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出了学校,数学就变得有趣,有用,学起来还开心。
我们恐惧它、厌恶它;对擅长它的人,我们羡慕而又怀疑;我们对它极其尊敬,让孩子在每一学年的每一天都学习它(或假装学习);它也被用作大学入学的主要标准。它就是数学。我们将数学捧上神坛再转过头去,或是唾弃万分——正如各种我们捧上神坛的事物一样。
数学是我们无法糊弄过关的学校科目,因此很多人都非常害怕数学。每道问题要么正确要么错误,没有部分得分。对很多人来说,数学成绩反映了基本智力。数学成绩差就是逻辑能力差,所以相比其他学科,在数学里人们更恐惧失败,而对失败的恐惧会阻碍学习。我猜测数学在 SAT 和 ACT 大学入学考试中分量如此之重的原因,是人们认为数学是一般推理能力的指标。但他们错了。
掌握数学的第一步是将其推下神坛。我们看重的现实问题是:我应该跟谁结婚?我应该结婚吗?同性恋应该有结婚权利吗?我应该选择什么职业,应该做什么准备?如果我发明了个小玩意,有人会买吗?公司应该和个人一样具有宪法权利吗?通厕所的最好方法是什么?数学对这些问题无用,而这些问题也无法根据公式得出非黑即白的正确答案,或错误选项。人类智能和推理能力在于智慧,而非数学。智慧是针对我们面对的问题,整合常识,人类价值观,好恶,对其他人及其好恶的理解,形成解决方案——从而提升我们和其他人的幸福感,消除我们和其他人的不幸。数学有其作用,在我们的现代社会里有非常宝贵的作用,但数学远远称不上是智能的核心。数学发明之前,人类就具备智能了。我知道的有些聪明人——甚至是一些最优秀的科学家——并不是特别擅长数学。
掌握数学的第二步是要意识到数学并不难。数学并没有什么魔法般的成分。做数学不需要超出常人的天赋。我们让学龄儿童学上上千小时的数学,但其实这并非必要。实际上,着眼于成绩,而非快乐或者实际作用,来强迫孩子学习上千小时的数学,这正是让数学看上去如此困难可怖的罪魁祸首。
证明数学不难的最好证据,来自非学校教育运动,以及瑟谷类学校的实践。我在先前的帖子中描述过这些运动。非学校教育者指的是不为孩子设定培养方案,或衡量学习进度的在家教育家庭。瑟谷类学校是依照瑟谷学校模式设立的学校。所有年龄的孩子每天都能自由选择与任何人交流,能追随自己的兴趣。对于我们传统上对在社会里取得成功的关键,非学校教育者和瑟谷学校式教育者将其完全否定。各种可见证据说明,在这样的环境下,孩子能够成长为快乐、高效、有道德的社会成员,能为自己的生活做主,并在成年后持续学习(关于瑟谷学校毕业成员的研究,参见我 2008 年 8 月 13 日的帖子[1])。
几周前,我向本博客的读者征集了孩子自主学习数学的故事。共有 61 名读者回应,有些人写得非常好,足以单独成文了。我对此非常感激。大部分故事是非学校教育的父母写的,他们记录了自己的孩子学习数学的过程。我花了几天来整理并定性分析这些故事来找出共同点,而现在我已经初步完成了这项任务,可以与各位分享。
我发现,根据这些数学学习故事背后的主要动机,可以很方便地分为四类。我将其概述为:趣味数学(或者也可称「纯数学」),工具数学(为解决现实生活问题而学习的数学知识),教学数学(根据学习者之外的人设置的培养方案或计划来学习的数学),高考数学(为 SAT,ACT 等大学入学考试取得好成绩而学习的数学)。我描述这四类数学学习时有一些约定,这样适合想略读的人找重点。我会只使用故事讲述者的名字,而不会使用孩子的名字,因为有些人想保持匿名。我在故事之后的评论会采用引言格式,而故事投稿者的话会用圆点列表的形式标出。
趣味数学
我决定以我最喜欢的趣味数学开始。有人管趣味数学叫「纯数学」。这是真正的数学家和四岁孩子都在做的数学。趣味数学之于数字,就像诗歌之于文字,或者音乐之于声音,艺术之于视觉。我之后会描述作为游戏工具的数学,但我现在所描写的是数学作为游戏本身——为其快乐与美感而做的数学。趣味数学在于发现或创造数字中的规律,正如同诗歌在于发现或创造文字中的规律,音乐在于发现和创造声音中的规律,艺术在于发现和创造视觉空间中的规律。
四岁孩子很擅长把身边的世界带入自己的游戏中。他们把玩单词,所以他们是诗人,他们把玩声音,所以他们是音乐家,他们把玩蜡笔,颜料,黏土,所以他们是艺术家。而他们也把玩数字,所以他们是纯数学家。我注意到一个事实,瑟谷学校的学生并没有任何强加的培养方案,所以他们长大后会继续这种玩耍。他们继续把玩文字、声音、颜料、数字,并往往会非常擅长这种游戏。非学校教育家庭中长大的孩子似乎也是如此。
小孩子最早开始的数学游戏,往往是发现有固定规律的数字序列,即有规律重复现象(十进制)的数列,而只要理解了规律就可以一直数下去。可以从非学校教育者的故事中引用三句话来说明这点:
- Evelyn 有个 4 又 ¾ 岁的儿子(他坚持必须写上 ¾),她写道:「当他理解连点成线后,他突然明白了数字的顺序。他开始无时无刻不大声数数,无论是走路还是躺在床上……有一天他和他同学玩耍,那位同学的母亲很惊讶他怎么如此擅长这些「大孩子才会」的数字……他为她用西班牙语数到了三十,并告诉她自己能用英语数到一百万。所以在此之后他会从早到晚不停数数。这有时对其他人来说很不好受。我们得提醒自己这是好事……他现在数到了 5068……如果我跟别人说他正在数数一直到一百万的时候,他说:「不,一千万。」我希望我能活到那天!
- 来自英国的 Lucy 有个刚满五岁的孩子,她写道:「他有一次在换衣服的时候从 1 数到了 100,只是觉得这样很好玩。那时候我才意识到他会数数!他喜欢排列数字形状的磁铁,让我告诉他排出的数字是多少,他特别喜欢摆百万级别的数字!通过玩冰箱磁铁,他掌握了千以上的数字。他在街区里面走路,注意房子上的数字,于是掌握了奇数和偶数。他能在其他情境下认出这些数字。他通过预测下一个房子的数字掌握了两个两个数数的方法。我们从来没正式教他算数,也没做过书面练习。」
- Kathy 写道:「我们最大的孩子 6 岁,他非常喜欢数字。他 4 岁前就能数到 199。他喜欢数数,也喜欢让我数数,他跟着做动作。我一边数数,他一边蹦蹦跳跳,在沙发上蹦来蹦去。他开始学数学的契机,是他想知道如果他的东西翻两倍会有多少。我们经历过一段双倍的时候!」
随着小孩子玩数学游戏,他们经常会明白基本的加减乘除概念。有了概念后,具体的计算方式就很容易掌握了。很多故事都可以佐证这点:
- Janet 有个小女儿,她写道:「就像一般孩子一样,她逐渐掌握了数数。她数数会用手指、食物、玩具、游戏小物件、游戏板以及电脑游戏上的空间等……自然她就借助手指和这些物件开始加加减减,之后便开始心算……她有时候会突然问道:『四加十等于十四吗?』我说:『是』,她说:『那么五加十等于十五,七加十等于十七吗?』她很快发现了加减法的规律,并开始应用这些她自己发现的规律,很有价值。对数字规律的兴趣在她七岁时最为显著……我上学时最怕数学,即使是到了青春期也是。但我必须说随着我观察女儿并跟她交流,我得以用新的目光审视数学,我感到思维更加清晰,之前从未感受过。在她逐渐构建与数字的关系的过程中,我感受到了一种美。」
- 采取非学校教育的妈妈 Lori 写道:「这就是两分钟之前的事。我的小儿子(五岁)在用乐高搭积木,我在另一个房间,他突然一边在沙发上跳,一边笑着喊我:『妈妈!4+4+4+4 是多少?』我说:『16』他笑了,接着说:『8+8 呢?』我说:『16』他笑得更开心了,又问:『2+2+2……』他说的那些 2 加起来正好等于 16。显然他知道这些问题的答案。这些不是有人教他,他再记下来的,而是他从玩乐高,在脑海里摆弄数字,用手指数数得出的。他非常喜欢操纵数字。对他来说,这就是一场游戏。」
- A-L 有一个小儿子,她写道:「我们的客厅有一扇大窗户。他三四岁的时候有一天走进客厅,并发现窗户有四行窗格,每行七个。『所以』,他说,『如果我数 7 数 4 次,那就是 28』我印象中在那之前我们没讨论过乘法,但他基本上只靠观察格子的排列,就弄明白了乘法的原理和算法。他开始自己捣鼓实验,将纽扣排成行,就像窗格一样。他基本上还要靠数数得出答案,因为他没有记住,但他理解乘法的原理和意义。」
- Barbara 对她接受非学校教育的女儿描述道:「她刚才一直在跟我说她和她朋友在玩什么游戏,之后我们沉默了几分钟。突然,她兴奋地喊道:『啊我明白了!!』我问她什么意思,她说:『我理解除法了。』她解释道除法是把整个东西分成同等的几个部分。之前我们从未讨论过除法。我没让她解过题,也没向她解释什么是除法……我的故事没有说明她是如何学习这些数学概念的。但我知道,我们选择的生活方式,让她有时间消化思考她的所听所闻,并提出问题。她能用自己的方式关联各种概念,弄懂各种问题,检验自己的理解。我确信一旦她『掌握』了一件事,她会将其记住并运用,因为那完全是她自己的发现。」
- Aurora 这样描述她的儿子:「那是他七岁时,有天晚上他带着一包彩虹糖回家。就像很多孩子一样,他喜欢把彩虹糖放在盘子上,按颜色整理好,并用彩虹糖玩耍。那天他带了九粒彩虹糖,他把这些彩虹糖排成了三行,每行三个。他说:『看,九这个数字是个方形。』我告诉他这应该叫平方数,并告诉他四行四个彩虹糖也能排成平方数。他后来排了一个又一个方形,越来越大……最后没办法用彩虹糖排方形了(数字太大),或者可能是因为他觉得无聊,他拿出计算器开始计算更多平方数,并把他们写了下来。」
有些读者肯定在想:「当然,好的老师也可以用这些演示技巧来教授数学。相比让孩子自己发现,有老师教的话孩子能更快更高效地学数学。」然而这种想法的问题在于,每个孩子都是不一样的,而无论老师有多聪明,老师都不能钻进每个孩子的脑子里,找出在那个时间点最能让那个孩子聚精会神的技巧来。这就是为什么在长期看来,自主学习——孩子做主的学习——几乎是最高效、最持久的学习,是再才华横溢的老师教孩子也无法比拟的。
工具数学
数学不只是游戏,而更是日常生活中的有用工具。因此我们也会自然而然习得数学。大部分寄给我的数学故事,都讲述了为日常生活使用而学习数学。我从这些故事中引用如下:
- Amy 是家庭教育妈妈,她有七个孩子。她写道:「他们就是通过跟钱打交道和做饭,而掌握了乘法、除法、百分比计算、加法和减法。他们不仅要把好吃的零食在他们之间均分,还要分享给总是泡在他们身边的朋友。我觉得这对数学学习非常有帮助。食物和金钱能教孩子不少数学,能给他们非常多的动力。」
- Anne 写道:「我的五个孩子都掌握了阅读菜谱,阅读带单位的数字,如何给料理的调料分量做除法,翻倍或者翻三倍。他们会读地图,能弄明白旅程有多长。他们会玩各种棋牌游戏,这些游戏需要运用数字和推理能力——Uno,Skip-bo,Pinochle 等。随着他们参与各种当地的体育运动,他们掌握了怎么计分和算平均值。其中一个男孩掌握了用表格记录他们组的击球纪录。他们都有银行储蓄账户,也在用分类账簿。」
- Vincente 是瑟谷学校的员工,他给我寄来了这则可爱的故事:「不知为何我们手上会多出不少零钱,需要把这些钱捆起来存到银行里。我们有个小同学决定帮我们(在我的协助下)。我们把五元钱捆起来,五十一捆。后来他越来越熟练……一周后我在玩躲避吸血鬼的游戏。我们还有个很小的孩子邀请我玩他组织的角色扮演冒险游戏。数零钱的孩子还有其他人也在看着我们,他们在学习。地下城主在敏捷检定中掷出 4 个 5,他的吸血鬼执行一个极好的跳跃和旋转,一只手落在一根铅笔般细的树枝上。在第二次听到数零钱的孩子的话时,Peter 的博客预留的空间叮当作响:『四乘五是二十,五乘四是二十。』乘法交换律——学到了。」
- Jennifer 也写道:「3 年前,我的儿子(八岁)被确诊为一型糖尿病。现在,每顿饭都要用数学。我们要根据配料表计算碳水化合物总量,每顿饭摄入的碳水化合物总量,每天每个时刻的碳水化合物与胰岛素的比率,校正因子,百分比等。现在他为了活着必须掌握数学。他还是讨厌背乘法表。如果我问他,『3x6 是多少?』他只会无神地盯着我。有一天他想吃曲奇饼,所以我说:『好,如果每片曲奇有 6g 碳水化合物,你要吃 3 片饼干,那这些曲奇一共多少有碳水化合物?』,他眼都不眨地说:『18』。」
但有助于学习的不只是食物和金钱。还有一个例子:
- Beatrice 写道:「女儿在弹钢琴时告诉我她在做数学。她碰到了很多分数——二分音符、四分音符、八分音符、十六分音符,不仅在于乐符,而且在于规律和韵律里。」
很多寄给我的工具数学故事都与游戏有关。现在孩子玩的很多游戏都会涉及数字,至少需要计分;很多游戏需要非常复杂的数学,而为了玩游戏,玩家都会积极地学习。这有几句代表性的引言:
- H 写道:「我有三个孩子在上民主学校,那里没有强加的培养方案。我的孩子花了很多时间玩网络游戏,都是真实游戏,而不是愚蠢的教育游戏。我 11 岁的儿子在玩冒险岛,他为了玩游戏而掌握了非常复杂的数学。『如果我想买某个价格的头盔,为了赚到这些钱,我需要按一定的时薪玩多少小时才能买到这个头盔?如果我在市场卖了这个东西,手续费是一定的百分比,扣除手续费后还剩多少?我如果的经验是这个百分比,我每小时获得的经验是那个百分比,我需要玩多少小时才能升级?』……此外在游戏里玩家需要与三种不同的货币打交道,需要时常在不同货币之间换算。假如把这些问题从游戏的场景中抽出来,拿来问“真实”学校的五年级学生,你看看能怎么样。」
- Rebecca 写道:「我最大的孩子在上学前就掌握了基本的数学,因为他要从侵略者手上拯救世界。」
- Gillian 写道:「我有两个孩子,一个 10 岁,一个 5 岁,他们都接受非学校教育,生活中充满了各种刺激,他们不可能不接触数学。具体而言,我儿子玩的电脑游戏和 PS3 游戏——魔兽世界、模拟人生、神秘海域、英雄之城——都自然而然地运用了数学概念。我并不喜欢故意『教育』人的游戏,我的孩子也一直不喜欢这些游戏。我每次想诱导他们玩这些游戏,他们很快就失去兴趣,这可能是因为这些游戏的语调过于高高在上,相比那些精心设计的游戏都不够复杂。但只要让他们玩需要智慧的游戏,他们必然会掌握那些试图通过课程大纲传授的东西,但他们会学得更加自然,更加轻松。」
- Erica 也写到:「我的两个儿子(11 岁和 7 岁)一起设计了个游戏,叫『画图战斗』。这是个策略游戏,需要使用加法和减法。他们都会绘制自己的角色……然后每个角色开局会得到 50 点数,可以分配到战斗技巧、武器、生命、护甲上。合理分配点数非常重要,因为有些东西更为重要。每个玩家轮流发起进攻,每人都要计算对敌人造成了多少伤害点数,减去你的角色失去的点数。最终获得最多点数的玩家获胜。」
数学不仅对食物、游戏、理财有用,还对一些职业至关重要——物理、工程学、会计等。无论先前数学教育有哪些空白,自由选择了这些职业的人,会主动学习他们需要掌握的数学,这是他们自主训练的一部分,以下内容引自三则关于为职业而学习数学的故事:
- Terry 为孩子选择了在家教育(但不是非学校教育),她写道:「我的大儿子对数学总是避之不及……我让他做数学练习册,他会跟我打架,所以我对他在数学上要求越来越少……我们五年级后就不再碰数学了。他基本上可以无限制地玩电脑,并自学了编程和游戏开发。他十七岁的时候,有个拍卖市政债券的公司想让他去那边实习做编程相关工作。他非常擅长编程,对债券和税款之类的东西手到擒来。他经常和大银行的高官通电话,那些人根本不知道跟他们打电话的人如此年轻。他仍然不能立刻说出 6x7 是多少,需要在脑子里算一下。他为了读社区大学而参加了定位测试。他的数学成绩很差,需要参加补习数学课程。他很烦这点,因为这个课需要花钱,但没有学分。所以他学了两天数学(我加了强调),并重新参加了测试。这下他不用上补习数学课,也不用上基础数学课了。如果他觉得有必要学什么东西,他就会好好学。否则他就会根本不管!」
- Dan 在读人类学博士,他写信给我说明,他在大学修了一些根本没有应用场景的数学课,这些课对他博士生涯中需要的统计学根本没用。他补充道:「经过大量自学和少量指导后,我现在比我遇到的大部分教授都擅长统计学。」
- 我的一位同事是备受尊敬的生物学家,他的工作包括研制数学模型。他在一篇自传性质的短文中写道,他高中和大学数学成绩都很差,也没学到什么。他写到:「我在大学修了一年数学,是大一微积分,我几乎被干掉了。在研究生院我有充足的学习数学的动机,我也学了。我买了《傻瓜都能看懂的微积分》,学的很刻苦,遇到困难就去骚扰懂得多的同学。这个过程不算有趣,但我每次弄懂了什么东西,我就会感到一股成就感,于是就愿意继续下去。我还是研究生的时候,就发表了我的第一篇理论性论文,而我现在是颇有名气的理论生物学家了。」
教学数学
如果这篇文章是那种典型的数学教育文章,那我就会完全讨论教学数学了——“专业”教育者教授给“天真”学生的数学。我们的社会秉持着一种强烈的信念,即数学必须由教师传授,因此即便选择了非学校教育的家长,一开始也不愿意放弃正式或半正式的数学教导。他们会暂且服从于两种文化理念,即(1)必须由教师教授数学才能在社会里取得成功(2)数学并不有趣。所以大部分人不会试图自学数学。但慢慢地,随着他们不断观察孩子,他们变了主意,并放弃了指导。这是两则很好传达这些观点的引语:
- Rebecca 写道:「显然在征求儿子的同意后,我们姑且选择使用一整套带有视频的数学学习方案。后来我和我的儿子都丧失了热情。他觉得很无聊,我不喜欢材料的讲述方式……重复,重复,还是重复。所以在一番心理斗争后,我松开我的手,放弃那可预测且步调一致的培养方案,告诉我儿子说我放弃了。放弃数学培养方案(和期望)让我轻松不少。很久以来我的心里都是分裂的——『我们采取非学校教育,除了数学。』我对数学非常纠结,我以为我必须努力鼓励(胁迫?)我的儿子使用传统方法来学习数学。」Rebecca 继续解释道她一开始坚持数学教学的顾虑是对上大学的期望。她多年来都坚持,她的儿子必须上大学才能过上好生活,而他必须学数学才能上大学(即便他还没到九岁)。
- Carin2Learn 写道:「我承认有一刻我太过焦虑就给我儿子看了一个数学练习册网站……他也声称他想要本数学练习册。我给他买了一本,他没有做。可喜的是,数学远不止坐着写题。」
还有一些回应者指出,如果孩子自己选择做数学题目或者上数学课,并且能按照自己的办法、自己的节奏做,那么这些对孩子就非常简单。这里有一些引语来证明这个现象:
- Carlotta 有个儿子,他 12 岁之前都没做过正式数学练习,她写道:「他很快就学完了关键阶段 3 的数学*,只花了三周的时间,一天做一点。他发现这些题目简单得有点可笑,他只花了不到一小时就记住了乘法表(对他发现的各种规律有些兴趣)……三角学不费吹灰之力,方程也不成问题。他小时候在 RuneScape* 里面的市场上玩了挺久,也在不少(有趣的)游戏中解决了很多数学题目。但这就差不多了。根本没费多少功夫。」(*译注:英国教育划分了若干个关键阶段,关键阶段 3 是 11 岁到 14 岁;RuneScape 是一款非常受欢迎的在线角色扮演游戏(MMORPG)。)
- Fawn 写道:「从二年级到五年级,我的 11 岁女儿都接受家庭教育。我们并没有开展多少正式数学指导,可能每周也就一个小时。她有个练习册,她想做就做,如果她有问题,我就会简单解释一下,但基本上都看她自己。4 年级结束后,她的标准数学测试水平比同年级学生高了不少。她现在在一所传统学校读六年级,这是她自己的要求。她数学平均分有 94 分。」
- Leslie 写道:「我们做了一些实践活动,但说实话,我自己的数学教育反而是一种障碍。如果我试图向我孩子解释什么东西,他们中有一个会打断我说:『你把我弄糊涂了——我是这么做的』,他会更优雅地解释怎么获得正确答案,这正说明他们对数学的理解比我高出太多。我倍感谦卑。」
- 我上篇文章的一位匿名评论者写道:「我有一个朋友也是非学校教育者,她儿子的数学教育就是随便读读《可怕的数学》。他 14 岁时决定在社区大学修代数课。他找了本教科书,几周内就掌握了所有算术内容。我的另一个朋友让儿子在五年级的时候去读书。接受测试之后学校说他的儿子在年末根本不可能赶上五年级的水平。结果他一个月内就赶上了。」
- Chris 的女儿就读于传统学校,她写道:「她被诊断为有学习障碍。在小学她能凭直觉给出作业中复杂的数学问题的答案,比如复杂的分数或长除法,但她不知道自己怎么得出这个答案的。我试图向她展示如何写出题目步骤时,她会大声哭泣。『老师不是这么教的!』她会试图写一些神奇的步骤,她记不清,但觉得这就是长除法的步骤,这样得不出正确答案。她拒绝采用我的步骤,即便这样做能获得正确答案,因为老师不是这么教的。」
高考数学
现在,我们最终要来讨论中产阶级家长最担心的数学了。基于一些奇怪的理由,社会决定了想上大学的年轻人——即便是那些想成为诗人或语言学家的青少年——都必须参加评测代数、几何、三角函数能力的考试,即便这些知识他们有生之年可能都不会用到。所以,一些公司靠给孩子做考试辅导赚了不少钱——那些孩子已经在学校“学习”了数千小时数学。很多时候这些辅导非常有效,因为这时候年轻人为了上大学而有充足的动机学习这些数学。之后他们就可以把这些临时记忆的数学永久忘掉。这里有两篇关于接受非学校教育的孩子如何为 SAT 或 ACT 考试做准备的故事。
- Leslie 的儿子在上大学之前都完全接受非学校教育,她写道:「他最初接触的正式数学教育就是他准备 ACT 考试的时候。在他小时候我们买了数学练习册,甚至还买了一些教科书。但他基本没怎么看过。数学的『肮脏小秘密』是,不同于文化灌输给我们的想法,数学其实不用花那么多时间来学。我的儿子只是花了几周学了一些 ACT 考试准备书,就在 ACT 考试上拿了 33(译注:ACT 数学满分 36)。」(注:在美国,中部的州常用 ACT 考试作为标准,而东西海岸的州常用 SAT 考试作为标准。)
- 为了更多了解没有接受正式数学训练的孩子,如何应对大学入学的数学考试,我采访了 Mikel Matisoo,他是瑟谷学校的学校员工,学生要准备 SAT 考试时经常咨询他。他告诉我,找他的学生往往对数学没有多少兴趣;他们只想取得足够高的 SAT 分数来进入心仪的大学。他说:「SAT 的结构让 SAT 考试准备很容易;有取得高分的小技巧。」Mikel 一般与学生每周见面一到一个半小时,一共见面 6 到 10 周,学生每周再练习 1 到 1.5 小时。因此这些从未接受正式数学训练的学生,总共需要花 12~30 小时。根据 Mikel 的说法,他们一般能取得的成绩,足以进入门槛稍高的学校了。Mikel 解释道,那些非常喜欢数学,SAT 分也非常高的孩子,一般并不找他,因为他们能靠自己准备。
所以,家长们,请不要担心孩子的数学学习。如果他们有玩耍的自由,他们很有可能会玩数学并喜欢上数学的规律。如果他们生活贴近实际,并会接触计算,他们会按照自己的方式掌握这些必要的计算。如果他们决定上大学,他们很快掌握考试拿到好成绩所需的数学技巧——无论是考试辅导书、课程还是教程。如果他们选择需要数学的职业,他们会积极想办法学习这项职业所需的数学。你们的担忧反而会妨碍他们的脚步。
所以,教育者们,请跳出你们的一方天地,看看这些伟大的教育运动——非学校教育和瑟谷学校运动——并研究它们,你们就知道,换一种角度,让孩子自由,做主自己的学习,教育竟能如此无痛而快乐。没有人,至少没有学生,会从我们迫使孩子接受的数千小时数学学习中受益。那些自由的孩子用少得多的时间就能学到相同的知识。
此时此刻,你对这一切有什么看法?……这篇文章,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也为所有人提供了交流的平台。你的疑问、感悟、故事、观点都会被我以及阅读这篇文章的所有人尊重,无论我们是否赞同……关注我之后,我们可以讨论更多有趣的话题。(当然,鼓励大家在这篇文章下面的评论区里发言——译者注)
Thoughts Memo 汉化组译制
感谢主要译者 Shom,校对 JarrettYe
原文:Kids Learn Math Easily When They Control Their Own Learning | Psychology Today
发表于 2010 年 4 月 15 日
作者:彼得•格雷(Peter Gray)博士
上一篇:
叶峻峣:少即是多:为什么美国学校要少教数学下一篇:
叶峻峣:校园霸凌:专制学校的悲惨代价创作声明:内容包含教育建议,国外经验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