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描述
理解和记忆是相辅相成的。认知心理学家 Walter Kintsch 提出了广受研究的构建-整合模型,将文本理解分为两部分:
- 对文本构建内在表征:阅读单词,解析句法,理解名词的指代和动词的歧义等等。Kintsch 把这种心理表征称为文本基础
- 通过整合来理解含义,形成文章里没有直接描述的联系。你会把文章里的词语和观点,和你自己已经知道的东西联系起来,同时你会推断出作者意有所指但没有成文的细节。Kintsch 将将这种完整而联系丰富的心理表征称为情境模型
根据构建-整合模型,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 更好的整合能够产生更好的记忆
- 更好的记忆能带来更好的整合
- 注意力影响理解程度
- 整合程度控制知识迁移
更具体的内容,请见下文。
以下内容节选自 @Thoughts Memo 汉化组的译文《为自我解释提供支持的初步实验》
我们是如何理解文字解释的呢?
「理解」究竟是什么呢?学习科学家从现实中的宏观行为开始讨论:「理解就是能够明智且有效地在上下文中使用——迁移——我们所学到的知识,在现实任务和环境中,能够有效地运用知识和技能。」[1] 他们由此向细微处钻研,探究哪些学习活动更可能产生这种宏观的能力。同时,认知心理学家则从大脑的底层机制——感知,注意力,处理,记忆——开始探索,试图理解更宏观且更为复杂的现象。对于他们来说,「理解」并不是单一的概念,而指代了许多协作的过程,是一个不准确的术语。
对于像我一样的设计师来说,问题在于这两个学科的发现还没有交汇。对「理解」的深入理解,有助于我们开发新的方式来增进理解。没有这种理解,我们只能分别从两边尽可能探索,像钟乳石和石笋一样;对于中间的空白,我们要用想象力、直觉和猜测来弥补。
首先,我们要确定一下所探讨的理解是哪种类型。让我们专注于理解一篇文字解释。比如说你在读关于人体循环系统的解释。最后,你可能想「理解循环系统」,但此刻我们只把目标定为「理解关于循环系统的一篇解释」。这个门槛虽然较低,但在很多情况下,似乎就是制约我们的瓶颈。
具体来说,你得搞清楚作者句子的意思;你得能解释文本中描述和暗示的特性和关系;你得能基于这些细节和已有的相关知识,做出简单的推理。至于熟练度或长期记忆,我们暂时不考虑。让我们假设你刚读完这篇解释,而且回答得慢点也没关系。
认知心理学家把这种理解称为「文本理解」。Walter Kintsch 提出了广受研究的构建-整合模型,该模型将这个过程分为两部分[2]。首先,你需要对页面上的文本构建内在表征:阅读单词,解析句法,理解名词的指代和动词的歧义等等。Kintsch 把这种心理表征称为文本基础。如果我们暂时不考虑遗忘,有了完整的文本基础,只需要字面上操纵作者解释的问题就可以回答了。如果你有一个关于「Bargleborp 如果不加控制会引发 hixitak」的解释的文本基础,那你就能回答「没人注意到 Bob 的 bargleborp ,直到为时已晚。会发生什么?」(「Hixitak。」)你知道这些词语是怎么说的,但对他们真正想表达的意思,你还是一知半解。
然后,你需要通过整合来理解含义,形成文章里没有直接描述的联系。你会把文章里的词语和观点,和你自己已经知道的东西联系起来,同时你会推断出作者意有所指但没有成文的细节。Kintsch 将将这种完整而联系丰富的心理表征称为情境模型。
比如,在一篇关于循环系统的解释中,假设你读到这么一段文字:「如果婴儿存在心房间隔缺损,血液无法通过肺部充分排出二氧化碳。因此,血液看起来呈紫色。」[3] 你光有这些句子的文本基础,是不足以理解这个解释的。血液为何呈现紫色?要回答这个问题,你需要将这一问题关联到你对血液流动的已有知识,来赋予它们意义,就像下图展示的那样:
我们可以使用这个模型,为有关文本理解和学习的常见直觉,增添一点机械论的色彩:
更好的整合能够产生更好的记忆。
文本基础和情境模型中的信息,都将储存在我们的长期记忆中。然而,回忆和记忆巩固在于关联。如果新的文本信息只能通过单一线索连接到你已有的知识,那你可能会很难回忆起来,而且在之后的认知过程中,这些信息也不太可能得到强化。根据 Kintsch 的研究,为了长久掌握知识,要将新的文本信息和你原有的知识钩连起来,形成更丰富的情境模型。钩连越多,记忆效果越好。学习文本越深入,或者既有知识越丰富,构建的联系也就更多。这也验证了我们的直觉,即在我们已经精通的领域,更容易记住新的信息。
更好的记忆能带来更好的整合。
如同我们之前所见,文本基础中信息点之间的联系和推理,往往需要「通过」你已有知识节点间的路径。这暗示着记忆强化在机制中的角色:你无法通过你已经忘记的节点。如果第二章的内容依赖于第一章不太熟悉的信息,我们就需要确保在你需要理解第二章的内容之前,你能够记住第一章的信息。
「用你自己的话说出来。」
这是给学生的常见建议。然而,我惊讶地发现,根据 Kintsch 的模型,在学习过程中,如果你不用自己的话来阐述文本(即使这可能在你的潜意识里进行),你基本学不到任何东西。想要形成一个整合良好的情境模型,你得把作者用词所指的概念,跟你已有知识中的概念关联起来。也就是说,你在此过程中处理的是概念,而不是语词。比如,一个作者说的「通过肺部排出二氧化碳」,另一个作者说的「呼出二氧化碳」,你通常需要把这两个短语解读为同一概念。否则你就无法把这两篇文本所形成的情境模型联系起来。
注意力影响理解程度。
有一种显然的失败经历大家都很熟悉:有时候,某句话你看得太快了,甚至都没来得及解读它里面的词。或者,你读了句子里的词,但注意力太分散,无法解析其中复杂的句子结构。在这些情况下,你根本无法对文本形成文本理解。你可能只是处理了文本的「表面特征」,例如注意到这部分文字中出现了某个关键词,但你无法利用这些信息,即使是直接照搬都不行。文本的选取会影响这里的行为:在 Kintsch 的一个实验中,如果文本太啰嗦或太熟悉,参与者们会依赖他们已有的情境模型,并形成有损的文本基础表征。
整合程度控制知识迁移。
如果你发现你能复述作者的话,但在用你自己的话阐述这些观点,或实践这些观点时,却颇感吃力,那么这说明你的情境模型过于依赖于你的文本基础。也就是说,构成你的心理表征的,主要是与作者的词汇和短语对应的节点。所以,当接收到与文本形状不完全一样的线索时,你无法将它们和你已经学到的东西联系起来。你需要多与文本打交道,把它与你已知的知识联系起来,提出问题,进行推理。
————————
[1] Grant Wiggins and Jay McTighe, Understanding by Design (2005), page 7.
[2] 见 Kintsch’s monograph, Comprehension: A Paradigm for Cognition (1998). 我在这可能有些过于简化:构建不仅限于文本基础,整合也不仅限于情境模型;要形成连贯的文本基础,整合也是需要的(例如,厘清含糊的理解)。但对我们的目标来说,这样简化就足够了。
[3] 这个例子取自 Kintsch, W. (1994). Text comprehension, memory, and learning. American Psychologist, 49(4), 294–303. 遗憾的是,我认为这个例子可能对血液流动有些误解:据我理解,流向肺部的血液应该是深红色的,而非紫色,这是因为这些血液氧气含量较低,而不是因为其中含有二氧化碳。但这个图很不错,所以我们用来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