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返回目录


学校如何伤害学生?Kirsten Olson 列举了几种途径

学校≠教育≠技能;文凭溢价=80%信号传递+20%人力资本

55 👍 / 6 💬

Kirsten Olson 博士的访谈记录:学校造成的七种伤害

Kirsten Olson 博士是一位教研员、活动家、顾问、作家,她关爱儿童,钻研学习,还密切关注学校状况。同时,她还担任 IDEA(美国民主教育研究所)董事会主席等职务。

几周前,我第一次见到她。我们共进午餐,交谈了一番。之后,我如饥似渴地阅读了她的新作《被学校所伤:重拾学习的乐趣,对抗落后学校文化》(Wounded by School: Recapturing the Joy in Learning and Standing Up to Old School Culture)。如果您曾经上过学,或者有孩子正在或即将上学,或者关心在校儿童,我力荐此书。

《被学校所伤》一书是 Olson 在哈佛大学攻读教育学博士学位期间开始的研究的成果。作为热爱学习、一直十分敬重教育的人,Olson 原本打算研究人们在学校教育过程中体验到的喜悦与启迪。为了了解这些积极影响,她开始采访人们。但她发现,人们谈论的反而是学校带来的痛苦。Olson 的博士生导师 Sara Laurence-Lightfoot 在该书前言中这样写道:

「首次探索这一领域时,她进行了几次深度访谈。这些访谈的对象包括获奖建筑师、杰出教授、才华横溢的作家、营销高管。本来,Olson 以为会听到快乐而富有成效的学习经历,听到不乏严肃、有冒险也有快乐、有工作也有玩耍、伴随着渴望与承诺的校园故事。事实却恰恰相反,在受访者对学校生活的生动回忆中,她发现了痛苦、失望,甚至愤世嫉俗的阴影。在期待中的光明之地,她却发现了黑暗。受访者们的故事里不仅提及了那些早已愈合的旧伤疤,也讲述了那些至今依然疼痛未愈的深切伤口——这些伤口至今依然损害和扭曲着他们的自我认知,不论是作为个人还是作为专业人员。」

随着访谈不断深入,Olson 开始采访各个年龄段的人。下至学龄儿童,上到爷爷奶奶辈,受访者来自各种社会经济背景,从事各种各样的职业。人们谈及校园经历时仍然倍感伤害,其情之真、其伤之深令 Olson 动容。于是 Olson 开拓了一种方法,以便直接理解学校对心理发展的影响:她请那些上过学校的人回答「学校如何影响了他们」。

在书中,Olson 将这些伤害分为七类,并引用她的采访来详细阐述。然后,在书的后半部分,她描述了充满关爱的父母、教师和学生自己可以采取什么样的措施来帮助预防和治愈这些伤害。本文中,我将列举并用自己的话简述 Olson 所述的七个类别。(我在描述每种类型的伤害时加入了自己的理解,所以如果你发现描述有误,大概率是我的错,而不是 Olson 的。)

前四种的伤害主要源于学校对学生行为和学习的限制——预设的课程、有限的几种可被接受的学习方法、每个问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的考试,以及,学生没有参与制定且往往专横武断的校规。这些伤害的类型分别是:

伤害一:创意丧失

学校扼杀创造力。这或许是学校最明显的伤害之一。学生自己的激情和兴趣通常被忽视。学生们独特的、创造性的解决问题方式以及超越常规的答案,因不符合老师的标准答案而不被理解,老师们匆匆看一眼就判错。死记硬背的学习方式和每个问题只有唯一正确答案的考试,无法给创造力提供任何空间。Olson 的受访者中,那些过着创作生活的人们,往往是尽管受了学校教育还保留了创造力,而绝不是得益于学校教育而富有创造力。他们不得不恢复或重建创造性精神,挽救曾经自然而然就具备却被上学经历伤害了的创造力。我自己的猜想是,总体上,有太多人在学校失去创造力后,就很少再考虑创造力这回事了;他们甚至可能没有察觉到受了这种伤害。另外有一些人在学校教育未覆盖的领域依然保有创造力,但一涉及学校课程的统治区域,就会变得缺乏创造力。有多少人因为学校的教学方式而完全失去了数学创造力?

伤害二:一味顺从

在学校中,学生必须不断遵循一系列规章制度,而他们没有参与这些规章制度的制定。同时,他们还得完成与自己的学习需求毫无关联的作业。学生通常不能质疑这些规则和作业;如果他们这样做,他们就是自作聪明,或者更糟。为了避免惹麻烦,他们学会了盲目服从。在这个过程中,他们逐渐成为民主政治中的糟糕公民。民主需要公民敢于质疑规则、坚持改变不公正或无意义的规则。他们还因为在生活中走得太窄,而伤害了自己。如果不是被学校教导「探索边界是危险的」,他们本可能会选择更宽广的道路。

伤害三:过度叛逆

一些学生对武断的规则和作业的反应是反叛,而非顺从。在某些情况下,对于剥夺了他们自由和尊严的学校系统、似乎与学校沆瀣一气的老师,以及顺从安排、讨好卖乖的同学,他们会感到强烈的愤怒。他们可能通过坐在教室后排、讽刺挖苦、公然无视规则、很少或根本不完成作业来表达自己的鄙夷不屑。反叛有时是比顺从更健康的对待方式,但反叛过度可能会造成比顺从更大的伤害。在学校失败可能会切断宝贵的前途。对学校的愤怒可能导致人们远离所有形式的学习。而且,也许最悲剧的是,反叛可能会给自己或他人带来生理上的伤害,特别是当人们将毒品、滥交性行为和犯罪作为自我表达和个性的表现形式时。

伤害四:麻木不仁

被学校不断摧残,按照学校的课程表一个接一个地完成乏味的作业,遵循学校的程序,最终会导致思维僵化。Olson 的许多受访者描述自己只要一去学校就会变得「心不在焉」或「思维僵化」。在学校中,思想活跃很少得到奖励,反而是机械地做你应该做的事,永不错过截止日期,会被嘉奖。在某个科目中的表现出色可能以忽视其他科目为代价,这可能会让你在这两门课中分别得到 A 和 F。但是如果你能在两个科目中都做出不够卓越却也还说得过去的工作,你可能会在两门课中都拿到 A。这是学校杀死「运用聪明才智的热情」的众多方式之一。当学生确实表现出热情时,它通常与他们的课程无关。

Olson 提炼出的剩下三种伤害,大致上都是由人们被学校的排名和分类的方式造成的。根据排名,无论被分为优秀、差劲还是普通,人们都会受到各种伤害。

伤害五:低估自己

在 Olson 的采访中,一些人描述了他们因为种族、社会阶层、性别或在某项旨在测量智力或能力的测试上的表现,而被人们做出的假设所伤害的情形。在某些情况下,顺从这种假设似乎比反抗来得容易,因此,这种假设变成了自我实现的预言。更普遍的是,一门课程或一系列课程中获得的低分,可能会过早地阻止人们追随他们曾经的梦想。因为十年级的生物课得了 D,一个潜在的生物学家选择了一条不那么理想的道路。一个潜在的作者因为一位英语老师看不到她文章的闪光点或她非传统句式的才华而给了她低于平均水平的成绩,从而得出专业写作超出了她能力范围的结论。要是学生们知道,我们社会中曾有多少杰出的大成就者在其获得成就的领域内曾经得过糟糕的学校成绩就好了!要是老师们也知道就好了。

伤害六:苛求完美

好成绩和智力测试上的高分数也可能造成伤害。将自我认同建立在高成就上的学生,可能会产生在各个方面都继续保持高成就的巨大压力。对他们来说,即便是某一门课程中的 A- 成绩,或者在班级剧中只获得第二好的角色,或者被顶尖的常春藤联盟学校拒之门外,都可能被认为是可怕的失败——没能达到别人对他们的期望,或他们对自己的期望。完美主义的伤害解释了为什么许多「顶尖」学生在感觉自己必须得到大家期待的成绩时会作弊(参见《学校是培养作弊者的温床》)。当成绩成为完美的衡量标准时,一切都是为了成绩而做。在学校中,「完美」和思维僵化是相容的。关于完美主义的伤害如何干扰真正的教育,我推荐你阅读一年前 Erica Goldson 大胆发表的毕业生代表演讲

伤害七:自认平庸

校领导眼中,既非落后也非优秀的中等学生,可能会遭受到被忽视的伤害。在 Olson 的采访中,这些人形容自己感到卑微,仿佛是无足轻重的人。在最糟糕的情况下,他们形成了自我认同,认为自己是无关紧要的人,不会引起轰动,随波逐流但从不领导。

教育本无需如此大费周章!正如我之前所解释的,教育并不需要强加课程、强制作业或是分数和排名(参见《瑟谷学校的启示》[1])。在允许学生自主学习的环境中,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兴趣、技能和不足。用统一的标准来评判谁优谁劣是没有意义的。这种学校比我们一直在讨论的标准学校更接近真实世界。现实生活中,我们需要各种各样的人、独特的才能和个性,才能让社会运转,让生活变得有趣。


此时此刻,你对这一切有什么看法?……这篇文章,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也为所有人提供了交流的平台。你的疑问、感悟、故事、观点都会被我以及阅读这篇文章的所有人尊重,无论我们是否赞同。(当然,鼓励大家在这篇文章下面的评论区里发言——译者注)

另一个视角审视学校教育的伤害:我在之前的文章《强制教育系统的七大罪行》[2]中,从一个不同但相容的角度阐述了这个话题。


上一篇:待翻译

下一篇:

Thoughts Memo:爱因斯坦、马克·吐温和其他 48 位名人对学校的看法

创作声明:内容包含教育建议,国外经验仅供参考。


原文:How Does School Wound? Kirsten Olson Has Counted Some Ways | Psychology Today
感谢主要译者 jianglutan,校对照华堂、Jarrett Ye
作者:彼得•格雷(Peter Gray)博士
发表于 2011 年 7 月 28 日
审稿人: Ekua Hagan

参考

1. 孩子们可以自己教育自己 IV:来自瑟谷学校的一课 ./599189732.html
2. 美国强制教育系统的七大罪行 ./620349991.html

专栏:Thoughts Memo的文章


← 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