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描述
这下不得不根据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的相关研究表明……了:
「数学早慧青年研究」(Study of Mathematically Precocious Youth,简称 SMPY;官网主页)是一项由 Julian Stanley 创立的、针对高智商学生的纵向「人才搜寻」研究。它尤其关注在初中阶段就在 SAT 数学部分(SAT-M)取得高分的数学天才(目标是筛选出万里挑一的人才)。该研究发源于马里兰州地区,现已扩展至美国大部分地区。SMPY 不仅研究这些早慧青年,还资助他们参与高级课程和接受加速教育,这些项目通常与其大本营——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合作举办。
相较于「特曼研究」(Terman study)等其他研究,SMPY 的优势在于:
- 其队列样本规模异常庞大,且测量指标极为全面。
- 参与者天赋异禀,这得益于一项「高天花板」测试(即 SAT-M,其难度之高,以至于绝大多数高中生即便学完高中数学并备考后,也无法达到满分)。
- 通过标准化测试对绝大多数学生进行无偏见筛选(这与那些依赖个人主动加入门萨[1]等组织,或由儿童精神病医生[2]推荐的研究形成对比)。
- 能够进行长期追踪,从而将人生发展成就与早年测试结果及兴趣联系起来。
该研究自 1971 年启动以来,取得了许多重要发现,包括:
- 参与者取得了极高水平的成就,验证了智商测试的预测效力。
- 证伪了所谓的「门槛假说」,该假说声称智商一旦超过 130 等较低门槛,便不再具有任何预测价值。
- 揭示了数学能力方差上存在的系统性性别差异,导致顶尖水平中男性比例偏高;同时,在职业兴趣和工作生活平衡方面也存在性别差异,这导致了即便能力相近,男女在职业选择和成功水平上也有所不同。
- 在数学/语言能力上的「倾向性」对后续专业领域和职业生涯的影响。
- 证明了「人才搜寻」模型及高天花板标准化测试模式是可推广的。
- 证明了对资优青年进行「加速教育」是一种有效策略,既能产生积极效果,又不会对其造成心理伤害(以往资优教育界的传统观念认为,加速教育会阻碍学生的情感与社交发展,最终适得其反,因此主张这类学生应留在同龄班级中)。
如果你对智商相关的研究感兴趣,那么 SMPY 将是一个不可错过的数据来源。光这个文献量就让人眼前一黑,大约有 300 篇左右(想感受一下?见文末目录截图)。
好消息是我们汉化组已经把文献目录和摘要翻译好了,直接找感兴趣的看就好了:
数学早慧青年研究(SMPY)文献目录(1/2)数学早慧青年研究(SMPY)文献目录(2/2)另外前排高赞有提到成长型思维,其实这个相关的研究存在疑点,具体可以看这篇译文:
成长型思维:疑云未散更多和遗传学相关的内容,可以看这篇:
链接总结:《行为遗传学十大可重复发现》接下来你会越划越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