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返回目录


Tom 老师:理解玩耍并不容易

学校≠教育≠技能;文凭溢价=80%信号传递+20%人力资本

57 👍 / 1 💬

要真正理解最优的学习,我们需要有良好的理论基础,或者在教育同理心[1]方面受过良好的训练。Tom 老师提出了他自己的教育同理心基本法则

伟大的真理是,没有人能够知道另一个人在学什么,除非他们主动告诉我们:「猜猜我学到了什么?……」这对于幼儿来说尤其如此,他们可能连表达自己见解的词汇或经验都不具备,难以用语言准确表达自己的「尤里卡!」时刻的深度和丰富细节。

有人问 Tom 老师玩耍的益处,特别是我们是否能在任何特定时刻认识到玩耍的价值。他的回答揭示了一个常被家长和教育者忽视的教育真谛:

真正能够理解玩耍价值的,只有那些正在玩耍的孩子。一旦我们中断他们的玩耍去提问,或者对他们进行测验,我们就不可避免地改变了原本的情形。这就像物理学中所说的「观察者效应」。孩子们在玩耍时会不自觉地提出并解答问题,他们会追寻思维的轨迹,摆弄各种变量,构建理论,探索事物间的联系。但一旦有人插手,特别是带着问题来的人,那孩子的探索就会戛然而止。如果这个人还是个手握权力的老师或家长,这些问题就变成了命令。孩子不得不中断自己的学习来回答这些问题,试图用一两句话来证明和解释他们的学习成果,这样的回答往往只能勉强展现孩子真正学到的东西的沧海一粟。

用神经科学的术语来表述 Tom 老师说的话:学习内驱力[2]是一种促使我们达到最佳适应状态的力量(见:学习内驱力的最优性[3])。产生学习的行为会带来极大的愉悦(见:学习的乐趣[4])。因此,我们可以相信,一个笑容满面的孩子正处于学习之中。这就是为什么玩耍被称为玩耍,而不是「学习的艰苦工作」。对于一个顺服校驯的[5]成年人来说,玩耍这个词可能让人联想到学习质量低下。这就是为什么「创造性适应」可能使它听起来更「得体」。但对普通家长而言,我们只需要直白地说「玩耍是有益的」,而孩子自己最清楚为什么。Tom 老师的总结很简洁:

我确信,当人们在玩耍时,他们就是在学习,这就足够了。

参见:学习的基本规律[6]


Thoughts Memo 汉化组译制
感谢主要译者 GPT-4,校对 Jarrett Ye
原文:Teacher Tom: It is hard to understand play - supermemo.guru
参考资料用于注释《我永远不会送我的孩子去学校[7]》(2017)作者:彼得·沃兹尼亚克[8]

参考

1. 教育同理心 ./379665183.html
2. 学习内驱力 ./52990549.html
3. 学习内驱力的最优性 ./357209357.html
4. 学习的乐趣 ./602150910.html
5. 顺服校驯者(受过“良好”学校教育的人) ./605235805.html
6. 学习的基本规律 ./273225977.html
7. 学校教育的问题 ./611469462.html
8. 彼得 · 沃兹尼亚克 ./303204832.html

专栏:学校教育问题


← 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