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返回目录


为什么中国多数家长、学校不鼓励孩子、学生勇敢的表达自己的想法和见解,而总是压制否定,甚至还不让说话?

学校≠教育≠技能;文凭溢价=80%信号传递+20%人力资本

180 👍 / 9 💬

问题描述

为什么中国大多数家长、学校不鼓励孩子、学生勇敢的表达自己的想法、见解和理念,而总是压制和否定?更甚至不让孩子、学生说话,不让发表意见。或者关于孩子的事,家长直接拍板,而从来不会向孩子征求意见。

最常见的场景比如在家里,大人在说话或者讨论事情,家长跟孩子说——大人说话,小孩别插嘴!这里哪有你说话的份儿!这里有你说话的份儿么!或者教育孩子的时候说——我吃的盐比你吃的米多!我过得桥比你走的路都多!

在学校里,文、史、政老师说——考试就得这么写,你要是不这样写,就不得分!


因为对提高成绩没用

因为和标准答案不同

美国也存在题主说的现象,美国心理学教授彼得·格雷在《玩耍精神》中写道:

据说,教育的伟大目标之一是培养批判性的思维。但是,不管教育者们说得多么好听,大多数学生却学着避免批判性地思考自己的学业。他们知道,他们在学校的任务就是在考试中拿高分,而批判性的思维会阻碍这一任务。为了得到一个好分数,你需要知道老师想要你说什么以及在什么时候说。在教室之外的讨论中,我曾无数次地听到大学生和高中生们发表过这样的看法。我在上大学时,花了很多精力培养自己的批判性思维能力。不过说实话,作为贯穿教育体系的主要激励因素,评分系统是一种强大的阻力,阻碍学生们在教室中坦率地讨论和批判性地思考。在这样一个由老师来评分的系统之中,几乎没有学生会批判甚至质疑我们提出的观点,如果我们试图用评分来引导学生们批判,那只会导致虚伪的批判。

想要批判性地思考,人们必须有积极性,并且能够自由发表自己的见解,提出自己的问题。但是在学校里,学生们发现自己的见解和问题都不重要。重要的是他们对那些不是自己提出,也不感兴趣的问题提供“正确”答案的能力。而且“正确”指的是老师或出题人想要的答案,不一定是学生们真正懂得或关心的答案,或者真正认为正确的答案,或者觉得在日常生活中有用的答案。

相关阅读

叶峻峣:表达的乐趣叶峻峣:学习需要自由叶峻峣:学校让人沾染上的 100+ 恶习


← 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