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描述
今年8月,教育部公布《2024年义务教育国家课程教学用书目录》。最新版教材已于今年秋季新学期陆续投入使用。其中数学教材仍遵循“一标多本”原则,即同一个课标,有着人教版、北师大版、北京版等不同版本。
秋季开学以来,家长们对新教材的讨论热度居高不下。有几位本身就在教育领域工作的家长称,现有数学教材“知识点藏在习题里、结构跳跃、难以自学”。社交平台上,不少家长甚至认为教材开启了“防自学”模式,随着教材中情境化学习的占比越来越高,想要从教材目录中梳理出一个完整的学习脉络越来越难了。
(部分来源:中国新闻周刊)
这不得邀请一下防自学概念的提出者 @飞鸳甃 (至少我最早是从他那里了解「防自学」的)。问题的前半部分就交给他了。
后半部分怎么又一转服务于课堂教学?我认为能够自学的教材才是重点。如果一个学习者自己学不懂,你给他配一个老师或许可以有较大帮助。但是如果是 50 个学生呢?每个学生的疑惑各不相同,老师怎么答的过来?况且,根据「教学的连贯与干扰问题」[1],大规模教育存在固有缺陷:同样的知识片段可能会帮助一个孩子,而伤害另一个孩子。
所以我接下来就只论述如何编写服务于自学的教材。
一个适合自学的教材应该有哪些特点
- 确立读者所需的前置知识,介绍背景信息,之后以此为基础进一步阐述
- 模拟读者缺乏经验的心境
- 预计有哪些常见的误解或错误观念,并一一处理
- 预计读者会问哪些常见的问题
- 不要假设读者的工作记忆是无限的(这里说明了如果违反这条规则会有什么后果:解释材料中假设了工作记忆容量是无限的[2])
- 如果文中有指代相同概念的不同词汇/术语/短语,要明确说明(即使是技术领域,同义词也非常常见!)
- 指出哪些东西不是很重要,初学者不用关心,让读者集中注意力
- 如果同一个词汇/术语/短语指代了不同概念,也要说明(这个现象即使是在技术领域也非常常见!)
- 定义概念时要给全四种例子
- 对抗混淆:相连介绍看起来相似的概念时,停下来要说明这两个概念是否真的相似
- 告示读者有一些概念会过时,因为后续会进一步阐述
- 考虑概念的各种组合情况(参见遍历组合技巧,这是更相近的想法)——其实人们写作时会隐式地画一个表格,一列一个属性,一行一个例子,然后把一些单元格填满,但有些单元格没有填;举例说明这个想法不成立的地方:https://github.com/riceissa/project-ideas/issues/18
- 在具体和抽象之间交替解释
- 从头到尾都要提供很多例子
- 给出一个精确/技术性/可操控的模型以便读者摆弄
- 措辞要保证让读者读得懂(你措辞模糊,可能指代很多东西,或者用词抽象,读者不知道能联系到什么具体东西,读者就看不懂了;)
- 引入参数和变量时,要说明常见的值,也要说明极端的值
- 给出高质量的心理表征
- 比如给出数学概念的定义时也要说明人们在应用时心里是怎么想的
- 按照概念发现故事[3]的结构设计
- 开头给出学习该领域的动机,回答「那又如何」——换句话说,如果有人因为话题看起来似乎有点酷,或者所有人都在讨论,而阅读你这篇文章,看到动机一节时,他们应该会非常感兴趣;你描述的动机,应该能增强读者初始的动机。不要写那种大多数文章里面一点即灭的动机,说什么「这个学科很重要」。这里就要问:什么样的动机是好动机?[4]甚至很多偏向教学的数学解释材料都会遇到这个问题;虚假动机[5]。
- 每个步骤都要说明动机
- 不仅要说明关键的洞见,而且要说明可用于发现这些洞见的通用方法
- 说明这个话题下容易想到但是失败了的方法/行不通的办法
- 定义压轴[6]放最后
- 提问方法
- 请读者在阅读解决方案之前先自己思考一下。但这需要谨慎行事,以提高读者的兴趣,而不是吓唬他们。有关详情,请参阅管理学习中的微动作[7]。
以上内容摘自 @Thoughts Memo 汉化组的译文《好的文字解释有什么特点?》
相关文章
Thoughts Memo:如何促使人们创作更多优秀的解释文章?一些策略及其背后的假设Thoughts Memo:为什么垃圾教材遍地走?关于解释的科学。Thoughts Memo:别跟教材客气:优质(数学)书籍挑选指南Thoughts Memo:为概念创作架空的「前世今生」参考
1. 教学的连贯与干扰问题 ./359061669.html2. 解释材料中假设了工作记忆容量是无限的 ./591675068.html
3. 概念发现故事 ./557148086.html
4. 好动机有什么特点? ./587804911.html
5. 虚假动机 ./580137276.html
6. 定义压轴 ./654018059.html
7. 管理学习中的微动作 ./65792684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