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描述
在知乎和quora上搜索学习英语的,记忆单词的方法。无意间发现anki这么一个工具。简单粗略了解一家就是把单词卡片电子化,用记忆曲线的方法来routine记忆的软件。跟无印良品的10来块钱单词卡片本质没有什么区别。
anki在appstore上青一色好评(即使是136元的高价),用其他地区id登陆,看到不少觉得坑钱还有觉得垃圾的评论,界面丑陋麻烦等。而某乎上一致捧好,而找不到有任何贬低是否科学呢?
anki到底与扇贝,百词斩除了可以更多定制之外,是否有很大区别么?是否别人用单词卡太老旧,用下复杂一点的软件会显得层次更高,跟优越感的装逼心理作祟,还是真的能有上的提升呢?
并没有,而是远远被低估了。心理学研究学习方法的文献千千万,真正有用的却寥寥无几,大多都是贫瘠的土地;唯有两颗璀璨的明珠耀眼夺目,其一是 Bloom 的「两个标准差」问题,其二就是间隔重复(spaced repetition)(Anki 的核心原理)。前者表明一对一辅导具有很大的效果,而后者则指出了自学者也能有效果显著且终生受用的方法。
科学证据
根据大量心理学研究分析,间隔重复的效应量为 d=0.42,这意味着原本排名在前 50% 的学生,在使用间隔重复后,可以将排名提升到前 33%,多超过 17% 的同学。而且这还是在实验室里最最最原始的间隔重复,连稍微智能化点的算法都没用上。如果使用能够从学习者复习历史数据中找到记忆规律的算法,复习效果还能至少再提升 20% 以上[1][2]。
而根据一篇深入研究了 700 多篇相关科学论文的综述[3],间隔重复正是包揽前两名(自我测试+间隔学习)的高效学习方法,适用于各个年龄段的学习者,从学龄前儿童到医学院四年级学生,甚至中年人都能从中受益。它可以用于学习各种事实性知识,包括外语词汇、拼写列表和记忆植物结构等,而且在长期记忆中也能保持良好效果。
可以说,间隔重复几乎可以算是得到实证研究支持的所有学习方法中,最为有效的一种。然而,间隔重复在学校教育体系中并未得到有意识的运用,顶多算是无心插柳,或凭借原始的经验直觉偶尔沾边。[4]考虑到间隔重复以及采用该原理的学习软件(比如 Anki)目前的流行程度,我认为远远算不上「被神化」的地步。
个人轶事
前面这些是科学研究,这里我再补充一些个人案例。比如我自己,从 2017 年开始使用 Anki,到 2018 年高考,累计提高了 157 分[5],考进了哈工大深圳的计算机系,从普通一本水平提高到了中上流 985 水平。我的大学学弟,也是从高二开始用 Anki,从 495 提到了 666[6]。还有我通过 Anki 认识的清华大佬,从全市前 1114 名提升到了 289 名[7]。这种个案很多,此处就不在赘述[8]。
除开考试,还有没有其他厉害的人在用 Anki 呢?还真有。比如知名量子物理学家、科学作家、编程研究者 Michael Nielsen。他在《自然》等期刊发表过多篇高引论文,他编写的量子力学和深度学习教材也广受欢迎。这样一位巨擘,也是一名 Anki 的长期使用者。以下是他的一些 Anki 使用心得(已经翻译为中文):
Anki/Spaced Repetition 的社区里还有很多厉害的人,比如 Andy Matuschak(前 Apple iOS 系统工程师、前可汗学院早期教育研发主管,现独立研究员)、Gwern Branwen(自由职业的作家及研究者,为多家知名媒体和公司写过稿件、提供咨询)、Soren Bjornstad 等等,我就不一一介绍了。
为什么有人觉得 Anki 被神话了
我觉得这很像以下情形:
如果有人在 Hacker News 上发布了个名叫「小提琴」的新工具,评论可能会是:「这玩意儿听着就跟猫打架似的。」「弹了一下胳膊就酸了。」「我在上面连个简单曲子都弹不出来,严肃的音乐家才不会用它呢。」等等。
其实就是没用对,我很喜欢 Michael Nielsen 的一个比喻:
这有点像用镊子当锤子……把玫瑰敲进你的花园。
《如何普及记忆系统?》对此还有更多的论述:
当我与记忆系统的怀疑者交谈时,我发现他们的怀疑常常来自几个方面。这里我不打算一一反驳,仅列举几点。有些人的质疑基于对记忆或记忆系统的误解,比如说: 「我根本不需要记忆系统,网上什么都能查到」;「记忆对创造工作没啥用,反而可能碍事」;「应该让自己『自然』的记忆来判断哪些事重要、哪些事不重要」;「记忆和理解完全是两码事」(这是一个错误的二分法);「死记硬背没啥好处,也没啥大不了的」(进步教育人士喜欢这么说);或者就是那些对记忆有种敏感心态的人(这在一些自觉记忆力不行但又志向远大的人当中比较常见:他们得让自己相信记忆没那么重要,这样才能维持自尊)。从这些想法中,人们往往得出一个结论,就是记忆系统没什么大用处。
第二个问题是,人们对记忆系统的运用非常粗糙,这其中的问题可以归结为三个方面。首先,有些人对记忆系统根本一窍不通,却总爱发表意见。他们可能摸摸索索用上几分钟,坚持几星期,然后就下结论:「这玩意没用。」这就像拿起小提琴拉几下就说:「这玩意拉不出好音,垃圾。[4]」问题其实是他们自己不会用。其次,有人虽然用得多,但未必用得好。你可以一个人苦练舞蹈几千小时,也不见得能跳得好。我和一些酷爱记忆系统的人聊过天,看他们犯一些我眼里的低级错误 [5]。我觉得他们从系统中得到了些许好处(不然就不会继续用了),但用得更好的话,好处肯定会更多。许多用记忆系统时遇到的常见问题,都可以通过更巧妙的运用来解决:「我觉得好无聊」;「我开始混淆记忆和创造性工作」等等。最后,我们人类集体对记忆系统的运用还处在摸着石头过河的阶段,还没摸清怎么用,最合适的形式是什么。所以一部分挑战就是提高我们对这方面的整体了解,就像我们逐渐增强了人类对瑜伽、冥想、篮球等方面的共同理解一样。
那怎么办呢?把 Anki 用对,用好,你就不会觉得它被神话了,反而会觉得这东西怎么这么神,早几年遇到该有多好。
那怎么才能用对用好?别折腾 Anki 本身,多去制卡,多去复习,在真正的实践中学习:
正如 Alan Kay 所说:「音乐不在钢琴里」。提高钢琴水平靠的是练习和学习如何更好地演奏,而不是不断调整钢琴。使用记忆系统也是如此:你应该专注于提高制作卡片的能力,而不是过分纠结于系统本身。
当然,前人的经验也是很有用的,可以参考,但不可盲信。最后就用我们汉化组精选的 Anki/Spaced Repetition 文章为本回答作结吧:
Thoughts Memo:如何写出好卡片:利用间隔重复创造理解Thoughts Memo:设计明晰 Anki 卡片的规则Thoughts Memo:间隔重复的有效实践Thoughts Memo:如何应对记忆难点(Leech)对于 Anki 新手,建议看官方手册:
介绍 - Anki 手册参考
1. KDD'22 | 墨墨背单词:基于时序模型与最优控制的记忆算法 [AI+教育] ./577383961.html2. IEEE TKDE 2023 | 墨墨背单词:通过捕捉记忆动态,优化间隔重复调度 ./656714407.html
3. 科学的学习方法综述:哪些行之有效,哪些徒劳无功? ./710552897.html
4. 教育和学习无关 ./711526074.html
5. 你想知道如何高考逆袭吗? 看我用 Anki 从本一线上涨 157 分! ./41568928.html
6. 从495到666,我的逆风翻盘之旅 https://zhuanlan.zhihu.com/p/255112561
7. 前2%考生中提升 800 名+?Anki 与我的提分之路 https://zhuanlan.zhihu.com/p/165108643
8. Anki 高考经验 https://www.zhihu.com/collection/8140791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