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返回目录


对于卡片生成任务,选择要强化的目标概念,和为这些目标概念编写卡片,是两个独立的问题

钻研人类记忆,探索复习算法。改善教育公平,践行自由学习。

5 👍 / 0 💬

对于使用机器学习从解释性文本中生成优质的间隔重复卡片[1]的问题,大多数人似乎是将语言模型对准一段文字或一个被高亮的短语,然后告诉它「就这些内容写一些卡片吧!」这很少会有可接受的结果,除非文本内容本身某种意义上可以完全决定卡片应该是关于什么的(比如「碳的原子序数是 6。」)

直觉告诉我,对语言模型而言,选择什么内容来制卡要比编写强化某个具体细节的卡片要难得多。见将卡片生成任务定义为强化目标的过滤问题[2]

原因之一在于,模型无法知道—— 至少在没有大量其他外部信息的情况下 —— 你对什么感兴趣、你已经知道什么、什么对你阅读这个材料的目标来说很重要。在人类作者为一般读者写卡片,这已经是一个问题了(见助记媒介应该让读者对他们收集的卡片进行控制[3]),但至少在那种情况下,作者心中有整本书的结构,也知道为了整体,学习哪些东西是最重要的。

另一个导致「选」比「制」更困难的原因是,我们可以给模型有效写卡的具体建议。如果我们给它一个《如何写出好卡片》中的原则,并要求以此为准验证输出的每一张卡片,它的表现要比简单地 「写一个关于 xxx(特定细节)的卡片」要好得多。相比之下,我们还没有一套关于目标选择的原则。我们只是告诉它例如「写出关于最重要的细节的卡片」。实际上,我们需要编码一些知识理论(给它)。这方面可能已经有一些进展,但我怀疑,用户的输入总是必不可少的,哪怕只为了优化模型选择。(小部分相关内容见:对于卡片生成任务,大型语言模型(LLM)缺乏为复杂概念材料编写卡片的模式[4]

我觉得这种困难基本可以接受。阅读时,要是看到最重要或最有趣的部分,我们也会用荧光笔画线,这很自然(间隔重复系统中选择去记忆某项内容的行为有如轻松的手势[5])。这基本上就完成了「选」。回过头来,根据这些高亮部分写卡片,是相当费力和耗时的(写好间隔重复记忆卡片很难[6]);如果模型可以帮助解决这个问题,那就太好了。虽然光有高亮部分也一定不够:对于卡片生成任务,大型语言模型(LLM)经常需要额外的提示,来确定从何种角度制卡[7]


过去的几年里,一些想法引导我产生如此思考。Ozzie Kirkby 和我注意到(2021-06-10),模型从个人笔记生成的卡片更为优秀,这些笔记已经从较长的段落中提炼出了你关心的内容。同样,GPT-3 能够将填空卡转换为问答卡[8],也是一个卡片生成任务,其中强化目标已经被非常准确地指定了。

链接至本文(已汉化)

声明

此内容发布由 Andy Matuschak 许可。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修改。保留所有权利。


Thoughts Memo 汉化组译制
感谢主要译者 JarrettYe,校对 Shom、偶然奇怪~ ☆
原文:In prompt generation, choosing reinforcement targets and writing prompts for those targets are two separate problems (andymatuschak.org)

参考

1. 使用机器学习从解释性文本中生成优质的间隔重复卡片 ./716570823.html
2. 将卡片生成任务定义为强化目标的过滤问题 ./639267420.html
3. 助记媒介应该允许读者对他们收集的卡片进行控制 ./481230325.html
4. 对于卡片生成任务,大型语言模型(LLM)缺乏为复杂概念材料编写卡片的模式 ./656355546.html
5. 间隔重复系统中选择去记忆某项内容的行为有如轻松的手势 ./470710559.html
6. 写好间隔重复记忆卡片很难 ./397245681.html
7. 对于卡片生成任务,大型语言模型(LLM)经常需要额外的提示,来确定从何种角度制卡 ./644435780.html
8. GPT-3 能够将填空卡转换为问答卡 ./630862056.html

专栏:间隔重复 & 注意力管理


← 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