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上一篇书评标题的俗气程度飙升,这次我决定回归简洁明了的标题风格。
大约一周多前,我读完了《反对学校教育的依据》*这本书。在阅读过程中,我发现自己与作者的观点高度一致,仅有的一些细微分歧我已在此前《脑中的大象》一书的评论中详细阐述过。这是一本极为出色的著作,我强烈推荐大家购买阅读。
译注:The Case Against Education,正式译名为《教育的浪费》
本书的核心理念认为,目前设想的教育被极度高估了。政策上的启示是,应彻底或大幅减少对教育的补贴,并且,若无道德上的顾虑,还可考虑对其征税,以进一步提高效率。(!)
这一结论初听之下颇为意外,毕竟教育常被认为是益事,有助于人们积累人力资本*,从而谋得更好的职位。但 Caplan 经过深入分析后指出,实际情况并非如此:许多所学内容在工作中并无用武之地。
译注:指人的经验、知识等等
人们或许会尝试提出各种批评,然而 Caplan 很可能已对所有质疑作出回应。Noah Smith 曾试图反驳其论点,但情况亦是如此。
有人可能会辩称,学习某一特定领域(如古梵文或拓扑代数)能让你在完全不同的领域(如批判性思维)获得广泛技能。也有观点认为,教育本身就是好的,一个受过良好教育的社会从本质上来说就是件好事。还有人可能会质疑,考虑到存在能力偏差,他的研究结果可能并不成立。
这些问题在书中都有详细的解答,所以我就不在这里一一阐述了 :-) 我会把寻找论点漏洞的工作留给那些对他的理论持怀疑态度的人。
归根结底,教育的运作机制可以用信号理论来解释:获得教育确实是有价值的——这一点你的判断没错——但其价值并不在于它教会你什么或让你成为更优秀的员工。虽然教育确实在某种程度上起到了这些作用,但其影响远不如人们通常认为的那么大。按照 Caplan 的观点,教育的作用可以大致分为 20% 的人力资本积累和 80% 的信号传递。教育之所以有用,是因为它向你未来的雇主传递了三个关键信号:尽责、智力和服从。这些信号很难通过一个短期的 MOOC(大规模在线开放课程)来有效传递,即使你在 MOOC 中确实学到了更多的知识。
这本书深入剖析了教育信号在现实中的作用机制,详细考察了从高中到硕士不同学历层次,以及从学习成绩欠佳到优秀的各类学生所能获得的个人和社会回报。作者的研究结果非常有趣:即便在当前环境下,对很多学生而言,本科学历都算不上一项有利可图的个人投资,更不用说硕士学位了。虽然在那些大力补贴教育的国家,情况可能有所不同,但这些国家的教育溢价较低,因此也需要纳入考虑。我认为,作者的主要结论很可能不仅适用于美国,对其他地区而言也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在此,我想讨论的并非书中内容的概要,而是围绕教育的社会现实。Caplan 在书中解释了为什么他的观点尚未成为共识:为什么学术界不青睐人力资本理论。但在现实生活中,情况又是如何呢?
一、我的拉丁语
「我们对教育持什么看法?」这个问题没什么用,因为「我们」中包含了对教育持不同观点的群体。我们需要针对不同群体分别提出这个问题。
- 普通学生:他们认为教育是就业的敲门砖。你会选择一个自己略有兴趣、且与未来职业相关的专业来学习。虽然日后可能记不住大部分所学内容,但你会获得广泛的通用技能,学会团队合作,积累相关领域的专业知识。此外,上大学已成为社会共识,如果不上大学,雇主会怎么看你?
- 优秀学生:他们的观点与普通学生相似,但他们记住的知识更多,且往往将深入学习课程内容本身视为目标。这类学生更可能成为学者。他们更重视学习过程,因为他们认为这是一种富有吸引力的智力挑战。
- 雇主(招聘面试):他们希望招到优秀员工。知名高校相关专业的学历是基本门槛,可以筛选掉大部分不合格的候选人。然后,他们会通过个人成就和项目经验来进一步评估应聘者。他们并不特别在意具体的课程内容,只要整体简历能传达正确的信息即可。
- 教授:他们的职责是教育学生,为学生提供成为学者或在就业市场取得成功所需的技能。诚然,有些课程可能没有直接的用处(如英国文学),但这能为有志于学术道路的学生提供必要的知识储备,而对其他学生来说,这些课程也能培养在校外有用的「广泛技能」。
- 文化潮人:他们认为教育固然重要,能帮助找工作,但教育本身就是目的。他们认为:没有伟大经典作品的熏陶,缺乏对艺术和音乐的欣赏能力,人生就是不完整的。这些看似无用的东西恰恰体现了人生的意义:重要的事物本身就是目的,而非实现其他目标的手段。学生应该接触这些文化领域,至少有机会培养自己的文化修养。
- 父母:他们希望教育能让孩子找到好工作,充分发挥潜力。也希望孩子能赚钱,这样就可以不再在家里蹭饭,过上独立生活。
- 政治家:教育是广受欢迎的议题。家长喜欢教育是因为它能让孩子找到工作,孩子喜欢教育也是出于同样原因。此外,支持教育还能赢得文化潮人的好感。增加教育投入是一个几乎没有人反对的话题,因此大力支持教育是政治上的明智之举。
众所周知,人们对教育的看法形形色色。我认为,这并非出于什么不可告人的动机,而是因为每个人的偏好、人生经历和面临的现实环境都不尽相同。如果说教育领域存在什么问题,那可能是人们陷入了「典型心理谬误」,即误以为所有人都应该和自己持相同观点。举个例子,一位文化潮人可能会想:「你怎么连莫奈和马奈都分不清,还敢说拉丁语已经过时没用?」然而,由于社会期望偏差(SDB)的存在,这种文化潮人很少会遇到公开的反对声音。即便有人表示「这些知识本身很有价值,但并非人人都需要」,也可能会给人留下不够重视文化的印象。在这种情况下,保持沉默往往是最明智的选择,因为你不会因此失去什么。诚然,学生们在被迫学习他们不感兴趣的科目时会怨声载道,但他们无力改变现状。等到他们离开校园,步入社会后,也就失去了继续表达这些看法的动力。
教授和优秀学生不采取这种做法,反而将智力任务视为一种有趣的挑战,这一事实可能也助长了社会期望偏差(SDB)的形成:如果大学和学校里的聪明学生和权威人物真心热爱教育(相较于其他学生而言),并努力学习课程内容,那么不了解这些内容无疑会向他人表明你不属于精英阶层。此外,在经历了教育的漫长过程,付出了大量辛勤劳动和宝贵时光之后,人们可能会希望让他人也经历同样的磨练才能获得理想的职业。这种现象类似于我们在入会仪式中所看到的情况,是一种我始终无法深入理解的奇特的斯德哥尔摩综合症。人们虽然不喜欢这些仪式,但事后却为经历过它们而自豪,并将其强加于他人。
因此,尽管教育系统如 Caplan 所说效率低下,却仍受到普遍欢迎,这一现象的持续存在是由以下因素支撑的:
- 一些人极其重视教育本身的价值。这些人往往在学术界、政府和私营部门中担任与教育相关的决策职位。
- 没有人有改变现有系统的动机
- 政府为整个系统提供资金支持
- 人们感觉教育确实能够传授一些技能(这也没错)
- 教育的确有助于获得更好的工作机会
- 控制幻觉?(教师可能高估了自己对学生的影响?)
- 对沉没成本的合理化?(我们为教育投入了这么多钱,这一定是有充分理由的!)
二、那么穷人呢
这个问题在该书出版后已多次被提及。
该书并非专门讨论政策,而是着重强调了几个基本观点,并提出了一些解决方案——主要是削减教育经费。一旦接受了教育信号传递的一现实,人们可能会质疑:「那穷人该怎么办?」最初的回应可能是,削减经费后将以更低的成本产生同样的结果:富人仍会选择更昂贵的学校,而不太富裕的人则会选择更经济的学校,依此类推。相对排名保持不变,只是整体支出降低了。
然而,如果你认为削减经费会导致一些人完全无法负担教育费用,情况又会如何呢?在这种情况下,只有收入超过某个水平的人才能接受教育。这可能会阻碍一些有才能的人充分发挥潜力,因为他们无法通过教育来展示自己的能力。但是,我们可以从不同角度来回答这个问题:
a) 即使不采取任何措施,「削减所有人的教育经费,导致部分人无法接受教育」这种情况,对大多数个人和整个社会来说,都比「维持高水平的教育经费,让所有人都接受教育」更有益。
b) 如果这个观点被接受,那么对于那些特殊的少数情况,可以提供有针对性的、基于家庭经济状况的教育补贴。
c) 教育本质上并非高成本的事业。教育的核心要素不过是一座建筑和若干教师。一名教师就能教授众多学生。诚然,如果追求高规格,成本自然会攀升,但提供扎实的基础教育实际上并不需要太多资源。有人认为,正是公共教育体系扫除了大众的文盲,若没有它,文盲率必定居高不下。然而,这种观点并不符合事实,正如我在《非非自由意志主义者的 FAQ》[1]中所论证的那样。事实上,大众教育的普及是社会发展的自然结果,而非国家主导的产物。
三、教育能否被替代?
你可能不太愿意接受,但教育的终极形态很可能就像职业教育。
在这种解决教育问题的模式中,教育经费被大幅削减。设想一下这样的场景:大学纷纷关闭,教授薪资暴跌,幸存的大学也不再那么豪华。大批享有高薪终身教职的书呆子不得不转行到金融、科技和咨询行业谋生。但令人惊讶的是,这样的改革反而使社会财富增加了 2-4%。
想一想:在美国,科学家和工程师仅占全部就业人口的 5%。医生占 0.54%,护士占 1.9%。律师则占 0.77%。你可能会说某些职业确实需要非常长期的教育,但卡车司机需要吗?销售员呢?
即便对于工程类职位而言,大学教育是否能比同等时长的「在职培训」加上「一些课程」培养出更优秀的工程师,这一点仍然存在争议。我甚至敢打赌,当大学毕业生刚刚成为初级工程师时,那位从未踏入大学校门的人可能已经晋升为高级工程师了。到那时,大学毕业生能做而另一位做不到的事恐怕也寥寥无几。
让我们回到本节的核心话题:在这个假想的社会中,几乎所有人都自费接受教育(与此相应,税收也随之降低)。教育费用虽然可以负担,但内容不如现在这般丰富多彩:艺术、音乐、体育或外语等课程明显减少。许多大学已经关闭或转型为实用技能培训中心,由雇主直接参与监督,以确保教学内容实用。一些历史悠久、声誉卓著的大学虽得以保留,但规模已大幅缩减。年轻人有机会在不同工作岗位上实习多年,借此接触各种类型的工作。实习待遇因地而异:有些机构提供薪酬,有些不提供任何报酬,还有一些甚至要求实习生付费。这主要取决于实习生的经验水平和该岗位的学习曲线。
对我而言,这种做法听起来很棒——虽然我承认,在某些人眼中这可能像是一个敌托邦(dystopia)!——孩子们能够学到实用技能,有时甚至能够获得报酬;他们不会浪费太多时间,减少了死记硬背的负担和考试带来的焦虑,而且每个人都能增加收入。
Thoughts Memo 汉化组译制
感谢主要译者 claude-3-opus,校对 Jarrett Ye
原文:Nintil - Notes on The Case Against Edu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