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使你想要写出常青笔记[1],其中大部分也是从临时的笔记开始的。所以你应该能零阻力地捕获想法(关闭开环[2]),然后可靠地将它们逐步完善,写成常青笔记(知识工作应能聚沙成塔[3])。这意味着两个重要的机制:
- 一个能快速捕获临时笔记的方法,将它们与常青笔记本身明确隔离;以及
- 一个笔记暂存处,存放你想进一步完善笔记。并且应有一套流程实践,能可靠地清空它(收件箱需要可靠的清空流程才有效[4])
为此,我使用了一个「写作收件箱」。好多想法的种子、每日工作日志[5]中的摘录、读书笔记、单行卡片等,都从这个队列开始的。在我的晨间写作[6]中,我会查看这个收件箱中的笔记,并花时间深入任何触动我想法的东西。多数日子里,我的写作时间主要会这么使用。
我写作收件箱中的许多笔记会写成常青笔记,但不是所有笔记都适合(或可能)这么做。如果某个笔记看到几次,却仍不够有趣,最好是归档或删除它。(这里有一个挑战:收件箱维护的分流策略(如「收件箱归零」)往往不够稳健[7])
当我在电脑前时,我把笔记直接捕获到我的写作收件箱中。我同样也会设立外出时方便抓住灵感的口袋便笺[8]来投喂临时笔记。
参考文献
Zettelkasten 的构建模块 • Zettelkasten 方法
链接至本文(已汉化)
- §收件箱与注意力管理
- 常青笔记 (Evergreen notes)
- 常青笔记和 Zettelkasten 卡片系统的异同点
- 间隔重复对于逐步完善灵光一闪可能有用
- 我的晨间写作
- 如何在阅读时整理所得
- 常青笔记工作流能降低改稿的情绪负担
- 每日工作日志
- 笔记类型体系
声明
此内容发布由 Andy Matuschak 许可。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修改。保留所有权利。
Thoughts Memo 汉化组译制
原文:A writing inbox for transient and incomplete notes (andymatuschak.org)
参考
1. 常青笔记 (Evergreen notes) ./416319260.html2. 闭合开环 ./441969379.html
3. 知识工作应能聚沙成塔 ./422894427.html
4. 收件箱需要可靠的清空流程才有效 ./434717044.html
5. 每日工作日志 ./526326964.html
6. 我的晨间写作 ./427953380.html
7. 收件箱维护的分流策略(如「收件箱归零」)往往不够稳健 ./438419831.html
8. 外出时方便抓住灵感的口袋便笺 ./532646217.html