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返回目录


元素交互性

钻研人类记忆,探索复习算法。改善教育公平,践行自由学习。

4 👍 / 2 💬

该概念源自 Sweller (1994) 的论文《认知负荷理论、学习困难与教学设计》[1],是认知负荷理论[2]的一个核心概念。

问:John Sweller 所说的「元素交互性」指什么?
答:「指一个任务中的各个元素,在多大程度上可以在无需预先学习其他元素间关系的情况下被有效学习。如果这些元素必须被同时内化,那么它们就具有交互性。……如果它们可以被逐一内化,那么它们就不具有交互性。」

《教育心理学评论》曾有一整期特刊专门探讨了高元素交互性与测试效应[5]的关系:link.springer.com/journ

链接至本文(已汉化)

声明

此内容发布由 Andy Matuschak 许可。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修改。保留所有权利。


Thoughts Memo 汉化组译制
感谢主要译者 gemini-2.5-pro,校对 Jarrett Ye
原文:Element interactivity

参考

1. Sweller, J. (1994):《认知负荷理论、学习困难与教学设计》 ./1942735826783036612.html
2. 认知负荷理论 ./1916570545358627430.html
3. van Gog & Sweller (2015):《并非新论,却几近被遗忘:当学习材料复杂性增加时,测试效应随之减弱乃至消失》 ./1939369330392409518.html
4. Chen, O., Castro-Alonso, J. C., Paas, F., & Sweller, J. (2018):《高元素交互性材料学习中的不合意困难效应》 ./1939371849566909842.html
5. 测试效应 ./423449068.html

专栏:Jarrett Ye的文章


← 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