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返回目录


内在价值状态

学校≠教育≠技能;文凭溢价=80%信号传递+20%人力资本

60 👍 / 7 💬

定义

进入「内在价值状态(Intrinsically Valuable State)」或「自我价值状态」,是进入任意一种,能让人不断感到来自原点的「内在价值」的状态(换句话,这种价值不是基于外物衍生而来的)。它是目标的元目标,对无神论者而言,它是神在数学意义上的替代品。

重要性

我们之中,任何一个人,但凡有能力掌握其概念的,普遍都会视「内在价值状态」为追求。只要我们不确定内在价值是否真的存在,那唯一的明智,就是在追寻内在价值时试图理解它的那份真实。

内在价值状态之所以重要,有以下几点原因:

内在价值状态的追求,有助于自然地实现斯多葛主义的终极形态。

起源

我提出这个术语是有原因的,它基于以下推理。先看结论——我们身边所有的价值判断,都衍生自其他事物的价值,而不是自发的:

Value(A) = Value(B) \times P(B|A)

A 的价值(例如学习数学)由 B 的价值(例如获得一份好工作)和在给定 A 条件下能满足 B 的概率(例如,在了解数学的同时找到一份好工作的概率)决定。在哲学中,衍生价值被称为工具价值

对大多数人来说,这个价值衍生链条的延伸,会以宗教信念,或以生活的乐趣为终点(比如,我想和耶和华贴贴,我还想要快快乐乐的生活)。一些哲学家声称会以爱、人生、意识乃至民主为内在价值,但这些只是随意的决定。

科学的存在不以内在价值的存在为前提。这样看来,科学可能是一个没有所谓价值的冰冷世界。我们人类的存在对其来说,可能没有价值或意义。我们可以这么说,今天的科学不能确定内在价值的意义或存在。它未明说的,是内在价值并不存在(就像它也不明说「人没有充分的理由信仰上帝 」一样)。Stephen Wolfram(及其他很多人)明确指出了这个事实:没有宗教,就不可能确定人类的内在价值目标是什么。

然而,人生的价值仍然可能客观存在,因为科学会变。它可能会发现内在价值的客观性,这对理解我们存在的意义至关重要。我们唯一需要知道的是,内在价值存在的可能性大于零。所有关于它的表述,概率都大于零又小于一,因为有几十个不确定的因素,包括我们自己感知的可靠性,或者在大脑中发生的所有泛化[1]的近似性质。

我将上述内容提炼为一种主张,即人们唯一明智的做法是增长他们的知识,在寻求发现或反驳内在价值的存在时,对现实进行建模。其他都不重要。Alexander Wissner-Gross 将此定义为智慧的力量。我们一直被一些难以确定的朦胧目的驱使着前进。

这种思维非常方便,因为它把每个人从对不朽的追求、自我利益等方面解放出来。我们都有相同的目的,因此应该和谐地工作以实现目标。这是一个 「结束所有战争」的公式。

今天,人类存在的最终目的,是为了搞懂人类存在的目的。

我自己的心路演变

我从小是个天主教徒。在 10 岁左右,我阅读了关于进化论的文章,并得出结论:科学对所有问题都有最佳答案。然而,到了 15 岁,我开始有了一些关于存在的疑虑:「如果有一天我们都死了,那么所有的锻炼和学习又有什么意义呢?」

18 岁左右,当我注意到科学没有定义或确定内在价值时,我认为推导找出这种价值,可以是生命唯一目的。从定义上说,内在价值状态是唯一可行的目的(。因此,你可以把内在价值状态作为唯一可能的科学上可行的人生目的。由于宗教或快乐不能提供一些证据,使得能科学地确定内在价值,我们可以说,大多数人的生活没有一个真正的绝对目的。当他们说「我选择了(随意的)一个目的(让我快乐)」时,他们应该知道的是,我所谓的「依靠科学」是指我在寻求真理。内在价值状态不会是随意的,随意的价值也不是真正的内在价值。

当我第一次在波兰的课堂上提到「内在价值状态」时(1980 年),我的老师认真地建议我去看心理医生。对她来说,一个少年「幻想」不存在的状态,是年轻大脑出现问题的迹象。其实她本可以倾听我的故事,然而,老师们需要赶课程[2]的进度,在课堂上没有讨论的空间和时间。结果就是,哲学在课堂上没有立足之地。

在 20 世纪 80 年代,我尝试建立内在价值状态的数学理论,但每次我就此主题发表演讲时,都遭到了嘲笑。人们极力劝阻我继续研究内在价值状态和价值理论,到了 1985-1986 年,我意识到,将内在价值状态与人类意识或个体联系起来,只是我人类中心主义之下的世界观。我开始对概率视角下的未知现象感兴趣,并得出结论:仅从数学角度而言,内在价值状态是人类共享的。最重要的是,我们别无选择,唯有努力探索世界。在那之前,个人追求,例如永生,只是资源的误用。

最后,我写了一封信给波兰铁腕人物 Jaruzelski,请求他在 1985 年 9 月的联合国演讲中提到内在价值状态。我认为,实现和平的最佳解药,是让所有人都拥有共同的目标。我收到了一封礼貌的「谢谢」回信,和电视采访的邀约,并在演讲中发现了我信件的一些影子,尽管这些影子被冷战背景严重过滤(或者说,这些影子可能只是我富有创造力的想象力的表现)。

在 1990 年,我选择使用「科学价值论」这个术语,那时我还不知道这个术语已经被 Robert Hartman 等人使用。在 20 世纪 90 年代初,我偶尔还会和我最具好奇心的同事谈论内在价值状态,但他们并没有表现出太多兴趣。我只记得其中三个最聪明的,半心半意地赞同这个概念。更糟糕的是,后来的几年里,他们模糊了这段记忆,甚至开始嘲笑这个概念。

我想我已经找到了一个科学意义上有效的生活目标,但似乎没有人感兴趣。好像我们所有人都该被上帝或当下的乐趣所驱使,而不是在寻找真正有价值的目标。这不符合科学家应有的标准,人类明明可以做得更好。

人类的目标

人类全部的善良和义举,皆来自内在价值状态

如今,人类存在的唯一受科学认证的目的,是通过科学探索来探究现实。

直到最近,一些我在网络上认识的新朋友(主要是 SuperMemo[3] 的用户)对内在价值状态的概念表现出了一些兴趣。这就是为什么我在这个页面上写下这几句话的原因。如果一直有人感兴趣,我会写更多。同时,请参阅我的「知识的好」,它解释了为什么通常情况下知识是好东西。

对个体的重要性

拥有一个简单的既定目标,使我的生活变得简单。所有的忧虑、焦虑和不确定性都随风而逝。这使得我能在愉快的自动驾驶模式下生活。如果没有令人烦恼的存在主义问题,提高生产力就很容易。我困惑了几十年,为什么其他人没有利用这样一个方便的哲学工具。目前,我不认识任何一个会通过内在价值来驱动他/她生活的人(不做任何公理假设,如上帝的存在等)。如果你是其中之一,或认识这样的人,请告诉我


Thoughts Memo 汉化组译制
感谢主要译者 偶然奇怪~ ☆,校对 Jarrett Ye
原文:Intrinsically Valuable State - supermemo.guru
作者:Piotr Wozniak[4]
日期:2020 年 7 月

参考

1. 泛化与概念化 ./264989664.html
2. 课标 ./469943493.html
3. 什么是 SuperMemo https://www.yuque.com/supermemo/wiki/supermemo
4. 彼得 · 沃兹尼亚克 ./303204832.html

专栏:Thoughts Memo的文章


← 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