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返回目录


“让学生讲课”这种教育方式到底有什么意义?

学校≠教育≠技能;文凭溢价=80%信号传递+20%人力资本

129 👍 / 14 💬

问题描述

假如这一节课同学就可以讲好,那布置下去让学生自学就行,何必再浪费一节课来听同学讲(反正每个人在前一天都已经自学过了,自学到了足以讲课的程度)?

假如这一节课同学讲不好,那让同学讲的意义何在?


除非这个班只有 1 到 2 个人,要不然还真没什么意义。

让我们来推理一下:

班级人数为 1

其实这就是费曼学习法,自己把课程内容解释给自己,是比较有效的学习方式。甚至可以说,如果一个学生无法用自己的话把知识表述出来,那他就什么也没学到:

Walter Kintsch 提出了广受研究的构建-整合模型,该模型将这个文本理解过程分为两部分。首先,你需要对页面上的文本构建内在表征:阅读单词,解析句法,理解名词的指代和动词的歧义等等。Kintsch 将这种心理表征称为文本基础。如果我们暂不考虑遗忘,那么,有了完整的文本基础,你就可以回答只需在文字上摆弄作者解释的问题了。如果你有一个关于「Bargleborp 如果不加控制会引发 hixitak」的解释的文本基础,那你就能回答「没人注意到 Bob 的 bargleborp ,直到为时已晚。会发生什么?」(「Hixitak。」)你知道这些词语是怎么的,但对他们真正想表达的意思,你还是一知半解。

然后,你需要通过整合来理解含义,形成文章里没有直接描述的联系。你会把文章里的词语和观点,和你自己已经知道的东西联系起来,同时你会推断出作者意有所指但没有成文的细节。Kintsch 将将这种完整而联系丰富的心理表征称为情境模型

根据 Kintsch 的模型,在学习过程中,如果你不用自己的话来阐述文本(即使这可能在你的潜意识里进行),你基本学不到任何东西。想要形成一个整合良好的情境模型,你得把作者用词所指的概念,跟你已有知识中的概念关联起来。也就是说,你在此过程中处理的是概念,而不是语词。比如,一个作者说的「通过肺部排出二氧化碳」,另一个作者说的「呼出二氧化碳」,你通常需要把这两个短语解读为同一概念。否则你就无法把这两篇文本所形成的情境模型联系起来。

来源:为自我解释提供支持的初步实验

但是班级人数为 1 并不是最优的。因为沟通和合作对学习是很重要的。

班级人数为 2

费曼学习法升级版,两个人可以互相给对方解释自己学到的东西,讨论自己的疑惑,寻找共同话题进行交流。

班级人数为 3

问题出现了,如果一个学生在向剩下两个学生解释学到的内容,剩下两个人往往会有不同的疑惑(因为每个人的知识背景都是不同的)。那么,一个人提出疑惑,势必打断另一个人继续听课。三人班级可能需要选择一个共同目标,但是在随机分班的情况下,想要在三人间达成一致是非常困难的。

如果班级人数进一步增大,上面这个问题只会越来越严重。最后只会导致一个学生在上面讲课,下面大部分人要么觉得听不懂,要么觉得太简单,还不如自学。


相关文章

叶峻峣:最优班级规模:1.4 人叶峻峣:课堂教学的内在问题


← 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