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返回目录


喜欢类用比喻的表达方式是否说明不擅长使用逻辑分析?

学校≠教育≠技能;文凭溢价=80%信号传递+20%人力资本

39 👍 / 3 💬

问题描述

从某专家听到这个看法结合实际感觉很有道理,某专家说国人喜欢用比喻来讨论问题,是缺乏逻辑能力的表现。根据我在网上的观察特别是知乎回答,大量的回答都是使用一个情况比喻另一个情况。是否可以说明总体上国人不习惯或者不擅长用逻辑来说明问题。


我喜欢吃苹果是否说明我不擅长吃香蕉?

我们汉化组的常客 Piotr Wozniak 就特别喜欢在他的文章中使用比喻。

下面是他使用比喻的理由。

以下内容摘自 @Thoughts Memo 汉化组的译文《我在文章中为什么要使用比喻?

比喻的价值

比喻并不能取代模型或者证明,它只是选项之一。比喻能够帮助人们理解系统科学(systems science)、控制论(control theory)、最优化理论(optimization)等相关概念。

例如,许多人相信任由其自由发挥的话,孩子们一定会在电子游戏[1]或者其他小嗜好上浪费时间。但要知道自主学习[2]实际上可以获取全方位的知识,全面知识形成的过程可能需要 1~30 年,它来自于模因科学(memetic science)中的知识融合理论。这种现象的根源是一个演化过程,其中由学习内驱力[3]驱动产生的学习策略,确定了知识树的生长方向。

如同学习决策塑造知识树一样,商业决策也塑造市场。大多数人都熟悉经济的运作方式。这就是为什么把学校系统比作共产主义系统的比喻可能比大量的脑科学以及信息科学更有说服力,从而引发共鸣(见:现代学校教育就像苏联经济[4])。

我不能确定我的比喻是否很有效果,然而,我希望至少不会有危害。如果你觉得有不好的方面,请告诉我。如果你本就理解我在说什么,那么你可以安心地跳过我的比喻继续往下读。

比喻示例

一些比喻的例子:

Alex Giorev 通过用《我的世界》来类比,提出了一个精巧的学习过程模型。他的比喻对年轻人了解大脑很有帮助,那些认为电脑游戏是浪费时间的成年人也应该读一读。最重要的是,这个比喻说明了为什么强制学校教育[14]永远不会成功。见:关于学校教育的《我的世界》比喻[15]

Thoughts Memo 汉化组译制
感谢主要译者 Seniorauthor
原文:Why use metaphors? - supermemo.guru
本文选自《我永远不会送我的孩子上学[16]》,作者是彼得·沃兹尼亚克[17](2017)

参考

1. 电子游戏 ./479108151.html
2. 自由学习 ./272543239.html
3. 学习内驱力 ./52990549.html
4. 现代学校教育就像苏联经济 ./365716946.html
5. 导弹比喻 ./349684538.html
6. 创造性的破坏 https://zhuanlan.zhihu.com/p/351779186#h_351779186_16
7. 知识结晶比喻 ./268536400.html
8. 21 爬山类比 ./66683201.html
9. 拼图游戏比喻 ./271646965.html
10. 你会忍心把小狗关进笼子吗? ./427095337.html
11. 树木生长比喻 ./349822700.html
12. 3.2 磁盘和内存比喻 https://zhuanlan.zhihu.com/p/497000116#h_497000116_1
13. 5.4 时钟和沙漏比喻 https://zhuanlan.zhihu.com/p/497982235#h_497982235_3
14. 强制学校教育 ./351869026.html
15. 学校毁掉了我的世界 ./596048885.html
16. 0 目录《我永远不会送我的孩子去学校》 ./73383015.html
17. 彼得·沃兹尼亚克 ./303204832.html

← 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