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返回目录


用新眼光看问题

学校≠教育≠技能;文凭溢价=80%信号传递+20%人力资本

25 👍 / 1 💬

这场达特茅斯-普林斯顿的比赛给我们带来一个启示:我们的大部分推理过程实际上是在事后合理化——我们编造故事,让自己当前的观点显得更加连贯和有道理,但这并不一定能提高观点的准确性。《反对合理化》[1]系列探讨了这一问题,而《反对双重思想》[2](关于自我欺骗)和《用新眼光看问题》(关于挑战我们识别与预期和假设不符的证据的能力)系列则对此进行了进一步阐述。

——《理性:序言》[3]by Rob Bensinger


锚定与调整效应启动效应与污染效应我们会相信自己看到的一切吗?缓存思想「跳出思维定式」的思维定式第一手观察比历史更离奇从虚构证据中归纳:一种逻辑谬误「狭隘」也是一种美德如何显得(并真正做到)深刻我们改变想法的次数,比我们自以为的要少暂缓提出解决方案起源谬误

上一篇:

别以为你能骗得了自己

下一篇:

锚定与调整效应
Thoughts Memo 汉化组译制
感谢主要译者 gemini-2.5-pro,校对 Jarrett Ye
原文:Seeing With Fresh Eyes - Sequence

参考

1. 反对合理化 ./30664297001.html
2. 反对双重思想 ./1907400677073852024.html
3. 理性:序言 ./827867654.html

专栏:Thoughts Memo的文章


← 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