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返回目录


专家认为「中国 90% 的大学都应该进行职业教育,中国并不需要那么多学术型人才」,你如何看待此观点?

学校≠教育≠技能;文凭溢价=80%信号传递+20%人力资本

17 👍 / 1 💬

问题描述

数据显示,今年全国高校毕业生规模将首次突破千万,受新冠肺炎疫情、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等多重因素影响,就业形势严峻复杂。为此,教育部决定开展全国高校书记校长访企拓岗促就业专项行动,活动将充分调动校友等各方面资源,主动走进园区、行业、企业,通过走访与相关单位建立就业合作渠道,努力为毕业生挖掘更多岗位资源。

近些年来,高等教育毕业生毕业即失业的情况,已经多有发生。在发展高等教育的同时,职业教育有没有被忽略,该如何发展,教育与就业的关系等话题,再将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为此,腾讯原子智库对话21世纪教育研究院院长熊丙奇。熊丙奇认为,中国90%的大学都应该进行职业教育,培养职业技术人才、应用型人才,中国并不需要那么多学术型人才。但是,高校通常不愿意这样去做,这就产生了人才培养和社会需求的脱节。

问:千万规模的毕业生就业压力,创出了历史的纪录。毕业即失业的情况为什么会出现?在发展高等教育的同时,职业教育是不是已成短板?怎样的人才梯队才能够适合我国未来的国家战略和发展趋势?现在有两种不同的观点,一种说应该进行高中分流,一种说要进行高等教育的扩招。您怎么看?

熊丙奇:职业教育的不足可以说是当前影响整个中国“双减”的一个关键性问题,也是影响中国教育良好健康生态的一个关键性问题。对于职业教育的下一步该怎么走,确实需要认真思考。

国家层面现在说是普职分流,提高职业教育的质量,打通职业教育的断头路,建立职教高考这样一个思路来发展职业教育。但是,这里面面临诸多问题,第一个问题是中职教育质量能否提高?

要提高职业教育的质量的话题,已经说了很多年。但实际上最后发现虽然口头上说高度重视职业教育,但是职业教育学校的办学质量、职业学校的学生出路,并没有得到解决。

现在有人提出职业教育是不是推迟分流,在高中毕业之后再分流。甚至有的家长提到中职取消,直接办普高,随后把普高纳入义务教育,在高中之后再分流。

但这种做法存在很大的问题。

第一,可能很多学生上了普高之后,根本就不适应普高课程,不是所有学生都能够成为学术型人才,适合普高课程。

现有中考分流的情况之下,大概60%的学生进入普高,也有相当数量的学生在高考时,750分的总分他只能考100-200分。很显然,他们不适合这种普高课程。如果所有学生都读普高的话,会导致巨大的高中教学问题。

还有很多学生可能会产生严重的厌学情绪,因为他们需要学学不会的课程,同时他也没有机会去学技能。

第二,如果都走这样的教育路线,随后带来的问题就是人们越来越漠视劳动,轻视技能型人才。在高中毕业之后一起分流,照样大家不愿意去职业院校,对今后的职业人才培养会产生更大的问题。

从整个社会来看,任何一个国家,包括现在美国这么发达,学术人才也最多不到10%,其余的都是应用型人才、职业技术人才。哪个国家有那么多的学术研究人才?

现在大家都想去办学术型大学,都想成为学术型人才。最后造成人才培养和社会需求的巨大脱节,结构脱节和质量脱节。

要求学校都办普高,把高中纳入义务教育,推迟分流这种做法完全违背了教育规律以及人才成长的规律。只会是迎合家长的一个所谓面子上的需求:孩子读普高了,随后心理在短暂阶段解决这个问题,但是从根本上、长远来说,会产生更大的问题,比如未来严重的就业问题。

现在在新的形势之下,确实要思考这种高中教育的走向,我本人一直建议的是普职分流变成普职融合。高中教育阶段不再把它分为普高和中职,而是把所有的普通高中和中职变成一所学校或者融在一起。不是一所学校,而是变成一类学校,变成综合高中。美国、加拿大、英国等都是这种方式,直接把普高课程和中职的技能课程融合在一起。学生对学术性课程体系和职业技术技能型课程体系自由选择,实行学分制教学。

随后,学生完成相关的学分学习之后,就可以高中毕业。这样,避免了在中考之后的分流,大家进的高中都是综合高中,每个高中都有学术性和技职性课程。根据学生自己的兴趣和能力,对未来的学业发展去选择喜欢的课程。

实际上,就是把自主权给了学生,同时,能够让职业教育跟普通教育融合在一个学校里面。同时也可以让普高学生有机会学习技职性课程。

与此同时,原来的职校学生也可以学普通课程,进一步加大了普职融通,真正提高了学生的能力和素养。

但是这个模式可能有两种担忧第一种担忧是给学生自主选择权,是不是学生愿意选择技职性课程?如果大家都喜欢学术性课程怎么办?综合高中最后变成普高,这个有必要吗?我认为这首先取决于技职性课程的质量。第二,选择了技职性课程之后,今后的升学出路在哪里。如果技职性课开得很好,物理、化学、生物学不好的学生,他为什么不学技术呢?

同时,如果更多的高校培养应用技术人才的专业,还要考察学生技职方面的能力,通过今后的职教高考来进行招生,自然就会选择技职性课程。解决这个问题关键在于技职性课程要提高质量,以及要完善职教高考。

职教高考现在被理解为高职院校的高考,或者职业本科的高考,我认为这是不对的。我们要对职业教育进行全新的认识,职业教育不是高等职业教育。我们的地方本科院校都应该进行职业教育。现在专业硕士就是职业教育,工程博士也是职业教育。

熊丙奇:解决毕业生就业难,中国90%的大学都应该进行职业教育丨腾讯新闻原子智库

信息来源:腾讯新闻 原子智库


当教育被视为一个工业过程时,我们可以用教育工厂模式来代表一个教育系统

许多国家的多数学校都采用工厂教育模式。学校教育是大规模的。有大规模的原材料投入:孩子。大量低质量产品产出:受过轻微教育的毕业生。在装配线上,孩子们按照课程[1]规定得到统一的待遇。有装配线工人:教师,他们负责组装产品:年轻人头脑中的知识。儿童大脑被视为记录适当内容的录音机[2]

叶峻峣:教育工厂模式


← 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