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返回目录


新政策强调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推进职普融通,中职教育以后将走向何方?有哪些影响?

学校≠教育≠技能;文凭溢价=80%信号传递+20%人力资本

52 👍 / 10 💬

问题描述

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关于实施就业优先战略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的意见。意见提出,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推进职普融通、产教融合、科教融汇,培养更多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推进技工教育高质量特色发展,组建一批技工教育联盟(集团),遴选建设一批优质技工院校和优质专业。将职业生涯教育融入高校人才培养全过程,推动在普通高中阶段开展职业启蒙、职业认知、职业体验。

港股市场教育股集体上涨,其中,民生教育涨近6%,中国东方教育涨近5%,思考乐教育和中教控股涨超1%。


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实施就业优先战略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的意见_中央有关文件_中国政府网


问题是怎么才能发展好现代职业教育。

对于个人而言,选择接受职业教育,就等同于主动接受自己在社会上地位低下的结果。

这是个恶性循环:

  1. 成绩好的学生去卷学术教育,差生被分流去职业教育
  2. 学术教育的毕业生平均水平更高,职业教育的毕业生平均水平更低
  3. 社会普通认为学术教育背景的应聘者水平更好
  4. 职业教育背景的人在就业时遭受统计歧视(简历直接被刷)
  5. 学术教育背景的毕业生能赚更多钱,地位更高
  6. 加强 1

哪怕职业教育相比学术教育,能够提高个人更多的生产力,积累更多的人力资本,也很难打破这个恶性循环,因为职业教育对个人的「污名化」过于严重了。

想要打破这个恶性循环,光靠政策给职业教育补贴是行不通的。只有大幅削减学术教育的公共预算,提高学术教育的毕业标准,遏制文凭和学历通胀,双管齐下才行。

当然,肯定有人会以教育公平为由来反对这一做法,说这会让穷人上不起学,失去美好的未来。

且不论现在这种分省录取的高考模式是否公平,实际上给所有人教育补贴的做法,反而会损害贫困人群的利益,不如拿出来发 UBI。

以下内容节选自《教育的浪费》

信号与社会公正

我们大多数人反对将教育成本从纳税人身上转移到学生身上,甚至,一想到这种可能性,我们就会本能地排斥。学费上涨,谁受到的影响最大?毫无疑问,是贫穷的人。与其为教育的社会回报多少而烦恼,难道我们不应该把目光集中在社会公正上——我们的社会难道不该履行对最弱势社会群体的责任和担当吗?

如果教育的主要功能是教授有用的工作技能,那这些担忧不无道理。在当前这样一个世界,提高学费不仅会造成劳动力的技能水平下降,还将放大技能的不平等现象:你越穷,学到的就越少,赚的也就越少。

然而,教育的主要作用只是向外界发出信号,所以,拿社会公正来拷问教育的价值似乎有些不合时宜。是的,为一个贫穷的年轻人发放全额奖学金,他有机会向劳动力市场传递一个优质的信号,并因此过上更好的生活。然而,若向所有贫困的年轻人颁发全额奖学金,教育信号就变味了:来自富裕家庭的竞争对手会选择继续深造来保持优势。如此下去,最后的结果只有一个——我们之前讨论的“学历通胀”。随着教育水平的提高,工作对于文凭的要求也水涨船高,同样一份工作,工作者(包括穷人)需要接受更多的教育才能得到。请问,社会的公平正义何在?

补贴不仅会加剧学历通胀,损害穷人的利益,还会使招聘和晋升朝着对穷人不利的方向进行。想象一下这样一个社会:半数人口上不起大学。在这种情况下,把好工作预留给大学毕业生,不再是理所当然之事。“有很多合格的申请人都没有上过大学”不再是一厢情愿的说辞,而是真真切切的事实。此时,教育仍然是一种信号,但缺乏教育不再是致命的劣势。当被问及:“你为什么不上大学?”“我负担不起”是一个极好的借口。但是,如果政府提供巨额的教育补贴,情况就完全不同了。你还有什么其他的“好”借口呢?“我考不好”?“我不想上大学”?“我觉得我能在工作中学到更多的东西”?一旦最好的借口没有了,雇主完全没有理由继续保持开明的心态。

从更专业的角度来说,补贴提高了受教育程度和就业能力之间的关联度。就本质而言,补贴的确能帮助那些能力强、收入低的学生——正如林登·约翰逊所暗示的那样。不幸的是,随着教育与能力之间的关联度上升,比起能力,申请者的教育背景对雇主来说更具吸引力,因而能带来更丰厚的回报。丰厚的回报反过来刺激学生接受更多的教育。如果家庭经济状况是决定学生教育成败的唯一因素,教育信号将很小,因而不会引起太大浪费,但是,真实情况恰恰相反。

我承认,补贴能在一定程度上促进社会公正。在我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我最好的朋友就是来自一个贫穷的农村家庭。如果不是有一所顶尖的州立大学为他攻读学士学位提供全额奖学金,他很可能没有机会来普林斯顿大学攻读博士学位。要是你去大学校园逛一圈、打听一下,就会发现,类似的故事并不少。但是,要找出补贴对社会公正的不利影响,你必须仔细思考一点——因为学历通胀,穷人失去了多少机会?多年前,大多数美国人没有完成高中学业,辍学生在劳动力市场上几乎不会受到歧视。但是现在,歧视相当严重。多年前,很少有美国人完成大学学业,高中毕业生也有机会在职场上步步高升。现在呢?别想了。主要的区别不是“经济形势变了”,而是教育水平提高了,工作者需要更高的文凭才能踏上更大的舞台。


但即便如此,就算职业教育不再受到统计歧视,也还会面临一个问题:市场需求不足。哪怕职业教育用更低的成本培养出了生产力更高的毕业生,但市场如果没有相应的就业岗位,这些人一样找不到工作,职业教育一样难以发展。而要解决需求问题,这背后又有更复杂的分配问题,我就不多说了。

推荐读一读 @库尔沃塔森林 的回答《如何看待未来中国经济的发展?


相关文章

Thoughts Memo:《反对学校教育的依据》的左派经验Thoughts Memo:教育:经济与学术视角Thoughts Memo:反对补贴郁金香


← 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