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描述
做“人上人”还是“人中人”?随着社会的进步和教育的发展,对不少家长和教育工作者而言,教育的目标正在悄悄改变。
一位资深老教师发来一则小视频,视频内容是一位教育博主对谷歌中国工程师学霸杀妻案的评述。视频中,这位教育博主语重心长地说:“学习成绩不好,只是做错了题,又不是做错了人。学渣不一定是废品,学霸也不一定是正品!”
看完视频,我很清楚,老教师是想跟我说,孩子一次没考好、甚至成绩一直不好,不是最重要的,心理健康、亲子关系才是父母应该关注的重点。但这个“答案”并不能解决我对孩子成绩的焦虑。
老教师反问我:你们要想清楚,到底要培养的是“人上人”还是“人中人”?
“当然是……”,话到嘴边,又咽了下去。我心里暗想,难道不是“人上人”吗?但这个答案,似乎又不够坚定、明确。
前不久,54岁保安老赵刺死32岁外卖员小李的消息,让人痛心不已。但更令人唏嘘的是,小李的父母已年近60岁,家里还有一个读大学的弟弟,父母一个月收入加起来才7000多元,却花费了百万元,送小李出国留学。小李回国后,找不到合适的工作,瞒着家人去送外卖。在小李出事之时,父母当年为小李留学欠下的外债还没还完。
这个悲剧,让舆论再次聚焦“砸锅卖铁式留学”“海归就业困难”等话题。巨额贷款留学、卖房出国留学,或是为了更好的学区上演现代版“孟母三迁”……这样的选择,到底对不对,究竟值不值?
出国留学,一向被认为是成为“人上人”的快速通道。对于大多数中国普通家庭而言,选择出国留学的目的,就是希望通过海外学历获得更好的工作和收入。“砸锅卖铁式留学”隐含着一层没有说破的“心思”:这笔巨额投资可以换来孩子的光明未来,无论是百万元,还是千万元,巨款与孩子的远大前程相比,显然后者更重要。
然而,这条通道,随着留学成本水涨船高,正变得越来越狭窄。与当前普通家庭的收入能力相比,留学费用正变得越来越难以负担。一些家长选择退出,但仍有一些家长为了培养“人上人”在拼搏。
幼儿园小朋友在做游戏 姚剑锋 摄
“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这句像是被刻进你我DNA里的话,从儿时起就被长辈反复说起。类似的说法还有:“要想人前显贵,就得背后受罪”“学成文武艺,货与帝王家”……如是种种,都在表达“先苦后甜”的道理。这些老话,不仅是一代又一代父母对孩子的劝学训诫,更是父母对自己的一种强烈暗示——父母吃苦不要紧,只要孩子能成为“人上人”就好。
家长的这种“牺牲”,对孩子来说,是一种压力,甚至对一些孩子来说是一种枷锁。也有孩子对此“不买账”,认为这只是家长的一厢情愿。于是,引发了诸多父母与子女间的不解、争吵,甚至亲子关系破裂。这样的极限拉扯,压得孩子喘不过气,也让父母不堪重负。这到底是父母错了,还是孩子不够善解人意?
前段时间,“哈佛女孩刘亦婷成为美国普通中产”的词条登上热搜,引来不少感叹。这个当年无数中国家长心目中的“别人家的孩子”、教育成功的榜样,如今以这样的方式再次“出名”。
有人说,刘亦婷虽然没做出什么“大事业”,其实已经是留学生的“天花板”了。但更多的人认为,“普通中产”与人们对刘亦婷成为“人上人”的期待,还有差距。不少人发出感慨,看来进入顶级学府,也不一定能确保成为“人上人”。
时过境迁,物是人非。当初始条件改变,社会基本面也随之变化。一张题为“家长因上学时间太早在班级微信群怼老师”的聊天截图被传到网上,该家长表示自家孩子“所有第一节早课不上”“睡到自然醒”。此举引发广泛关注和讨论,不同的教育理念交织碰撞。
一定程度上,“人上人”观念下的教育实践,是一场“零和游戏”。好比说,大家都做着同样的事情,自己越廉价越有优势,所以必须吃苦,不断自我PUA,吃下别人吃不了的苦,憋着劲比谁更能吃苦,并在最终“吃苦上位”之后“傲视”其他人。
这种观念的问题就在于把人看作工具,对成功的归因单一化、机械化,对吃苦的理解刻板化、庸俗化,致使自我价值感缺失,让人与教育的关系本末倒置。所谓“吃苦越多,成就越大”,事实上是一种“幸存者偏差”。成功不是对吃苦的奖赏,苦难更不是成就人生的不二法宝。每个孩子“花期”不同,在不同年龄阶段具备不同优势,而这些优势的形成,与周围的环境以及经历有关。“少年成名”固然是对自我能力的突破,但“大器晚成”也是对成长的褒奖。
教育的目标,是让孩子具备未来构建自己生存、生活的能力。学习、读书,本质上都是对未知的好奇和探索,一个热爱生活和劳动的人,学习、读书都不会差,因为学习、读书本身就是一种生活、一项劳动。在干中学,在学中干,在边学边干中成长。
小朋友在幼儿园操场上活动 郝源 摄
成长的目标,不应该是立足于打败了多少人、吃了多少苦,而是对自身生命价值的明晰,在内心深处建立起富有创造力、独立又独特的价值逻辑。对大部分人来说,与其成为苦大仇深的“人上人”,不如做一个拥有有趣灵魂、懂合作又自洽的“人中人”来得自在。如此,即便身处不得不卷的潮流中,也能凭借自身内驱力与定力,不负热爱,量力而为,坚持做正确的事。
人生如长跑,前路漫漫,乾坤未定,你我皆是黑马!
半月谈记者:潘晔
至少西方教育最初的目标是培养顺从的信徒(新教改革时期),然后是好用的工人(工业革命时期),保卫国家的爱国者和士兵(民族国家定型时期)。
高赞 @薛定谔的鲨 的回答已经写得很详细了,我这边就随便补充一点点吧。
以下内容摘自 @Thoughts Memo 汉化组的译文《教育是否能被量化?人生是否能被定义?》
教育起源之初的目的
今天,我们知道学校源自于新教改革(见此处[1]的详细说明)。这些改革者认为,教导孩子阅读以便他们能够阅读圣经是基督徒的责任。他们还认为,向孩子灌输信仰也是基督徒的责任——主要讲述的是服从的价值,以及那些调皮捣蛋者等待的严重后果。
在当时,教育的目的很明确——那就是要从孩子们身上驱除原罪,让他们对权威产生适当的恐惧,并记住圣经以及为孩子灌输服从的道德教诲。从这个目的出发,如何定义教育的成功是很清楚的。如果孩子们遵从教师(那时候称作「主人」)的规矩上课,并且不和成年人顶嘴,那么孩子的教育便是成功的。课程的内容并不重要(只要不与圣经相矛盾);重要的是孩子们是否顺从地完成它们。如果他们不顾殴打和羞辱,坚持反抗,按照自己的意愿行事,那么,对他们来说,学校教育就失败了。
在很久以前,人们并不认为学校教育便是教育的全部。为了工作生活,人们会学习各种各样的技能。学校虽然很糟糕,但是在那时的孩子的生活中,学校仅占一小部分。
随着时代发展,学校逐步被政府接管,学校增加了教授的课程科目,对学生的学业安排也逐渐增多。许多人都认为,学校教育便是包括了教育的全部。随着工业革命的发展,学校模式逐步向工厂转移。学校如同流水线一般,将学生沿着流水线一级一级递送,在每一站,新老师都会在「产品」中添加知识和规矩,最后,成品会从流水线滑槽中落下,盖上批准证书。
尽管我们在许多方面已经远远超过了历史上的工厂阶段,但直至今日,这仍然是我们的标准教育方法。但如果这便是我们所称的「教育」,那对于如何衡量「教育」也很清晰了——我们在「传送带」的各个站点测试每一个学生,检验他们对「事实」和技能的掌握程度,并准备继续送往下一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