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返回目录


北大副教授林小英在《十三邀》里反对教育内卷,称「现在的教育系统似乎只为升学做预备」,如何评价?

学校≠教育≠技能;文凭溢价=80%信号传递+20%人力资本

116 👍 / 9 💬

问题描述

十三邀第八季林小英这期谈到的话题比较沉重,「一集分几次才看完,哭了好几回,几次是为县中的孩子们哭的,一次是林小英回忆她小时候上学不美好经历的时候。」

在这期节目中,当一名学生问“国内教育是否真的太卷了”,林小英毫不犹豫地回答:“就是。”她还对当前的教育提出了一系列问题。比如:“现在的教育系统似乎只为升学做预备。”“当人吃饱了穿暖了,重要的能力其实是玩。”“如果你一生做的所有事情都只是为了谋生,你这一生就是个苦役。”

十三邀第八季第6集:许知远对话林小英|灌木也能成乔木_高清完整版视频在线观看_腾讯视频

舆论场上对她的态度却极度撕裂。许多家长在看完节目之后表示深深共鸣,“看得泪流满面……”“发人深省!”“希望更多教育管理者看到这样的反思。”但另一些网友却表示强烈反对甚至愤怒:“站着说话不腰疼”“自己上了车子,就叫下边的不要再挤了!”“应试教育的成功者,要截断这条上升之路吗?”

你们怎么看?


“现在的教育系统似乎只为升学做预备。”

那又有什么办法呢?在一个「卷」即为主流的社会里,你不卷,你就是异类。

而在一个极度排斥异类的社会里,成为异类意味着许多门路将不对你开放。

你高考能卷出多少分,对你未来的事业一点也不重要(除非你要做教培)。太擅长应试甚至对你的创业能力有负面的影响。

但是高考成绩对你能否拿到一份有用的文凭很重要。有了好文凭,你就能在就业市场上发出信号,向老板证明你智力不低、尽职尽责、服从性高、还随大流,从而更有可能得到好工作,超过那些没有好文凭的人。哪怕你的实际能力水平不高,但大部分工作并不需要太高的能力(「面试造航母,工作拧螺丝」真不是开玩笑),而且老板也很难在短时间内发现你的真实能力。所以卷一个好文凭,对于个人而言,是收益颇高的选择。

当然,考虑到在图钉型社会,高薪岗位数量极其有限,而大量低薪岗位之间收入差异很小,所以对于排名越靠前的人而言,卷的收益反而越大。

所以,这位副教授,如果你要反对教育内卷,你不应该批评或者劝说学生,而应该改变这种唯学历论的社会制度。当然,个人的力量有限,所以林教授不妨从明天开始,在招研究生的时候,不要看学生的学历。如果你有机会去两会,不妨提一些能够减少教育内卷的提案,比如统一所有学历证书的样式和内容,以及简历编造合法化,这样所有应聘者都可以说自己是清华或北大毕业的,从根源上解决学历歧视。这样教育系统才会考虑去真正提高学生的生产力,多教点实用知识,多给他们一点自由玩耍的时间,而不是让学生天天钻研那些在考纲范围内特地编出来的偏题怪题。

相关文章:

“当人吃饱了穿暖了,重要的能力其实是玩。”

的确,玩是掌握技能与知识的高效方法,因为孩子在玩的过程中会根据自己的好奇心和内驱力,自由地探索。但绝大多数父母都觉得玩就是不务正业,因为玩得过程中学到的知识,大部分都不考,对升学没有用。升学要是出问题,以社会当前的福利保障水平而言,未来的吃饱穿暖会是个大问题。所以林教授你要是真希望孩子能够多玩,多探索,多去发现自我,应该抨击现在的社会福利保障制度、贫富差距水平,而不是劝县城孩子别卷了,县城也挺好云云。并不是人人都可以为了月亮而放弃六便士,况且可能连六便士都拿不到。

相关文章:

“如果你一生做的所有事情都只是为了谋生,你这一生就是个苦役。”

你说得对,但是《社会运转的本原逻辑》是由卡宴车主精心构建的一套全新社会冒险体系。故事发生在一个名为「塞里斯」的圈层社会,在这里,只有少数被选中的人能够获得“财富钥匙”,掌控资源与机会。你将扮演一位名叫「人力车夫」的神秘角色,在为生活奔波的过程中,邂逅迎面而来的保时捷车主,与他一同出现在歌颂平凡人的视频中——同时,逐步发掘《社会运转的本原逻辑》的真相:


← 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