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返回目录


美国教育毁了多少孩子?

学校≠教育≠技能;文凭溢价=80%信号传递+20%人力资本

111 👍 / 16 💬

问题描述

美国精英学校里抑郁症非常普遍,严酷的竞争压力让学生喘不过气来。

而快乐教育又是另一个极端,教师不负责任的放任,让无数人常识缺乏到如同文盲。


毁了多少不好计算,根据毁的标准不同,得出的数字也不尽相同。不过有一点是可以确定的,那就是美国公立学校教育就是在浪费纳税人的钱,大部分在学校教的知识都没有被美国学生掌握,不如把这些学校关了,然后把对应的教育经费拿出来发无条件基本收入。根据计算,每年可以领 2 万美元。

美国学校究竟教会了学生什么?

最近,Bryan Caplan 的《反对教育的依据》*再次引发了对教育问题的广泛讨论。对此,我想谈谈自己的一些看法。

*译注:The Case Against Education,正式译名为《教育的浪费》

教育并非只是传授事实知识,但事实知识也是教育的一个主要方面。诚然,是否掌握事实是很容易衡量的,而且这是通向更深层次理解的重要途径。例如,如果一个人从未听说过乔叟、狄更斯、梅尔维尔、马克·吐温、乔伊斯等文学巨匠,他大概还没有掌握鉴赏文学名著的能力。再比如,如果有人叫不出华盛顿、林肯的名字,分不清两位罗斯福总统,他很可能对美国历史的兴衰演变缺乏了解。那么,普通美国人都知道哪些事实知识呢?

1999 年的一项民意调查显示:在 18 至 29 岁的美国人中,只有 66% 的人知道美国摆脱的是英国的殖民统治(而不是其他国家)。仅有 47% 的美国人能说出三大政府部门的名称(行政、立法、司法)。只有 37% 的人知道距离太阳最近的行星(水星),58% 的人知道是什么气体导致了全球变暖(二氧化碳)。44% 的民众知道奥斯威辛曾是纳粹的集中营。而在一道判断电子与原子大小的判断题中,答对的人竟然不到一半(比乱猜还低)。

这些调查结果散落在多份民意测验中,这使得它们容易受到发表偏见的影响。我无法找到一项全面、权威、针对大众常识的调查。但有一份针对大学生的调研非常出色。请记住,这是一个经过精心挑选的、超级聪明的群体,以下是一些数据:

值得注意的是,调查对象都是大学生,普通民众的知识水平只会更低。

这些事实知识,大都是我认为学校理应教授的内容。有些要点(如美国政府的分支部门)是整个学科的基石,我原以为学生求学时会反复学习和巩固这些事实。倘若多数人都已忘却,那他们似乎更不可能记得在校所学的其他知识。那学校到底在做什么?

或许,正因为有学校教育,大多数人才掌握了最起码的常识——譬如美国脱离英国独立,譬如莎士比亚是《罗密欧与朱丽叶》的作者。但我对此表示怀疑。且看下列问题,其正确率和「莎士比亚写了《罗密欧与朱丽叶》」相差无几:

学校不曾教过这些知识,人们多半是通过文化浸润而吸收的。照此推论,人们了解《罗密欧与朱丽叶》,或许也是通过同样的方式。要知道,这项调查发布的十多年前,好莱坞才推出了一部关于莎士比亚创作《罗米欧与朱丽叶》的获奖影片。诚然,只有 19% 的人知道奥威尔写了《1984》,但有多少人晓得 1984 日历的梗*?知道「1984 不是操作指南!」的笑话?听说过真人秀《老大哥》?学校不教这些,人们多半是在了解 1984 相关文化时,顺带知晓了奥威尔其人。

*译注:别注了,看个梗图吧!

好吧,学校可能并没有很好地传授事实知识。但它至少能教会学生一些技能,不是吗?

然而,测试结果显示,尽管从大多数公立学校毕业理论上需要掌握代数知识,但实际上不到 10% 的美国人「精通」 PIAAC(国际成人能力评估项目)所界定的数学技能。

我在初中学过一年西班牙语,但如今我就是为了救命,也说不出一句像样的西语。那一年完全是浪费时光。诚然,我知道「你好」(Hola)、「再见」(Adios)这些词,但我也知道「老外」(gringo)和「我想吃塔可贝尔」(Yo quiero Taco Bell)这些,而这只能归因于文化浸润。

由此可见,无论是事实还是技能,大多数人似乎都忘记了在学校学到的几乎一切。学校教育支持者仅存的论点或许是:即便学生忘记了所有具体细节,他们至少还保留了某种学习框架,让他们日后学习和理解新事物变得更加容易;也就是说,他们习得了某种总体的学习理念。但这个假说未免有些牵强附会,而且与许多孩子的切身体验背道而驰——他们说学校让他们厌恶学习,让他们无法以非虚假的、非死记硬背的方式学习,又或是由于多年被迫阅读自己讨厌的书,以至于现在一想到阅读就心有余悸。

以上内容节选自 @Thoughts Memo 汉化组的译文《反对教育的理论依据

美国学校教育的代价是什么?

首当其冲的,是你青春的大约两万个小时。不过没关系,你本来也没打算好好利用那段健康完美、值得回味的金色岁月——那可是你一生中创造力、想象力和幸福感的巅峰时期。如果当年没有老师布置作业,要你做个拼贴画来抒发对《红字》的感受,你大概就会虚度年华,从一粒沙里看世界,从一朵花里见天国,诸如此类不务正业的事。

我对教育投资的财务收益更感兴趣。按照学生平均每年花费 1.1 万美元,13 年累计再加上各种各样的学前和大学补贴,政府为一个普通美国人从幼儿园到大学的教育总共投入了 15.5 万美元。

一条推文启发了我:如果政府在你出生时就拿着这笔根据通胀调整过的钱投资股市,等你大学毕业时再从股市取出本金,放入低风险债券,用部分利息对冲通胀,剩余的每年发给你作为基本收入保障,你能得到多少?

我算了一下,考虑到利息因素,每人每年能有 1.5 万美元。我们可以在此基础上,再加上现在已经能负担得起的 5800 美元基本收入保障,这样每人每年就有近 2 万美元。无论你是黑人或白人、男性或女性,就业或失业,健全或残疾,贫穷或富有。欢迎来到现实世界,一个人去很危险,拿上这个。什么,难道你以为我们会狠心把你扔进一个自生自灭,死了就真死了的世界*?别逗了,我们才没那么残忍。(译注:a world where if you die you die in real life? 我猜是刀剑神域的梗,如果你在游戏里死了,你在现实世界里也会死。)

那么,当我们问你的教育是否值得时,就得将你的收获——让你比没受教育的人多知道那么一点点,让你们中 3.3% 的人了解欧几里得是谁的教育——与你本可以得到的东西相比。2 万小时的青春时光可以尽情玩乐、求知、学小提琴、做任何你想做的事情。再加上,每年 2 万美元,无需付出汗水。

每年 2 万美元听起来不算多。一个普通大学毕业生的职业中期平均收入接近这个数字的三倍——5.5 万美元。从数字上看,你受的教育回报似乎相当不错。但数字可能具有欺骗性。

设想一下,靠着这 5.5 万美元,你将过着怎样的生活。最接近这个收入水平的职业是律师助理,就以此为例吧。你在曼哈顿一家知名律所谋得一份律师助理的工作。住不起曼哈顿,但你设法凑钱在布鲁克林租了间狭小的公寓,每月房租 2000 美元。每天早上 7:45 起床,乘坐 45 分钟地铁去曼哈顿,9 点准时到达事务所。你的上司是个有点刻薄的律师,他自己还在为偿还法学院贷款犯愁,整天对你大声嚷嚷。等晚上 6 点左右回到家中,除了看会儿电视,你已经疲惫得什么都不想做。你没有真正的时间去邂逅异性——我假定你是女性,你们中的 60%,我将此归咎于父权制度——于是你在 Craigslist 网站上登了一则个人征友广告,过了一阵子觅得一位称心如意的人。一年后你们喜结连理,蜜月地点选在佛蒙特州,因为他的公司假期有限,去不了更远的地方。

你有 2.4 个孩子,却发现不得不搬到城里治安更好的社区,因为现在孩子们所在学区的教学质量实在太差。再加上沉重的学生贷款,这些因素都给家庭财务带来巨大压力,以至于你连儿童看护的费用都付不起。好不容易,你总算找到一家价格便宜的看护机构,尽管那里看起来有些脏乱,小儿子还学会了用一句不地道的英语脏话「puta」(妓女)来称呼你,但那里的价格的确实惠,而且是唯一愿意接收「0.4 个孩子」的机构。大一点的孩子总是向你和另一半求助功课,但你们实在爱莫能助,因为忙于律师助理的工作和追剧娱乐,早已无暇钻研数学、语法之类的知识。你只好让孩子向老师寻求额外的帮助,但老师也分身乏术,因为她还要兼顾其他 40 个提出同样要求的学生,每天只有 24 小时可支配。尽管条件如此艰苦,小儿子最终还是考上了大学。当然,根本就没有存款支付学费,而眼下学费已经飙升到 120 gazillion 美元,摩根大通、贝尔斯登、沙利美、高盛和联邦政府也无法贷给他,因为 gazillion 根本就不是一个合法的数字。天哪,小儿子该不会沦落成一名高中毕业生,在失业率堪比希腊的「锈带*」地区的一家破旧工厂前无助地徘徊吧?更可怕的是,难道他最后真的不得不搬回来跟你同住?绝望之下,你只能苦苦哀求小儿子回到银行,去申请任何利率的贷款。于是,这个恶性循环就这样开始了新一轮……(译注:「锈带」是指美国东北部和中西部一些传统工业州,常被用来指代美国衰退的制造业)

且让我们畅想一下,倘若你有每年 2 万美元的基本收入保障,生活会是何种景象?不再被工作羁绊,你可以自由选择栖身之所。我独爱群山,不妨在科罗拉多州的落基山深处安个家,住进一座木屋。那里风光旖旎,月租仅需 500 美元——无需拼命挤进大城市或郊区的优质学区,住房其实相当便宜。就这样,你在落基山脉安了家,偶尔开着二手车去丹佛会会友人看场演出,其余时光,青山绿水,鹿影松鼠,只属于你一人。早晨九点醒来,亲自下厨做顿健康餐,再沿着林间小道慢跑。待你返回木屋,脑中已跃动着诸多灵感火花。你将有趣的想法分享给数十个关系亲密的网友,你们志趣相投,随时可以相约公路旅行、互访串门。倾吐完思绪,你蜷进躺椅,捧起亚里士多德的美学巨著。你正在学习绘画,这个主题令你兴味盎然——向往成为画家的你,如今拥有无尽的创作时光和大自然瑰丽的景致,正是激发灵感的不竭源泉。无需取悦顾客和评论家,你将探索独树一帜的艺术风格。Kipling 那首古老的诗篇,让你感到振奋:

赞美他们的唯有大师,
指摘他们的也唯大师。
无人为金钱而创作,
无人为虚名而创作。
各自为创作的欢愉,
在自己的孤星之上,
描画他心中的图景,
只为万物本真的缘故。

在你的粉丝中,有一位可爱的姑娘——这次我们假设你是男士,过去四年里,你想必已经学会了如何巧妙地称呼她们。你们坠入爱河,喜结连理。如今,你们的家庭年收入达到了 4 万美元,接近美国家庭收入的中位水平。除了你的收入,你妻子也从政府领取了年均 2 万美元的生活津贴,作为接受教育的替代。你们育有了可爱的子女。作为全职奉献的父母,你们见证了孩子们的每一个成长瞬间:第一次蹒跚学步,第一句咿呀学语,还有性格逐渐形成的点点滴滴。当孩子们开始渴望与同龄玩伴相伴时,你们依依不舍地告别了居住多年的山间小屋,举家搬迁到了蒙大拿湖畔的小镇,在一栋更为宽敞的房子里安家。尽管孩子们没有去学校接受正规教育,但在你的悉心引导下,他们掌握了阅读的技能。从浅显的童话故事,到引人入胜的《哈利·波特》,再到你书房里的珍藏书籍,孩子们如饥似渴地汲取着知识的甘露。大女儿沉浸于亚里士多德的哲学思想,憧憬着未来成为一名哲学家。夜幕降临,孩子们或在湖中嬉戏,或与镇上的小伙伴尽情玩耍。

转眼间,孩子们到了该上大学的年纪。你的女儿渴求更高深的知识,她向摩根大通、贝尔斯登、沙利美、高盛或联邦政府申请了 1.5 万美元的贷款,这也是当今大学学费的全额。随着高等教育的普及,如今只有真正有求知欲的人才会选择深造。大学数量的增长远超需求,学费也下降到了前所未有的低点。凭借在家自学的扎实功底,你的女儿顺利考入了耶鲁大学。虽然学习的是哲学专业,但她发现自己对科技更有兴趣。她决心成为一名工程师,用专业知识为他人的生活保障基金贡献一己之力。你的女儿找到了一位好男人,在确认他愿意在家照料孩子之后,她嫁给了他——她没有疯,她才不愿将孩子托付给某种机构来抚养。

你的小儿子有轻度智力障碍,阅读水平相当于三年级,但这对你和他而言都不是什么大问题。等他长大后,便搬去了夏威夷,把大部分时光都消磨在海里游泳上,据说日子过得十分惬意。

你为儿子今后的经济保障感到欣慰,但从更宏观的角度来看,你更高兴身边再无人因害怕失业而忐忑,再无人为维持生计而焦虑,也再无人因一身过时技能而被困在没落的「锈带」。你偶尔会给女儿打个电话,感谢她参与设计了代替人工完成大部分繁重劳动的机器人。

「你可愿荡在星辰间?将月光装入罐中带回家?让生活更加美好?」还是,「你更愿接受正规教育?」

以上内容节选自 @Thoughts Memo 汉化组的译文《你得到了教育,但这一切值得吗?——SSC 发表了一场毕业演讲

← 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