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描述
一年的“压轴大考”——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这两天开考了,400余万考生满怀期待奔赴考场。
早在一个月前,“考研报名人数连增8年后,今年下降36万”的消息就引发热议。与此同时,“考研的高考化趋势”也引起关注。之所以有网友将考研形容为“二次高考”,是因为随着高校扩招和就业压力的不断加大,考研如今已经越来越成为很多人大学生涯的“标配”,正如高考是高中生涯的“标配”一样。
从求学的“可选项”变成求职的“必选项”,考研变成“二次高考”折射出的,不仅是“上岸”难度越来越大、招聘门槛水涨船高,更是大学生群体面临的“学历焦虑”与“就业焦虑”。
一
公开资料显示,2015年至2022年,全国考研的报考人数7年平均增长15.8%,每年都在高位上保持高增长。2023年,考研报名人数增长至474万人。虽然在连增8年后,2024年全国考研报名人数为438万,出现首次下降,但对于高校应届毕业生超1000万的规模来说,考研群体依然占了其中很大一部分。
不得不说,“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考研始终是毕业生的重要取向之一。因此,我们看到,有些大一新生刚入学就将大学目标定为“完成学业——找份学业”;越来越多的大学生认为,研究生学历更像是今后找到好工作的“刚需品”;“全寝考研”“全班考研”“全系考研”成为大学校园里的风景线。与此同时,近几年“学霸”主动报考“双非”高校的“逆向考研”等现象也不少见。
以上种种,不仅说明毕业生将考研作为“必选项”之一,更说明通过读研去获取更高的学历、拿下更好的工作,已经成为广泛共识。在这样的情况下,学生、老师、学校、市场都“卷”进了考研大潮中。
我们再来看现在的“国考热”“公考热”。相较于今年考研报名人数的下降,近5年来,国考却一直呈现“扩招”的趋势。而随着报考人数的增长和“上岸”难度的增加,考生们只能祭出对付高考的“题海战术”,由此也催生出“天价辅导班”“高价押题卷”“名师训练营”等各种市场。考上研究生再去考个公,已然成为很多大学生理想中的规划。
考公与考研虽然“一升一降”,但总体上还是反映出社会对学历和编制的看重,这背后也折射出年轻人在择业就业上碰到的一些现实困境。
二
虽然考试制度有其局限性,但不可否认,无论是高考、考研还是考公,考试都是选拔人才、促进社会阶层流动的最公平公正的解法,也是很多普通人改变命运的“敲门砖”。但当考研将所有人或主动、或被迫地“卷”进同一个赛道后,甚至被称为“二次高考”,便说明有些问题已经不可避免地出现。
比如,“高考化”偏离了研究生教育的初衷。和本科教育侧重于“学知识、练技能”不同,研究生教育培养的是具有研究和创新能力的人才。但当考试变得越来越残酷和内卷,就容易形成这样一种认知:许多人参加考研并不是为了从事研究,只是单纯为了提升学历。这无疑与研究生教育的初衷产生偏差。
有新闻报道曾指出,有的高校过分注重考研率和升学率,把大量资源和精力放在动员、组织学生考研上,甚至把“考研大本营”作为办学目标,基础教育反而越来越边缘化。
比如,“万能论”传递了片面的就业导向。在传统的就业观中,学历被认为是获取更好工作的加分项,加上近年来就业压力增加,使得很多毕业生都往考研这条赛道上挤,越来越多的高学历人才开始“抢饭碗”。这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就业市场的压力。
不仅如此,这还带来一定的“学历焦虑”。看重学历本来是件好事,但在招聘门槛水涨船高的情况下,一方面,部分用人单位过分关注学历,动辄把“985”“211”的硕博生当“最低门槛”,另一方面,一些走出校门的学生却不适应市场的需求,造成不少高学历人才“高不成低不就”。长此以往,焦虑、迷茫、从众的心理便在无形中滋长蔓延。
又比如,“高压态”影响了大学生的身心健康。“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备考过程,对年轻人的生理和心理健康都是极大的考验。中国科学院等机构联合发布的《2022年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报告》显示,有50.44%的大学生打算读研,他们的焦虑风险要明显高于不打算读研的学生。近年来,大学生出现抑郁的情况也时有报道,究其原因,极限的作息、对学历与就业的过度焦虑等是重要原因。
浙江宣传:为何考研不能成为“二次高考”拜做题教信徒教义入了脑,看什么都像高考。即使你不让他高考,他也要自己找到各种“高考”,然后试图去“通过”,就像冲向风车的堂吉诃德。
事实上,我们这个民族那么多人“悬梁刺股”,是因为我们的民族宗教就是拜做题教,我们都是信徒。这种宗教可以让信徒适应机械麻木的生活,贬损他们的勇气,扼杀他们的学习能力,摧残他们的健康。
就像旧约没法解释进化论,拜做题教也没法解释为什么上了十几年学还是啥都不会。
别看到这就跟我急,说什么什么穷人唯一的出路什么高考改命之类的话,还有什么上学让人变得“有文化”。我只能说,我没兴趣和您辩经。
做题作为一种全民现象,其实可以在诸多本质方面和禁食月对应:
- 例行化的、无风险的
- 具有轻度而持久的痛苦
- 需忍耐并有修行的意味
- 没有直接的现实意义,而是通过愿景呈现意义
- 意义是群体内高度建构出来的,外人难以理解
- 成员之间相互指导并监督
- 个体可以抱怨过程辛苦,但不对该活动产生质疑
——摘自 Ciszewski 的回答《如何看待中国人没有信仰这种说法?》
学校就是修道院,教师就是牧师,做题就是念经,“教育投资”就是买赎罪券,学生既是信徒也是祭品,去国外留学就是朝圣。
考研成功的人,往往会称之为“上了岸”,这种说法实在是贴切至极、精妙至极,因为实际上,拜做题教中彼岸和此岸之间的桥梁就是考试,通过了考试,你就可以离开痛苦、无趣、局限的此岸,前往伟大、美好、光明的彼岸。在信徒们看来,小升初、中招、高考、考研、考公,都可谓是取经之路上的九九八十一难,只要把这些考试都通过,就灵魂飞升,立地成佛了。
可是,哪怕真的通过考试,生活也并不会真的万事如意。此时这些信徒就会再度反思:“是不是渡劫太少?”,于是就开始给自己给自己安排考试了。或者说,他们祈求着那一场考试的到来,就像是在祈求弥撒亚一般。
可是,他们永远不会明白,这世界上并不存在一场通往彼岸的考试。
唉,拜做题教:
河南一高校数十位考研生为提神冬夜路灯下备战,如何看待这种努力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