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多数社会主义流派都内隐地假设,所有社会成员在目标上全体一致。每个人都为国家的荣耀、共同的福祉或诸如此类的目标而奋斗,并且至少在某种普遍意义上,人人都认同该目标的内涵。如此一来,传统上被定义为「将有限资源分配给多元目标」的经济学问题,便不复存在;经济学被降格为一个工程学问题:如何最有效地利用现有资源,以达成那个共同的目标。
而资本主义社会的组织结构,则内隐地假设,不同的人拥有不同的目标,而社会制度必须能够容纳这种差异。
这正是社会主义者声称「资本主义强调竞争,而社会主义强调合作」的深层原因之一,也是为何社会主义在抽象层面上显得如此迷人的原因之一。如果我们目标各异,那么在某种意义上,我们便相互冲突;我们每一个人都希望将有限的资源用于实现自己的目标。私有财产制度允许我们在这种竞争中实现合作,通过相互交易,让每个人都能最大化地利用其资源以达成自身目标,但目标的根本冲突依然存在。这是否意味着社会主义更优越呢?这就像说,因为晴天很好,所以女士们就该永远穿比基尼,男士们就该从不带雨伞一样,是站不住脚的。
制度所容许的,与制度所强求的,两者之间存在着差异。如果在资本主义社会里,人人都确信某个共同目标的可取性,那么资本主义的制度结构中,没有任何东西会阻止他们为实现该目标而合作。资本主义能够容纳目标的冲突,但它并不强求这种冲突。
而社会主义则不能容纳。这并非是说,只要我们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所有人就会立刻拥有共同的目标。这个实验早已有人做过,结果是:他们并不会。这真正的意思是,一个社会主义社会,只有当人们确实拥有共同目标时,才能正常运转。倘若人们目标各异,它便会崩溃;或者更糟,它会像苏联那样,沦为对社会主义理想的骇人戏仿。
这个实验在美国也曾以更小的规模进行过许多次。那些能幸存下来的公社,无一不是始于一个共同的目标,无论这个目标是由强大的宗教信仰还是由魅力型领袖所提供。其余的公社,则都失败了。
我在那些偏爱有限政府、而非无政府资本主义的自由意志主义者中,也见识过完全相同的逻辑谬误。他们说,有限政府能保障基于客观原则的、统一的正义。而在无政府资本主义下,法律会因地因人而异,取决于不同保护与仲裁机构所要服务的、不同客户的非理性欲求和信念。
这种论点的前提是,这个有限政府是由一群其多数或全部成员都笃信同一套正义法律原则的民众所建立的。倘若真有这样的民众,那么无政府资本主义同样会产生出那套统一、正义的法律,因为任何其他法律都将毫无市场。但是,正如资本主义能容纳个体目标的多样性,无政府资本主义同样能容纳个体对于正义的判断的多样性。
一个拥有有限政府的、理想的客观主义者社会,之所以优于一个无政府资本主义社会,其逻辑与一个理想的社会主义社会之所以优于一个资本主义社会,是完全相同的。在应对完美人性时,社会主义比资本主义表现更佳;在应对不完美人性时,资本主义则胜过社会主义。同理,在应对完美人性时,有限政府比无政府资本主义表现更佳。而且,晴天时穿比基尼,确实比雨天时穿雨衣要好。但这并不能成为反对我们随身带伞的理由。
上一章:
《自由的体制》第三十二章 并且,作为一项额外福利下一章:
《自由的体制》第三十四章 国防:一个棘手的难题Thoughts Memo 汉化组译制
感谢主要译者 gemini-2.5-pro,校对 Jarrett Ye
原文:daviddfriedman.com/Machinery 3rd Edn.pdf#page=145.12
本译文仅供学习交流,不代表译者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