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描述
本人2024刚高考完,刚才弟弟拿来他的历史课本让我提问,我翻了一下书,问他郑和下西洋的影响,他将课本上记的内容背的滚瓜烂熟,我说既然是影响那就有利有弊,郑和下西洋的消极影响是什么呢?他说没有弊端,因为老师没教,课本上没有,考试又不考。我跟他解释,很多知识点你不能因为老师没教就否认他的客观存在。课本上的知识点非常简略,几十年几百年的历史浓缩为几句话,难道课本上没有记载的事在现实中就不存在吗?他不以为然的从我房间出去。读书只是为了考试吗?明明不是这样的。读书的意义何时从“为中华之崛起”变成了考试考高分?我们到底为了什么而学?
顾名思义啊。。。应试教育不就是为了应试么。考试拿高分,卷到别人前面,以证明自己智商合格、吃苦耐劳、还听老师话,非常遵从社会对学生的期望。这样才能拿到好文凭,对外界发出更强烈的信号,从而在就业市场获得优势。至于有没有学到真材实料,能不能用于生产活动,能不能为中华之崛起,那不重要。
当然,这自然而然引发了学习本身的异化。这在《情景学习:合法的边缘性参与》P55-56 中有很好的论述:
ㅤㅤ当不断加深参与的过程不是学习的基本动机时,这通常是因为「说教式的管教者」承担了激励新手的责任。在这种情况下,关注的焦点从实践中的共同参与转移到改造人的活动中。这种转变,是像学校教育这样的情境所具有的特征,在这种情境中,以教育性的结构化内容组织学习活动。如果忽视新手在目标实践中合法参与的重要性,将会产生两种后果:第一,学习者的身份成为要改变的外在对象。当核心参与是激发学习的主观意图时,文化身份和社会关系中的变化就会不可避免地成为该过程的一部分,但是,因为学习者可以视「自身」为对象,所以学习不必非得是被中介的——和被曲解的。第二,如果没有包含新手所参与的活动的文化身份,没有为学习提供的成熟实践领域,那么,交换价值就会取代不断加深的参与的使用价值。学习的商品化在学习成果的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之间造成了一个基本矛盾,这一矛盾在学习知识和学习为了评价而展示知识之间的冲突中表现无遗。普通学校和职业学校中的考试(在学徒制学习的情境中是没有必要的),可能是建立知识交换价值之途径的最普遍、最突出的范例。那么,应试就成了一种新的、以提升学习的交换价值为目的的寄生活动,而这一切与学习的使用价值无关。
这种对学习的异化,也同样引发了对低学历工人的系统性歧视,以及教育市场的严重失灵:
- 许多工人——尤其是受教育程度较低的工人——所获得的薪酬低于他们的真实价值。如果信号传递在就业市场中扮演着重要角色,那么必然存在大量「未经雕琢的钻石」——这些优秀的工人因为缺乏正确的文凭,让雇主相信自己的能力,最终导致他们的薪酬被严重低估。
- 许多工人——尤其是受教育程度较高的工人——获得的薪酬超过了他们的实际价值。同样,如果信号传递在就业市场中扮演着重要角色,那么必然存在大量能力平平的员工,他们仅仅因为获得了具有误导性的高学历文凭,就得到了与其能力不相称的高薪。
- 大量的教育内容实际上只是毫无意义的形式主义,就像马戏团里的动物被训练跳圈一样。长期以来,校园激进分子一直抨击教育系统强加给无助的学生一套脱离实际、固步自封且带有精英主义色彩的课程。我认为他们的批评是完全正确的。
- 教育市场效率低下。从信号传递理论的角度来看,教育实际上产生了负外部性。我的分析因此揭示了一个严重的市场失灵现象:出于个人利益的考虑,学生往往会追求超出社会整体最优水平的教育。
- 闭锁综合症。由于存在传递从众性的信号机制,教育市场不仅仅是暂时的效率低下;而是长期处于效率低下的状态。换言之,教育市场不是短暂地失灵;而是持续地失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