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返回目录


亚文化与地位分配:从零和游戏到多元身份的效用提升

钻研人类记忆,探索复习算法。改善教育公平,践行自由学习。

23 👍 / 28 💬

我们可以更正式地展开这一论点。社会「地位」,无论其为何物(如同时间,它难以定义却至关重要,且人人都明白),常被视为一种位置性商品:「产品和服务,其价值主要(即使非唯一)取决于它们在他人眼中的渴望程度排名,与替代品相比。」若将其比作书架,不难发现,若将一本书移至最左端,便迫使其他所有书籍向右移动。书架可能并未满载,此时我们或许能将所有书籍向左挪动,但空间有限,很快便会耗尽空隙。若想进一步左移书籍,唯一办法便是彻底摧毁书架。这与许多其他商品如经济财富不同——我们总能「把蛋糕做大」。这种无能为力使得社会地位看似一场零和游戏——我们只能重新分配地位,而无法增加其总量,这与通常为正和游戏的经济场景截然不同。但至少,地位并非负和游戏——对吧?这是一个重要的问题,因为地位影响着各种难以用金钱购买的重要事物,如延长寿命(公务员级别,以及诺贝尔奖,如果不是奥斯卡奖的话)

金钱的一个有趣之处在于,尽管我们在讨论功利主义时常常将其作为效用的同义词使用(「Omega 给你一个选择,一个盒子或两个盒子;第一个盒子里有一千美元……」),但这并不准确。在较小数额下,金钱是效用的一个很好的近似值,但随着数额增加,每增加一单位金钱所代表的效用对所有者来说却在减少。你的第一个百万美元对你的幸福感影响巨大,第二个百万美元就没那么显著了,以此类推。比尔·盖茨可能根本不会考虑其净资产中数亿甚至数十亿美元的波动。因此,当提及这一细节时,我们会说「效用对财富是按对数增长的」,以表达每增加一美元所带来的效用比前一美元要少的观点。(另见范围不敏感性韦伯-费希纳定律。)这种边际效用递减意味着,通过重新分配金钱,你可以改变一个群体的净幸福/效用。然而,你无法仅通过重新分配金钱来改变净金钱量!

为了详细说明一个繁琐的例子:假设我们有 1000 美元和 100 个人,每美元的效用是基本的自然对数。如果我们把所有 1000 美元都给一个人,那么这个人有 1 × ln(1000) = 6.9 效用单位,而其他人没有美元且效用为负无穷大(他们非常不高兴,因为一无所有),总效用为负无穷大;如果我们稍微公平一些,给每个人 1 美元,然后把剩下的 900 美元给一个人,他有 1 × ln(991) = 6.8 效用单位,其他人 99 × ln(1) = 0 效用单位,总效用为 6.8 效用单位。如果我们现在给每个人 5 美元,然后把剩下的 500 美元给一个人,他有 1 × ln(505) = 6.225 效用单位,其他人 99 × ln(5) = 159.34 效用单位,总效用为 165.56——这是一个相当大的提升!将这一过程进行到逻辑上的结论,即每个人得到相等的金额(10 美元),我们发现总效用已经变为 100 × ln(10) = 230.26,这是我们这个小群体可能达到的最高效用。

事实上,有大量证据表明人们的效用函数在财富上是呈对数关系的,并且普遍的全球证据显示经济不平等使人们感到不幸福,这也是为什么日本人或北欧人比美国人更幸福的主要原因,尽管他们在许多指标上相对贫穷(例如参见伊斯特林悖论)。将这一简化的模型应用于现实世界的政策建议中稍显困难,因为经济不平等可能通过将财富集中在少数人手中(有人可能会提到盖茨的大规模慈善行为)来促进经济增长,并保持像拼命工作这样的激励机制(因为通常减少经济不平等的手段涉及某种形式的累进税和再分配),而经济增长意味着未来可能有更多的财富可供分配,这可能证明暂时放弃当前的效用提升是合理的。

现在我们回到地位问题。我们已经概述了金钱如何可能优于地位;并且我们刚刚看到,为了在任何特定时刻最大化效用,我们希望重新分配金钱。我们不能简单地说在地位上「效用是对数的」,因为没有「地位点」可以像「效用点」或「美元」那样重新分配(尽管有人提出了类似的概念,比如科幻作家科里·多克托罗的「后稀缺」社会运行在「Whuffies」上),因为地位更多是序数的而非基数的。(我们语言中的常见区分强调了金钱不是地位:‘arriviste’, ‘kip’, ‘nouveau riche’/‘new money’, ‘parvenu’, ‘social climber’, ‘upstart’ 等。一个人可以通过向富人常去的机构捐款来尝试购买地位,但这将花费巨大。)我们能尝试做的是想象比较具有更多或更少种类地位的情境,并询问它们在总效用上如何不同。

再次设想我们的 100 人,假设他们有两种身份可供选择:「科学」或「艺术」。科学家不在乎在艺术家中的排名是第 50 还是第 100,但他们确实在意自己是否是前 10 的科学家,反之亦然。进一步假设,人们可以改变主意。在这种设定下,显然没有人会因为存在第二种身份而处境变差,因为他们可以选择拥有更多的一种身份。如果一个人发现自己艺术排名第 5,科学排名第 6,他可以切换个人身份为「艺术家」,从而变得更好;如果情况相反或两者相等,他也不会比以前更糟。由于在两种身份的情景下,他要么同样好,要么更好,因此他会倾向于存在两种身份的系统。如果你问他是否支持三种身份,同样的逻辑适用:如果他在第三种身份上的排名高于前两种中的任何一种,他会切换并变得更好,否则他不会切换,也不会变得更糟。如此类推。 这种方法与对数折扣法配合得很好:我们将原始的 1-100 排名分为两个部分,即 50-100 和另一个 50-100,这样总和得以提升: sum (map log ([50..100] ++ [50..100])) → 438.35 ,这比 sum (map log [1..100]) → 363.74 要大。

有人可能会反驳说,这个论点是在暗中引入全新的书架,然后惊呼:「现在有更多空间可以向左移动书籍了,因为我可以把一半的书放在原书架的左半边,另一半放在新书架的左半边!太神奇了!」他们认为正确的计算是 sum (map log ([1..50] ++ [1..50])) → 297

在某种程度上,我们争论的是一个相当深刻的问题:现实世界中,地位等级是如何相互作用的?如果一个亚文化群体分离出来,他们是否会建立自己的等级体系,其中最高地位者的重要性是否与另一等级体系中的最高地位者相当?宫崎骏作为在世最伟大的动画导演,他所获得的效用是否能与斯皮尔伯格或马丁·斯科塞斯在其导演地位上所获得的相媲美?《连线》杂志指出,维基百科上有 604,174 篇关于在世人物的文章,而全球约有 70 亿在世人口,这表明「知名」人士大约是万分之一。就名声而言,现代生活似乎运转良好,这让我认为知名度可能还有进一步分散的空间。

我个人的看法是,这些亚文化是从上而下而非自下而上形成的,因为没有人能通晓一切。如果确实如此,那么这一论点便成立,而且由于我们无法重新分配地位本身,我们必须采取次优方案:我们必须创造或允许人们追求尽可能多的地位类型。了解这一点后,智者会摒弃对他人的轻蔑,克制自己的评判之心。

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
……蜩与学鸠笑之曰:「我决起而飞,抢榆枋而止,时则不至,而控于地而已矣,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
……斥鷃笑之曰:「彼且奚适也?我腾跃而上,不过数仞而下,翱翔蓬蒿之间,此亦飞之至也。而彼且奚适也?」此小大之辩也。
……小知不及大知,小年不及大年。奚以知其然也?朝菌不知晦朔,蟪蛄不知春秋,此小年也。楚之南有冥灵者,以五百岁为春,五百岁为秋;上古有大椿者,以八千岁为春,八千岁为秋。此大年也。而彭祖乃今以久特闻,众人匹之,不亦悲乎?
——《庄子·逍遥游》第一章。

Thoughts Memo 汉化组译制
感谢主要译者 DeepSeek-V2、校对 Jarrett Ye
本文是《亚文化社会的忧郁》的脚注
作者:Gwern Branwen

专栏:Jarrett Ye的文章


← 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