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返回目录


为什么大学学不到东西,却没有人退学?

学校≠教育≠技能;文凭溢价=80%信号传递+20%人力资本

186 👍 / 11 💬

问题描述

本人大学生一枚,感觉上课老师讲的好无聊,有些甚至照念ppt


原因很简单,因为退学了就没有文凭了,在找工作上会有较大的劣势。

这在《教育的浪费》一书中有充分的讨论(主要基于教育的信号模型)。

以下内容为 gemini-2.5-pro-exp 基于《教育的浪费》前四章生成的回答。

现代教育(尤其是大学教育)在很大程度上并非为了传授实用的工作技能(即「人力资本」),而是为了向劳动力市场发出「信号」

尽管学生在大学里学习的大量课程(如文学、历史、高等数学、外语等)对未来职业生涯的实际工作内容来说,确实是「学不到东西」——因为这些知识很少能在工作中直接应用,但他们依然不退学,主要原因如下:

文凭的信号价值

大学文凭最重要的功能是向老板发出关于你潜在品质的信号。它不仅仅证明你学过某些课程,更重要的是,它证明了你具备某些老板看重的特质,即使这些特质与你所学的具体知识无关。这些特质主要包括:

老板愿意为信号买单

老板之所以愿意为大学毕业生支付更高的工资(即「教育溢价」),并非主要是因为毕业生掌握了多少高深的工作技能,而是因为上述这些信号(智力、责任心、服从性)预示着他们可能是更有效率、更可靠的员工。即使你知道某位哲学博士在斯坦福学的东西在律师事务所根本用不上,但他的文凭信号(聪明、勤奋、能忍受烦琐)依然让老板愿意录用并支付高薪。

不参与的代价

从个体角度看,如果你选择退学或根本不上大学,即使你实际上具备完成学业的能力,你也会向市场发出负面信号。老板可能会认为你缺乏智力、毅力或服从性,从而将你归为「低质量」的劳动力。你无法轻易地说服老板「我有能力毕业,只是选择不读」,因为缺乏文凭这个强有力的、被社会广泛认可的信号,你的辩解是苍白的。这就像一场「军备竞赛」,别人都在获取文凭这个「武器」来证明自己,你单方面退出就会处于劣势。

羊皮纸效应

仅仅是拿到文凭的那一刻(尤其是在毕业那一年),就能带来不成比例的巨大回报增长,这进一步证明了文凭本身的信号价值远大于逐年累积的知识。

总结来说,学生们不退学,不是因为他们在大学里学到了多少未来工作中必须的知识,而是因为大学文凭作为一个强大的「信号发射器」,证明了他们拥有老板所看重的潜在品质。放弃文凭,就意味着放弃了这个信号,并可能被贴上负面标签,这在竞争激烈的劳动力市场上代价是极其高昂的。 因此,尽管教育内容可能「浪费」了大量时间和金钱,但为了获得这张至关重要的「羊皮纸」及其所承载的信号价值,学生们通常会选择坚持下去。


相关译文

Thoughts Memo:学校是为了浪费时间和金钱Thoughts Memo:一位经济学家认为我们的教育系统基本上没用


← 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