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描述
在头条看到了这么一个问题,感觉很困惑,我就是二本,江苏的,高考时也很努力的,不过实力就这样,在省内上了个二本,回头看看,很多以前的朋友,都是二本,三本,还有很多大专的,而我家是江苏某小县城,我妈妈的朋友们的孩子上中专的也不少,我感觉能考上个公办大学,已经不容易了,为什么还会被人喷做垃圾? 我也认识几个成绩不错的高中同学,和他们聚会聊天,很多专业有交集的地方我们都可以拿出来侃一侃,气氛也很和谐,难道在他们眼里我也是垃圾? 我很困惑,是不是我所说的那种称二本为垃圾的学生,只不过是素质,人品差,却成绩好的那一小部分异类,还是普遍情况就是如此??? 我作为一个二本的,对于三本,中专,大专的学生态度仅仅是:他成绩不太好,但是只要人品好,也没什么问题。
请985的学长们来回答一下我的困惑,谢谢!
我何德何能觉得。。。
如果按世俗标准,我认识一个警察学院的,不干公安出来创业,年入百万,比我厉害多了。
如果论影响力,百万粉丝但学历不高的 UP、推主也不少,比我厉害多了。
如果再考虑亚文化,那每个小圈子都至少能出一个比我厉害的人,而他们的学历也不一定很高,毕竟每个人的精力是有限的,天赋也各有不同。
垃圾是什么意思?简单来说,就是没用的东西。考虑到比较优势,哪怕一个人做什么事情都不如你,你和他分工合作,都可以提高整体的效率和产出(当然这里做了简化,忽略了沟通成本等其他因素)。所以每个人都能做出自己的贡献,创造价值,没有人是没有用的垃圾。
正文就到此结束了,接下来是文章推荐环节。
如果你是学历爱好者,建议了解真正的优绩主义:
Thoughts Memo:优绩主义,众矢之的——莫与学历崇拜混为一谈。如果你想了解为什么那么多年轻人去搞亚文化,可以看这篇:
Jarrett Ye:亚文化社会的忧郁如果你对自己的天赋感到焦虑,可以看这篇:
Thoughts Memo:关于天赋的寓言我们还可以从排名出发,聊聊教育改革:
吾欲揽六龙:偏序集与教育改革——什么是合理的筛选,培养机制?谈到学历,有一位知友我很佩服,虽然他没经受过多少学校教育,但他的文字能力以及部分社科领域的知识比我强得多,这是他之前的投稿,很值得一读:
Thoughts Memo:【读者来稿】当今社会的自由学习:一些个人经验与感想再说几个有意思的排名:
我做的开源间隔重复算法是世界第一:

但我去年在 GitHub 中国区的码力只能勉强排进前 100:

我高考成绩只能排进全省前 1000:

我知乎账号就惨了,连前 1000 都排不进:

还有很多很多我不知道的排名,我大概率排不到哪里去。但我对这些排名的兴趣不大,也没有动力去参与那些竞争。
我想要说明什么呢?找到属于你的 Niche,你可以击败所有人。但是剩下的人同样可以在其他 Niche 击败你。
如果你还想说别人垃圾,那请记住:你不能只在对你有利的 Niche 里说别人垃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