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返回目录


微创教育:印度经验

学校≠教育≠技能;文凭溢价=80%信号传递+20%人力资本

41 👍 / 3 💬

数千名贫困的印度儿童如何掌握计算机技能

十年前,1999 年 1 月 29 日,时任 NIIT(总部位于新德里的信息技术公司)学术主管的 Sugata Mitra,启动了一系列关于儿童自主学习的有趣研究。

那天,Mitra 打开了一台他安装在 NIIT 大楼外墙上的电脑。这堵墙正对着新德里最大贫民窟,那里的孩子大多不上学,基本都是文盲,从未见过电脑。他安装了电脑,放在那,告诉孩子们可以玩,然后用摄像机监控周围的活动。

这些孩子——大多数在 6 到 13 岁之间,他们好奇地接近着这台电脑,开始探索这个像电视机的奇怪装置。他们开始触摸计算机的各个部位,惊奇地发现,通过在触摸板上移动手指,可以移动屏幕上的指针。这引发了一系列令人兴奋的发现。当指针移动到屏幕的某些部分时,会变成一只手。按下触摸板时,屏幕会发生变化。于是他们呼朋唤友,告诉他们这机器的神奇。每一个新的发现,无论是一个孩子还是一群孩子发现的,都会与其他人分享。几天之内,数十个孩子已经学会在网上冲浪,下载音乐和游戏,用 Microsoft Paint 画画,不胜枚举。

随后,Mitra 和他的同事在印度其他 26 个地方重复了这个实验,包括农村和城市,结果总是大致相同。在其他国家也有类似的发现,例如柬埔寨、埃及和南非。直到如今,当我写下这些文字时,新的户外电脑正在世界各地的贫困地区安装。

无论在哪里设置电脑亭,孩子们都会迅速聚集,探索设备,并在没有外界帮助的情况下,通过互相帮助,发现使用它的各种有趣方法。孩子们为电脑、其部件、屏幕上出现的各种图标以及他们可以用电脑进行的活动编造了名字。例如,有一组孩子用他们的母语印地语称呼指针为「针」,文件夹为「橱柜」。那些不懂英语的孩子,通过与电脑互动和与他人讨论,学会了许多英语单词。认字的孩子有时会找到并下载他们感兴趣的文章,用他们熟悉的语言(通常是印地语或马拉地语)阅读。

Mitra 和他的同事将他们所实验的这种教育称为「微创教育」,借用自医学领域外科手术术语,意为对孩子的生活干扰极少。实验表明,孩子们在没有成人老师的情况下,以惊人的速度学习。教育者所需要做的只是提供工具——电脑。拿到工具后,孩子们天然的好奇心、爱玩本性和社交能力便接管了一切。

Mitra 和他的同事估计,每安装一台户外电脑,平均有 300 个孩子在三个月内掌握基本的电脑操作技能。也就是说,100 台电脑在三个月内可以使 30,000 个孩子掌握电脑技能。Mitra 所说的「掌握电脑操作技能」是指他们能够「完成以下大部分或全部任务」:

• 使用所有 Windows 操作功能,例如点击、拖动、打开、关闭、调整大小、最小化、菜单、导航等。

• 用电脑画画。

• 下载保存文件。

• 玩游戏。

• 运行教育和其他程序。

• 在有网络连接时上网冲浪。

• 注册邮箱。

• 收发电子邮件。

• 在线聊天。

• 进行简单的故障排除,比如扬声器不工作。

• 下载和播放流媒体。

• 下载游戏。

对这些使用户外电脑的孩子(随机选择)进行各种测试,Mitra 得出结论,这种环境下孩子们的学习能力「似乎与他们的教育背景、英语或任何其他语言的识字水平、社会或经济水平、种族和出身地(城市、城镇或村庄)、性别、遗传背景、地理位置以及智力无关」。

Mitra 的观察生动地佐证了我博客的许多观点。我主要认为,孩子们能够自我教育。Mitra 观察到,孩子们自学使用电脑,然后利用电脑自学更多的知识。他们之所以能做到这一点,是因为他们内在拥有一系列强大的自我教育本能——好奇心爱玩本性社交能力

好奇心:所有哺乳动物都有好奇心,人类尤为如此,特别在童年时期,好奇心达到了顶峰。人类擅于使用工具,所以我们的好奇心不仅引导我们用感官探索新事物,还引导我们动手去探索。当我们看到新事物时,我们想知道可以用它做什么。从婴儿期开始,孩子们通过操纵新物体来探索它们——推、摇、挤、丢、扔、弹——以观察可能产生的有趣效果。在 Mitra 的实验中,好奇心吸引孩子们来到户外电脑前,并激励他们以各种方式操纵它,了解它的特性。这些操作带来了令人兴奋的发现,每一个发现又引发了新的问题和新的发现。例如,发现点击一个图标会导致屏幕变化后,孩子们会点击所有其他可用的图标,只是为了看看会发生什么。

爱玩:所有哺乳动物的幼崽都喜欢玩耍,但人类是最为好玩的。爱玩本性促进技能发展,这也是主要的进化功能之一(参见 2009 年 1 月 1 日的文章[1])。玩耍涉及重复但多样化的动作,旨在产生玩家心中想要的效果。这些动作——无论是身体的还是脑海中的——都是为了纯粹的乐趣而进行的,但结果是对这些动作的熟练掌握。在 Mitra 的实验中,爱玩使孩子们在使用电脑功能方面变得非常熟练。例如,已经探索过绘图程序并知道如何使用它的孩子们,会被激励去玩这个程序,即用它来画很多画。通过这样的玩耍,这些孩子们在电脑绘画方面变得熟练。通过玩耍,孩子们巩固了已经获得的知识,并发展了使用这些知识的技能。玩耍常常无意中导致新的发现,这又激发了新的好奇心,导致新的探索。玩耍和探索是密不可分的。

社交天性:我们不仅是极其好奇和爱玩的动物,也是极其善于社交的动物。我们的社交天性使我们想知道别人知道的事情,并且想与他人分享我们的故事和知识。和其他哺乳动物相比,这一点尤为突出。通过语言和我们与他人交流和理解的愿望,我们的思想与其他人的思想联系成一个庞大的网络。没有其他动物拥有这种交流的能力和驱动力,这也是为什么其他动物无法发展出文化。在 Mitra 的实验中,社交天性激励孩子们一起玩耍,想知道和做别人知道和做的事情,并与他人分享自己的知识。当一个孩子发现电脑可以做某件新事情时,这个发现就像野火一样在附近的孩子群体中迅速传播;然后这个群体中的某个孩子会把新知识的火花带到另一个群体,在那里点燃新的野火,如此反复,直到大约 300 个在不同时间使用电脑的孩子都受到了影响。每个孩子的发现都成为了共享知识,社交网络里的孩子都会知道。

为什么 Mitra 的微创教育实验的教育效果显著且传播迅速,而学校课程却不能如此?要回答这个问题并不难。以下是几个可能原因:

• 学校里的孩子不能自由探索自己的兴趣,热情因之削减。

• 学校里的孩子不断受到评估。一旦孩子过度关注这些评估,无论喜欢还是讨厌,都会压倒并破坏他们学习特定知识的兴趣。

• 在学校的孩子往往拘泥于标准答案,也不准得出其他答案,丧失了寻找新方法的热情。

• 学校按年龄对孩子进行分班,这阻碍了年龄混合和多样性,而这,似乎是自然学习的关键。Mitra 观察到,围绕户外电脑聚集的混龄儿童中,有着各种能力和兴趣的混合,确保了不同的孩子尝试和玩弄电脑的不同功能,并且做出了各种各样的发现,这些发现可以在孩子之间传播。

当学习自然发生,一切都显得如此简单和有趣。在教室里,我们牺牲了孩子进行自然学习的机会,并用强制手段取而代之,学习于是变得困难和乏味。如果我们能够专注为孩子们提供优化他们自我学习能力的环境和工具,在混龄中学习,并且停止控制孩子的学习进程,人们的生活会变得更轻松有趣,文化也会更为繁荣。


参见新书《自由学习》[2]


一些描述 Mitra 工作的参考资料:

要观看 Mitra 讲述他对微创教育研究的视频,请点击这里

要了解 Mitra 微创教育项目的最新进展,请点击这里

Mitra 及其同事发表的文章:

Dangwal, R., Jha, S., & Kapur, P. (2006). Impact of minimally invasive education on children: An Indian perspective. British Journal of Educational Technology, 37, 295-298.

Inamdar, P. (2004). Computer skills development by children using ‘hole in the wall' facilities in rural India. Australasian Journal of Educational Technology, 20, 337-350.

Mitra, S. (2003). Minimally invasive education: A progress report on the "hole-in-the-wall" experiments. British Journal of Educational Technology, 34, 267-371.

Mitra, S. (2004). Hole in the Wall. Dataquest (India), Sept. 23 issue. URL dqindia.ciol.commakesections.asp.

Mitra, S. (2005). Self organizing systems for mass computer literacy: Findings from the ‘hole in the wall' experiments.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Development Issues, 4, 71-81.

Mitra, S., & Rana, V. (2001). Children and the internet: Experiments with minimally invasive education in India. British Journal of Educational Technology, 32, 221-232.


上一篇:待翻译

下一篇:

Thoughts Memo:卢梭之谬误:荼毒至今的教育理论

创作声明:内容包含教育建议,国外经验仅供参考。


Thoughts Memo 汉化组译制
感谢主要译者 jianglutan,校对 Jarrett Ye
原文:Minimally Invasive Education: Lessons from India | Psychology Today
发布于 2009 年 1 月 28 日

参考

1. 玩耍的价值 IV:自学新技能的自然方式 ./644643479.html
2. 我对《自由学习》的期望 ./616345319.html

专栏:Thoughts Memo的文章


← 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