己爱做的事,不要管其他人想什么。追求热情且成就显著的人,无不表达了对学校的厌恶以至于痛恨。有 50 余人发表了对学校的看法,参见这里

学校遇害者

Kirsten Olson 是哈佛毕业生,她在几年前开始研究成功人士的学校生活如何鼓舞激励他们。她本想记录下学校如何能激发热情,但她初期的研究便让她决定把角度反转 180 度。她最终写了《学校遇害者》(Wounded by school)这本书。我的书评在这里。这书中前言的一句引用,来自她的论文导师 Sara Lawrence-Lightfoot:「她刚刚着手时——深入采访各位获奖建筑师、杰出教授、天赋傲人的作家、市场经理,Olson 原本期望能听到快乐充实的学习经历。与此相反,在各位人士绘声绘色地回忆学校时,她窥见痛苦的暗影,希望的幻灭,愤世嫉俗的苦笑。她没有沐浴于假想的光明,而是一身扎进了黑暗。他们的故事不仅描述现已愈合的古旧伤痕,更有深深穿透身体的伤口,仍然青肿不堪,隐隐作痛,仍然啮噬着扭曲着人格和职业者的感知。」

相比 Olson 的采访者在学校就读的年代,现在的学校压迫更加沉重。课间休息越来越短,甚至被取消。课表里的创意活动不见了踪影。作业倒是越堆越多。这一切都是为了多做对几道选择题,提高标准化测试的分数。这样群魔乱舞的结果可想而知。研究表明,在这段时间的,所有年级的孩子的创意思考能力在不断下降(此篇)。儿童焦虑抑郁愈发严重,自杀人数逐年上涨(此篇此篇)。美国心理学会在 2014 年开展的一项调查表明,美国人中青年人压力最大,而 83% 的年轻人将高压归咎于学校(此篇)。这样的环境可不利于兴趣的发展。

我的兄弟 Fred

讲点高兴的事情吧。我最小的弟弟是 Fred Carlson,我跟他不同姓,我们是同母异父的兄弟。他比我小 12 岁,因此在我上大学的那年,他才开始在一所公立学校上小学一年级。大概在他四年级的时候,我妈妈成了一名嬉皮士,带着我的弟弟们搬到了佛蒙特的一处社区。Fred 因此离开了公立学校,入学了一所很小的自由学校,这所学校是我妈妈协助建立的,其中没有强制课表,Fred 能随心所欲做他想做的事。

然而这所学校没能认证为高中,所以他在 14 岁时转入当地一所公立学校上九年级。入学后第二天,校长告诉他:「我们不欢迎像你这样的嬉皮士。」所以他离开了。后续几年里也没有上学。整日在社区里兜兜转转,帮忙修建了一所房子。他开始对木头和木工手艺感兴趣。同时,他也对音乐产生了兴趣,学习了吉他和班卓琴的演奏。

他在 16 岁参加了面向高中辍学生的社区支持项目。项目负责人问他想做什么,他说:「我想造班卓琴」。项目里没有人了解乐器制作,但负责人帮他找了一位当地人,他名叫 Ken,拥有一家木工店,并且对于制作班卓琴略知一二。就这样在 Ken 的帮助下, Fred 制作了一把班卓琴。Fred 父亲为他准备了一笔教育资金,Fred 用这笔钱在一所吉他制作学校上了六周的课,并购买了开店需要的工具。剩下的事情也不必我讲了。(译注:Fred Carlson 成为了有名的乐器制作者)。

我的兄弟 Fred 和他的一项发明

Fred 年满 21 岁时,史密森博物馆展出了他制作的一把吉他。之后他一直在制作乐器,每种乐器都互不相同,都是独一无二的发明。弦乐器制作者中他以艺术造诣高超、创意丰富、技艺精湛而闻名。(比如这张图片,更多作品请参见此网站。)Fred 和我始终认为,如果他待在学校,他永远也不会发现心之所向。

自主教育是对热情的追求

我的大部分学术生涯都在研究自主教育的结果——那些不在执行课程标准的学校上学,而是追求自己兴趣,进行自我教育的人。我研究过位于马萨诸塞州的瑟谷学校的毕业生,学生小到四岁,大到青春期后期,都拥有充分的自由来追求自己的兴趣。我最近研究了成年的非学校教育者(参见此篇以及此篇)。非学校教育者在法理上是在家接受教育的人,但实际上不受课程标准的限制,能够自由地追求自己的爱好。对我们来说,最有趣的发现是,这些自主教育者中,很大一部分人目前从事的职业,直接延展自童年时期在玩乐中发展起来的兴趣。这是一些例子:

这些只是我的研究记录的一小部分例子。所有这些人之所以能发现自己的热情并不懈追求,全然是因为他们离开了遵循课标的学校,或者甚至没有进入这类学校。

最近我咨询了一些非学校教育者朋友,了解他们孩子的兴趣。我了解到了这三位:

烘焙师 Molly,已授权
摄影师 Jack,已授权
Jack 的照片,《反射》,已授权
配音演员 Marley,已授权

这些人具备一大优势,就是免去上学之苦。

那么,学校如何挫败激情?

很显然。学校通过以下方式挫败激情:

  1. 强求所有人在同一时间做同一件事情。让同一间教室里的孩子,在同一时刻对相同的东西感兴趣,是天方夜谭。

  2. 内生动机用外生激励替代,比如成绩和奖杯。为了追求激情,你必须专注于想要做的事,而不是要引人瞩目,夺得荣誉。

  3. 用失败和尴尬催生恐惧,威胁学生。恐惧让思维僵化,陷入固定的思考模式,将追求兴趣的可能性拒之门外。

  4. 给孩子灌输「问题都有唯一正解,行事都有唯一正道」的教条。这样来掐灭兴趣火苗于萌芽之中,百发百中。

  5. 告诉孩子学习是工作,玩耍不过是学习间隙的休息。但只要感受过激情兴趣的人都知道,玩耍、学习、工作三位一体,密不可分。

综上所述,如果我们要让孩子在长大成人拥有追求,我们必须找到学校的替代品。我们起码可以减少学校和类似学校活动对他们生活的侵占,并大幅增加他们随心所欲地探索的机会——也就是玩耍的时间。

相关文章

叶峻峣:美国强制学校教育、焦虑,与所谓的「学习障碍」叶峻峣:为什么强制学校系统应该从美国滚蛋叶峻峣:美国重点学校对学生造成的巨大心理创伤


← 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