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描述
看了几个吹艾宾浩斯记忆法很科学的回答,我快脑溢血了。先澄清几个误区:
艾宾浩斯遗忘曲线和艾宾浩斯记忆法没有半毛钱关系
艾宾浩斯遗忘曲线是测量记忆一组无意义音节拼接成的单词,然后在不同间隔时间后分别复习,再次完全记住相较于第一次记忆所节省的时间。这些间隔分别为 0.33 小时、1 小时、8.8 小时、24 小时、24 小时、6 天、31 天。
而艾宾浩斯并没有在他的专著中提出什么记忆方法,他仅仅是在研究记忆与遗忘的规律。
艾宾浩斯遗忘曲线是科学的
有人说艾宾浩斯只在自己身上做过实验,用得也都是无意义的材料,并不科学。然而艾宾浩斯早就在论文的前言中提到:
考虑到研究主题的难度和测试的耗时性,我在此仅发表初步结果。因此,不应针对初步结果不完整而造成的许多缺陷提出反对意见。这些测试都是在我自己身上进行的,主要只具有个体意义。当然,它们不会仅反映我的精神组织的特异性;如果发现的绝对值自始至终只与个体有关,但在这些数字的相互关系或者它们相互关系之间的联系中,我们能发现许多具有普遍有效性的关系。然而,这种普遍有效性在什么情况下存在或是不存在,只有在完成基于我目前实验的后续实验以及对比实验之后,我才有望作出决定。
真正不科学的是那些把艾宾浩斯发现的规律不加任何调整,生搬硬套到其他学生、不同记忆材料上的人。
艾宾浩斯记忆法并不科学
如果说学习者的目标只是记住材料,那么相隔一定间隔,不断重复记忆材料,是能够达到这一目标的(只要材料不要过于复杂)。但是鼓吹艾宾浩斯记忆法的人常常以“高效”、“普适”为噱头,这就是其最不科学之处。多少人被这一方法浪费了宝贵的时间,还怀疑自己的记忆力是不是有问题。我绝不允许这种浪费人类智力资源的伪科学方法继续横行下去。
那么怎样才能高效记忆?
真要实现高效的复习,并适应不同的人和不同的材料,需要的是大量的实验数据和模型设计,才能保证在一定误差范围内提升记忆效率。这正好是我的研究领域,对此感兴趣的读者可以阅读我的论文:
KDD'22 | 墨墨背单词:基于时序模型与最优控制的记忆算法 [AI+教育]另外,这一研究领域有自己的科学术语——间隔重复。 @Thoughts Memo 汉化组翻译了该领域最著名的一篇综述,详细地介绍了这一科学方法的研究内容和应用方法:
高效学习的间隔重复——概述如果对这些科学细节不感兴趣,那我建议可以直接使用间隔重复软件,可以看看我写的教程:
叶峻峣:【专栏导航】Anki 教程(电子书)与 B 站 Ankidroid 教程(视频)快速通道叶峻峣:渐进学习专栏导读(SuperMemo 使用教程)但是,间隔重复虽然能解决何时记忆的问题,但怎么让知识更容易记忆仍是一个经验领域,相关的译文请见:
叶峻峣:如何写出好卡片:利用间隔重复创造理解希望这些资料能够帮助到大家。
本文已加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