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华盛顿的政界圈子里,各种所谓的「宏大构想」在向蒙在鼓里的公众公布之前,总要先在圈内酝酿和流传一番。其中,关于建立大都会区政府的想法已经流传了好几年。与乡镇、村庄和小城市的政府不同,绝大多数大城市的政府在以极高的成本为市民提供公共服务方面,一直都做得很糟糕。而上述构想认为,解决这个问题的办法就是把这些政府的规模变得更大。以纽约为例,这座拥有 800 万人口的城市早已被证明几乎无法治理,但该论点却认为,只要吞并周边的郊区,扩张成一个拥有 1500 万到 2000 万人口的都市巨兽,纽约就会变得像佛蒙特州的西费尔利小镇一样易于管理。提出这个想法的天才,和那位发现「不断下降的贫困率是不断上升的犯罪率的根源」的,是同一个人。
我并不相信,如果小政府好、大政府差,那么巨型政府就一定会更好。我们应当吸取的正确教训是:我们的市政府规模已经太过庞大了。那些主张通过权力下放来解决此问题的人,他们所谓的「下放」通常只是指市政府的行政重组。我们需要的,是一种更为彻底的权力下放。我们的城市应该设立民选的「次级市政府」,配备自己的「微型市长」,管辖人口不超过 10 万的区域。这些次级政府应当接管警务、教育以及许多其他的政府服务。
当然,这样的政府并不会因为规模太小而不切实际;绝大多数美国民众都生活在人口不足 10 万的地方政府管辖之下,而且比起我们这些大城市的居民,他们中大部分人能以更低的成本享受到更优质的政府服务。有些服务,例如公共交通或城市快速路,或许由目前的市政府来管理是最佳选择;倘若如此,这些服务就应由它们保留。而在另一些规模效益不那么明显的领域,比如垃圾收集,市政府可以为次级市提供选项,允许它们向市政府购买此项服务。
这种权力下放将加强地方对教育的控制权,这一目标得到了众多出发点良好的各界人士的认同,从黑人民族主义者到反对校车强制种族融合政策的白人,从威廉·F·巴克利(William F. Buckley)到约翰·林赛(John Lindsay)。然而,这并不妨碍孩子们去任何他们想去的学校上学;一个次级市的孩子可以到另一个次级市上学,只要他所在的次级市支付了相应的人均费用。这种制度在乡村地区很常见,那里的一些镇子无力负担自己的学校。类似的安排也使得开办特殊学校成为可能,比如纽约的布朗克斯科学高中(Bronx Science),这类学校既可以由整个市政府运营,也可以由某个次级市政府运营。
对于警察系统而言,权力下放也同样至关重要。一个主要的抱怨,尤其是在贫民区,是说警察并不保护当地居民,他们出现在那里也不是为了保护居民,而是一支由市政厅派来的、保护富人和权贵财产的「占领军」。由地方政府雇佣和发薪的地方警察,要么就得尽忠职守,要么就得卷铺盖走人。而且他们的工作也会变得更加容易,因为当地居民会将警察视为自己的雇员和保护者,而不是敌人。
还有一个问题悬而未决:税由谁来收?一种可能是,由市政府统一征收所有税款,然后根据某个简单的原则,将其中的一部分收入划拨给各个次级市。其他的方案包括:由次级市自行征税;或者,一个可能更有效率的方式是,由市政府来界定税基并负责征收,而每个次级市则在其辖区内自行设定税率,并获得在该地征得的税款。这样,一个次级市可以通过高税收来提供高水平的政府服务,而另一个次级市则可以通过低税收来弥补其服务水平的不足。
一项激进的提案,若想立竿见影,就必须既审慎又富有政治智慧。城市权力下放就极具政治智慧,因为市、县政府本就是州政府的「创造物」,其运营许可(即城市宪章)也由州政府授予。州宪法只能由全州选民修改,国会无权干涉。相比之下,城市宪章只能由州立法机构修改,或在其许可下修改。而现实情况恰好是,大多数大城市由民主党执政,却位于共和党执政的州。芝加哥是最显著的例子,此外还有纽约、洛杉矶、克利夫兰和费城。在现有体制下,一位掌控着大城市六成选票的民主党市长,就控制了所有的财政支出、所有的人事任命权和所有的权力。如果州政府通过法案将城市拆分,那些共和党或独立民主党占多数的次级市就会脱离市长的掌控;即使是民主党主导的次级市,也与他的直接控制隔了一层。 他的权力将从 100%,或许,降到 70%,而他的政治对手则能够在他无法控制的次级市内建立起自己的权力根基。
权力下放,除了其本身固有的优越性之外,也是一招釜底抽薪之计,能将一个大城市从萨姆·约尔蒂(Sam Yorty)或约翰·林赛(John Lindsay)这类人物的脚下夺走。罗纳德·里根(Ronald Reagan)和纳尔逊·洛克菲勒(Nelson Rockefeller),请留意这一点。
[本章写于 1969 年,当时罗纳德·里根(Ronald Reagan)是加利福尼亚州州长;读者可自行代入更为当代的例子。]
上一章:
《自由的体制》第十六章 建成度高达 99.44%下一章:
《自由的体制》第十八章 吹响反攻的号角Thoughts Memo 汉化组译制
感谢主要译者 gemini-2.5-pro,校对 Jarrett Ye
原文:daviddfriedman.com/Machinery 3rd Edn.pdf#page=91.12
本译文仅供学习交流,不代表译者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