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返回目录


为什么有的孩子明明成绩优秀还会厌学?

学校≠教育≠技能;文凭溢价=80%信号传递+20%人力资本

261 👍 / 57 💬

问题描述


因为成绩优秀的背后往往是孩子被迫的巨大牺牲。厌学是他们最后的无助抵抗。

优等生牺牲了大量自我发展的机会

对于很多优秀的学生而言,好成绩意味着留给学校的时间太多,留给自己的时间太少。由于缺少对自己的激情与爱好的投入,这些学生在常年累月的学校教育中逐渐丧失了对学习的天生兴趣。学习对他们而言只是达成好成绩的工具,而不是实现自己理想与创造力的途径。总的来说,优等生牺牲了激情、创造力、自我激励和自律的发展机会。

激情:激情的种子需要时间来生根发芽。而优等生很少有时间去培养自己的激情。除非他将激情与好成绩结合起来,但这种情况十分罕见。

创造力:创造力需要自由的探索。而受到好成绩束缚的优等生被按在教室的书桌前动弹不得。学校偷走了优等生一天中最好的创造时光。

自我激励:成绩作为一种外部评价,过度追求只会不断蚕食优等生自身内在的学习动力。为了好成绩,为了赢过其他学生而活的优等生,失去了培养自我激励能力的机会。

自律:自律不应违背健康的生理规则。而那些在考试和成绩的鞭策下奔波的优等生们,往往会透支自己的意志力,摧残自己的身体,强迫自己在不健康的状态下持续学习,而不能通过养成良好习惯来达成健康的自律。

表面上来看,优等生获得了好成绩,可以作为骄傲的资本。实际上,他们失去了更多。

优等生承受了太多的精神压力

「如果我的成绩单上有个 B(而不是全 A),我这一辈子就完蛋了」,优等生依靠好成绩,从老师与家长那里得到认可与奖励,他们害怕失去这一切。倘若成绩优秀能够一直保持,优等生尚能在他人承认的光环下维持心理平衡。然而,任何成绩、排名的变动,都可能让他“失宠”,对自尊心和自信心造成毁灭性打击。这种危险就像一把达摩克利斯之剑,悬在每一位优等生的头上。这种慢性的长期精神压力,让优等生患上躁郁症的风险提高了三倍

一项对重点中学的研究也同样反映了这一点:

在一次对九所重点中学(包含公立与私立)的研究中他们发现,重点中学学生临床焦虑与抑郁的水平是国家青少年平均水平的六到七倍 (Luthar, Kumar & Zillmer, 2020)。他们还发现,与那些难以获取人身安全和基本生存条件的贫穷学生不同,重点中学学生面临着持续的巨大心理压力。这正是他们焦虑抑郁的根源。

厌学仅仅是优等生的自我保护

为了保持住自己的好成绩,许多优等生成为了老师口中的乖孩子——专注、耐心和遵守纪律。为了不在学业上分心,他们扼杀自己对新奇事物的渴望,而这样的渴望对一个人真正价值的实现却是必不可少的。为了在课堂上遵守纪律,他们容忍无聊的教学内容,逐渐的失去自己对于学习知识的原初激情。久而久之,他们适应了学校,也丧失了发自内心的学习动力,而厌学不过是他们被束缚的自由意志在压抑中的表露。

一群科学家强迫老鼠在封闭的水盆中游泳。经过了一遍又一遍的徒劳尝试,老鼠失去了继续尝试逃出水盆的动力,无助的呆在原地。老鼠的行为被科学家称为“习得性无助”。在学校教育中被迫自我牺牲的优等生,又何尝不像那些绝望的老鼠?为了对自己付出的巨大牺牲和经受的压抑做出补偿,他们尽全力去争取好成绩,却牺牲了更重要的自我发展的机会。旁人不解于为何优等生会厌学,可谁能明白,他们内心对于学习的热情之火早已化为死灰。

相关文章

成为优等生的危险美国重点学校对学生造成的巨大心理创伤7 学习内驱力与习得性无助


← 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