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返回目录


0B2:容忍模糊感

学校≠教育≠技能;文凭溢价=80%信号传递+20%人力资本

109 👍 / 7 💬

返回目录:从 0 开始学外语:Refold 路线图(详细版)

学校中的传统学习基于这样一种观点:你应该努力争取完美。满分是 100%,任何偏离完美的行为都会导致分数降低,遭受老师和父母的责备,你甚至可能会被留堂。这种教育方式,让我们习惯于避开那些可能让我们感到无能为力的非舒适区。

在无法理解外语时,我们会有种无所适从的感觉。面对这种难以理解的语言输入,我们很自然地会觉得自己很蠢,感到挫败,甚至自闭,这些负面情绪不仅会打击你的学习动力,还会阻碍你的大脑吸收语言,这种现象被称为「情感过滤器假说」。[1]

在学校的语言教育中,教师通常会尽量避免学生遇到这个问题。他们鼓励学生在接触「真正」的语言之前,先通过技能培养法来学习,以为这样学生就不会因为不理解而感到痛苦。

技能培养法对语言习得是【行不通】的。

等到自信满满再开始学,这种思路其实毫无道理。就像游泳一样,你不能光靠理论学习就能学会游泳。再多的理论知识也无法教你如何在水中游。如若想要学会游泳,你必须直接跳到泳池里,自己摸索。

语言学习也是如此。单靠背诵词汇和语法规则,你并不能真正准备好应对实际语言使用。在现实生活中,人们的说话方式各不相同,他们可能会含糊其词,使用方言和俚语,或者快速说话,甚至模糊不清。要想理解他们,你也必须参与其中,自己摸索。

在这个参与和摸索的过程中,你可能会有种像是在水中挣扎的感觉。学习语言最艰难的部分,就在于接受自己的无力感,以及容忍自己无法理解的语言带来的模糊感。

如何增强对模糊感的忍耐力?

首先,不要再自我贬低。不要再说「我永远也搞不明白」,你现在还不懂,并不代表你永远都不会懂。你越是自我贬低,心情就会越糟,学习的难度也会随之增大。

换个思考角度看问题:问题的关键不在于你「没理解」,而在于你无法接受自己的不理解。不理解其实没关系,这是学习过程中很自然、也很必要的一部分。试着跟它和解。

别每个生词都查字典。当你因为模糊感而觉得难受时,你可能会忍不住查阅每个不知道的单词。但你要学会克制这种冲动。频繁的查阅会打断你的学习节奏,影响大脑对语言的吸收。

慢慢来。你还不习惯不懂的感觉,甚至可能会头疼。给自己一些时间,慢慢来,逐步提高忍耐力。过不了多久,你就能轻松看完一小时的电视节目。

欣喜每一个小进步。可能你听懂了一个新词,或者一个句子。每当有这样的时刻,记得为自己点赞。

最重要的是:记住要享受其中。

脚注

[1] Affective Filter Hypothesis, Wikipedia



上一篇:0B1:享受语言

下一篇:0C1:主动沉浸


Thoughts Memo 汉化组译制
感谢主要译者 LockXie,校对 Jarrett Ye
原文:Tolerate the Ambiguity | Refold

专栏:外语习得


← 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